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赴日研学: 近距离感受日本工业的发展现状

2024-10-18陈秀阳

9阅
无论是对一些具有特色的高校、企业的学习,还是对文化景点的参观,还是在闹市区的漫步,我们都体会到了日本的特色文化。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从对不同国家的学习中汲取,我相信在以后得学习探索中会有更新的思考,更广阔的视野。
       作为华科机械学院的学生,我在对日本高校以及制造业的参观交流中,结合自己在国内的学习,对于做科研,以及之后投身制造业的规划等方面有了更新更多的感悟。

第一天

        今天我们首先参观了日本的名校——东京工业大学。

        在这里,老师也向我们分享了日本大学科研、就业相比中国的不同之处,以及日本学生与企业对于就业、择业、人才的态度。让我感到印象深刻的一点是,日本企业招聘时并不会极大地偏向于硕士和博士,在他们看来,也许本科毕业直接进入企业,才是一张白纸,更利于企业的培养和投入工作。我也不禁思考,除了社会环境不同,国家有所不同,我们学生、企业的态度也会有很大不同。

       归于自己身上,我觉得最应该做的事,就是明白自己未来希望做什么,需要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希望我可以成为一个可以真正思考的毕业生,而非刷学历的玩家。

第二天

       今天我们主要参观了日本工业大学。

       在来之前,我未曾想到华中科技大学是日本工业大学正式合作的第一所海外高校,我们也感叹于中日之间的友谊深厚。

       在这里,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先后参观了日本工业大学的实训中心、绘图室,以及一些导师的实验室,并与导师、学长们交流。

       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日本工业大学对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的很好。以工训为例,初看,也许华科的工训中心的硬件设施还要更胜一筹,但是日本工业大学的学生们对于机床的操作、原理的掌握普遍会更胜一筹。我注意到,他们都拿着一份很详细的讲义,需要自己测量、校准、画图,这在我们的工训内容里面是基本没有的。回想当时我们工训时,只需要按照老师的指引做,我甚至没有进行什么思考,而现在也许再做一遍我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这让我有点惭愧。大厅里也摆放着一些高年级同学的作品,看着非常的精细,作为自己设计、加工、组装的产品,充分体现了机械学子一丝不苟的精神,刚好学期末我们做了减速箱的大作业,不免更加敬佩,我也必须向他们学习。

       我也体会到了日本科研氛围。参观的两个实验室氛围都是较为轻松愉快的,甚至一间实验室的尖叫鸡上被写上了老师的名字。老师们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后得出如何研究该问题进行了讲解,通俗易懂,同学们也被鼓励多去研究自己发现的东西,探索感兴趣的领域。

       这样与日本高校的交流,是一种友谊的加深,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交流,我感受到了很多制度、思维、态度方面的差异,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回去之后才可以更好地加强自己。

第三天

       今天我们主要参观了三电和日产汽车的工厂。

       作为两家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的企业,我们有幸近距离参观了他们的工厂,体验到生产的流程。

       三电主要生产汽车内空调、压缩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市场。在那里,我们参观了他们的自动化工厂。工厂的员工已不再像古老的的电影一样,在流水线上工作,很多工作早已被机器人代替,而效率也大幅提高。而同样,日产汽车的工厂也采用了大量的机器人操作,除了极个别复杂的情况,机器人早已可以代替人的工作。

       在本学期上专业学科概论的时候,我已经在理论上深入接触了智能制造这一概念,这次则是看到了智能制造在现实中的实践案例。质量的把控、精度的提高、人力投入的减少,反映着制造业中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与质量稳步同步地在提高。

       此外,作为产业的龙头,企业注重的并不只是一处厂房、一种产品、一类技术的提升。在介绍中,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企业的布局和规划,从管理层面、经济布局、投资风险上都做出了讲解和规划,这点与我之前所看的书籍也是十分吻合的,若想保持技术的领先或是实现技术的超越,绝不是在一处上下功夫就足够了。

第四天

       今天很高兴可以近距离看到了富士山,并在下午参观了三菱电机电机工厂。

       在下午的参观中,我们同样受到了热情的招待。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最后,三菱电机企业向我们阐述的规划。首先是智能制造方向的发展规划,三菱电机的e-f@ctary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统筹协调了生产。三菱电机作为一家竞争力极强的企业,三菱电机以这重要的管理系统,以及受到普遍认可的智能制造数字化解决方案,正在提高着自己企业的实力,带动着行业的发展。

       在讲述中,三菱电机也提到了可持续发展、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在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中日之间的共识和友谊。三菱电机在行业中所做的合作解决问题方案,不断为碳中和、资源环境保护做出贡献,这都令我很感动。

第五天

       今天的两个企业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首先是大福日新馆,在这里,我们见识到了大福在物流搬运、工程运行上的前沿技术。在一条流水线上,仅凭传送带和系统的调配,不借助任何人力就可以将大量的货物进行分配整理并整齐地运放到指定的区域。这一方面依靠的是日本制造业和机械设计的精密,另一方面也依靠强大的算法进行统筹协调,控制所有部件的移动路径以及最后归属。当然,我只是走马观花看过一遍后,很多地方还并没有更深入地了解,总觉得每一条生产线效率很高。但仔细想来,好像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只可能让技术尽可能估计最多数的“共性产品”,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产品,也需要人工的参与。紧接着,我想到,这也许也是人工智能越来越被重视的原因,它可以代替人对于“非机械工作”做出决策,更好地提效赋能。

       接着我们马不停蹄地参观了日产汽车的工厂。在这里,我看到了大名鼎鼎的GTR。在这里,我不仅接触了工厂产线,也接触了一些日产的最新技术。在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的课上,老师也常常拿日新月异的汽车业举例。此时,我们才将很多书本知识和汽车里的实际结构结合起来,我们有些地方还可以讨论讨论,这一点让我很欣喜。以前感觉一些学习不知道干什么的地方,居然都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己,让我和更先进的技术接触。

       在此次参观中,近距离感受到了算法的强大和现代化产线的非凡能力,我感受到了足够的震撼。就这一点来说,在之前我几乎没有接触过如此的工厂和技术,这也许就是实践和外出实习的意义。

第六天

       在参观朝日啤酒生产线过程中,我再一次被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之高、效率之高所震惊,在一小时可以灌装近6000罐啤酒,速度惊人。而在我观察中,并没有出现什么疏漏闪失,可见技术发展已经足够完善,甚至可以预见的是,之后的生产过程一定会越来越先进。

        在下午我们参观了松下电子回收工厂,在这里我们也切实地体会到了日本政府、企业以及民众对于节约环保等行为的响应,专业的分拣、提取、处理等标准化流程,可以看出对于这样的事情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与尝试。我们也用简单的物理模型学习了如何最直接快速地进行分拣,这些其实很多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原理,但是松下将他们运用到了庞大的工程中,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实仔细想想,生活中好像也有不少这样的实例,只要运用得当,就可以用简单的工作解决复杂庞大的问题,这更像是一个如何更全面同时更深入地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长期学习并从生活中寻求灵感。

后记

        无论是对一些具有特色的高校、企业的学习,还是对文化景点的参观,还是在闹市区的漫步,我们都体会到了日本的特色文化。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从对不同国家的学习中汲取,我相信在以后得学习探索中会有更新的思考,更广阔的视野。

 
责任编辑:夏豪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任何人未经原授权方同意,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e-works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异议请及时告之,以便进行及时处理。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