文章

仲怀清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2019-01-15e-works整理

4927阅
本文为“2018年度中国制造业杰出暨优秀CIO”参评材料。本次将评选出在企业成功规划和实施大中型两化融合或者智能制造项目,带领各方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的制造业企业的优秀CIO。

一、企业简介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戚墅堰公司)作为中国中车旗下一级子公司,始建于1898年,是中国铁路内燃机车的重要研发、制造和维修基地,是具有造修一体化优势的内燃机车核心龙头企业,公司占地面积约98万平方米,现有员工4100余人,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约30多亿元。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可检测实验室、企业院士工作站,公司是原铁道部六家重点技术引进企业之一,是中国中车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及“走出去”战略的重点企业。近年来,公司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至今已向肯尼亚、柬埔寨、沙特、伊朗、阿根廷、尼日利亚、几内亚、澳大利亚、津巴布韦、泰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整车和配件,交付的宽轨、窄轨、准轨等多款机车产品,受到了海外客户的青睐。公司依托自身优势,坚持差异化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新产业,研制推出焊轨、探伤、桥检、轨检等中高端大型养路机械产品,进军“北上广”等高端地铁市场反响良好,标志着公司产业转型取得新的突破。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图1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二、CIO个人简介

    仲怀清,1970年出生,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主任、知识产权总监,负责公司设计、工艺、质量、信息化等工作。仲怀清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内燃机专业,并于上海交通大学取得动力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8年1月至2016年9月先后任公司技术中心产品设计部柴油机设计处长兼柴油机车间副主任、项目部部长、产品设计部部长兼试验验证中心主任、工艺技术部部长,拥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广泛的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等经验。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主任、知识产权总监 仲怀清

图2 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兼技术中心主任、知识产权总监 仲怀清

三、个人信息化从业经历及主要业绩

    持续推进戚墅堰公司产品研发智能化,实现了公司新产品的三维设计和三维展示常态化。促进设计、工艺协同工作,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新车型的研发周期缩短到6个月。进一步提升仿真能力,自主仿真学科拓展到疲劳、流体、动力学、碰撞、铸造等专业,委外仿真分析费用大幅下降。公司参与制定国际标准ISO 17599《技术产品文件机械产品数字样机通用要求》,获得2018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

    带领公司开展产品智能化和服务智能化,建立出口机车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全面融合机车数据感知、传输和分析技术,形成完整的数据链和应用链,实时追踪机车的运行位置,监测机车运行信息,实现机车设备故障报警,机车故障远程诊断,解决海外机车维修维护面临的紧迫问题,降低维护成本。

    加强戚墅堰公司智能制造顶层设计,建设智能制造车间,从柴油机生产车间逐步扩展到配件生产车间,实现工位的信息化、智能化管控。通过底层设备联网,实现新产品数控加工代码100%系统管理,实时监控数控机床运行状态和加工情况,降低机床空运转时间10%。《基于工位的生产之道》被e-works评为2017年度中国智能车间杰出应用奖。

    促进戚墅堰公司将信息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融合,实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本质贯标,实现战略优势能力体系、四要素和管理三个循环持续改进、互动创新,戚墅堰公司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得分逐年上升。

四、近2年在企业主要推进的智能制造项目

    三维工程化项目:

    建设和优化设计、工艺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对HXN5B调机、阿根廷机车、时速160km客运机车等32项产品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应用,新设计产品全部纳入PDM系统管理。进行BOM一体化编制与集成应用,打通内燃机车EBOM/PBOM/MBOM数据流。开发三维结构化工艺设计环境,推进工艺在设计、工艺一体化平台上的应用。

    进行三维工程化的协同,实现了公司新产品的三维设计常态化。采用top-down三维设计,建立了常州经开区有轨电车、采用永磁技术的混合动力调车机车等数字样机,进行常州经开区有轨电车、GEVO16柴油机、R12V260ZJ柴油机的三维展示应用,为公司营销人员提供了与客户交流的新方式。

    深化仿真分析应用,不断优化提高机车及零部件的性能。将仿真分析学科拓展到疲劳、流体、动力学、碰撞等专业。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完成HXn5K机车结构仿真及轻量化设计,在满足强度、刚度要求的前提下,车体减重了5.2%。开展内燃机车车体静强度仿真与试验对比工作,通过修正仿真计算方法和条件,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度能够达到90%以上。

    2017年,HXn5K机车电子样机,如下图所示:

HXn5K机车电子样机

图3 HXn5K机车电子样机

    生产工位信息化项目:

    根据生产工位六要素、七大任务管理需求,以柴油机组装为试点,开发工位管理信息化平台,对标准工位建设、工位生产准备、工位作业过程、工位质量及异常管理等进行有效管理,自动生成工位动态地图,对工位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逐步提升公司精益生产水平。

    进行HXN5柴油机C6修总组装工位智能化改造,配合工位节拍化生产方式,实现了工位标准化管理。采用图文并茂的工步作业指导方式,指导操作者正确的操作方法。智能的防错防呆系统避免人为疏忽、遗漏、违规使用工具。实现了智能工具集成、自动完成采集数据、避免人工错误,自动检测质量项点,确保了产品质量。

    通过该项目,车间生产管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由原来的车间级管理,精细化至生产工位,提升了生产现场的制造能力和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了生产工位的人、机、料、法、环、测的信息化管理,使车间管理更加透明化,精细化。

    新造机车全产品链工位制节拍化制造:

新造机车全产品链工位制节拍化制造

图4 新造机车全产品链工位制节拍化制造

    出口机车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项目:

    该项目包含车载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地面综合应用子系统的建设内容。通过在公司出口肯尼亚48台机车上安装机车数据采集与安全防护装置,采集机车运行数据,传回国内地面服务器,进行运行状态信息的集中监测,为机车提供及时的诊断和维护服务。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肯尼亚当地司机的操纵习惯,对机车的加载率和档位功率进行了适当调整;通过对报警部件的分析,为现场维保备品提供准确数量需求和合适的库存要求;结合肯尼亚线路环境和操作牵引状态下的实际情况,对机车的操控进行适当优化。

    该项目打造了公司产品智能服务平台,实现远程数据采集、远程故障诊断、远程维修维护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监测并诊断机车状态,提前发现风险事件,提高运行安全性;根据预警状态,提前制定科学的维修方案,缩短机车维护周期;为检修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策略从计划修向状态修转变,提升了公司产品价值,促进公司由生产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变。

出口机车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

图5 出口机车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

五、个人在智能制造工作中的体会

    戚墅堰公司是一个有着120年发展历史的传统制造企业,过去我们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未来我们要创新发展。面对当前的宏观大环境,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的必由之路,戚墅堰公司属于离散制造型企业,结合企业特点和公司实际情况,应从产品研发智能化、经营管控智能化、生产制造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智能化四个方面逐步将公司建设成为智能工厂,帮助公司实现数字化转型。

    在传统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信息化作为一种手段,不断与各种业务进行融合,促进管理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对于管理者而言,也应该建立这种思维,并且探索建立机制,促进信息化手段与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

    智能制造是个系统工程,在推进智能制造工作时,要注意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抓住要害,对症下药。以“标准化、精益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实施路径,不断深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智能制造推进时要讲究方法,运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三个循环,即战略循环、要素循环和管理循环。智能制造要紧紧围绕公司发展的战略,从战略出发,分析企业需要获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进而得出需要实施的具体项目。项目实施时从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梳理和优化入手,实施过程中注重数据的开发利用。

责任编辑:程玥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