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预测性维护,你真的做到了吗?

2024-03-15Bryan

307阅
有效的预测性维护计划可以帮助制造商减少停机时间和供应链问题,同时提高机器效率和资产寿命。

    在制造业领域,预测性维护计划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因此,企业正在发现更多与功能性计划相关的好处。这些潜在的好处包括减少停机时间、提高机器效率、延长资产寿命、缓解供应链和改善人员配备等,所有这些都可以节省成本。

    预测性维护旨在更好地了解机器,以便在维护问题发生之前解决这些问题。这是通过使用传感器检测关键过程数据来实现的。然后,这些信息被输入到一个软件包中,该软件包可以分析数据,并通过显示问题甚至在问题发生之前预测问题来帮助用户。

    从传统的维护模式转向预测性维护模式看似艰巨,但对制造商来说带来的收益可能是巨大的。例如,CXP的一份报告发现,预测性维护可以将成本降低40%。一个有效的预测性维护计划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帮助制造商。

01 减少停机时间

    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预测性维护计划可以减少停机时间。当运营部门能更好地理解设备何时会发生故障时,就可以制定更好的计划来解决问题。

    普华永道的一份报告发现,60%实施预测性维护计划的企业正常运行时间平均增加了9%。众所周知,停机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任何计划外停机都意味着产品无法正常生产,销售可能被延迟。停机还会产生连带效应,推迟下一次生产运行,如此循环往复。

    如果制定了预测性维护计划,这些计划外停机事件就会减少。在故障发生之前就能更好地了解故障情况,也能更容易地调整生产计划以适应关键的维护活动。

02 改善机器效率

    在制定了预测性维护计划后,可以很容易测量设备的健康状况并将其显示给运营人员。这样就可以快速深入地了解设备情况。

    专业维修人员知道,如果机器得到适当的维护,它们会运行得更好。预测性维护计划有助于企业快速了解哪些机器需要多加留意。在哪种情况下,电机运行效率更高?当它正确润滑和对齐时,还是当它有振动报警和轴错位时?

03 延长资产寿命

    预测性维护计划也被证明可以延长现有资产的使用寿命。从工况出发考虑每个问题,就很少会发生灾难性故障。这意味着机器运行更平稳、更高效。反过来,还会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这使资产和资金的使用更加有效——更换设备的资金更少,用于改进的资金就更多。

    经验丰富的维修经理都知道,设备保持良好状态可以让他们省去很多麻烦。系统运行更好,就不太可能出故障,也就不会出现在紧急情况列表中。

04 减少供应链压力

    在当前的制造业环境中,没有比供应链更大的问题了。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扰乱全球供应链以来,管理供应链就变得极其困难。通常情况下,材料情况根本不透明——是否可用、在哪里、时间表等。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希望在供应链方面获得任何可能的优势。因此,当意外故障减少时,对备件的争夺也就少了。物流团队已经有足够的工作要做——需要追踪的紧急订单少了,他们肯定会心存感激。

05 更好地发挥员工的作用

    当今制造业面临的另一个巨大挑战是人员配备问题。吸引和留住有才华的员工可能非常困难。制造业企业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发挥员工的作用。

    预测性维护活动从基于时间表(或简单的反应性)转变为基于工况。执行任务不是因为指定了日期就去简单地执行任务,而是因为机器显示出有出问题的迹象。

    例如,一旦检测到振动或过热,就可以对电机中的轴承进行润滑。这类维护几乎总能更有效地利用资产。员工被安排到最需要的地方。维护人员的分配会更有效地得到优化,他们可能也更乐意知道这一点。

    有效的预测性维护计划为制造企业带来了诸多优势。这些措施包括减少停机时间、提高效率、延长资产寿命、帮助供应链以及更有效地发挥员工的作用。所有这些优势都为企业节省了资金。

    尽管看起来预测性维护计划的实施很困难,但付出努力总是值得的。一开始,该计划的规模并不需要很大——可以先在一条关键生产线上进行试点,然后再扩大范围,最后再推广到整个企业。

    关键概念: 

    ■ 预测性维护旨在了解机器,以便通过从传感器获得的过程数据来帮助工程师做出更好的决策,并在问题发生之前解决这些问题。

    ■ 有效的预测性维护计划的好处,包括减少停机时间和供应链问题,同时改善机器的生命周期。

    思考一下: 

    贵企业在预测性维护计划方面是否收到成效?

    ▲本文来自于控制工程中文版杂志(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2024年1-2月刊《技术文章》栏目:有效的预测性维护计划的五大优势

责任编辑:杨培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