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联宝科技:构建端到端人员管理平台,实现透明化管理

2025-01-31e-works整理

405阅
本文为“2024年度中国智能制造最佳应用实践奖”参评案例。本次活动将评选出2024年度,为中国智能制造领域带来突出效益的最佳实践工程,全面介绍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步骤、重点与难点、获得效益等,分享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供广大制造业行业企业学习供鉴。
一、企业简介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联宝科技”)成立于2011年,为联想集团子公司,总部位于安徽工业第一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在合肥、台北、深圳、昆山建立四大研发基地拥有超2500名研发工程师。

       自成立以来,联宝科技不断强化创新研发、智能制造、敏捷供应、卓越质量四大核心优势,主要产品包括Lenovo和ThinkPad系列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工作站、服务器、车计算产品、边缘计算产品、XR/VR及存储产品等,以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与服务,是联想全球最大的PC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合肥首家千亿营收企业、安徽最大进出口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智能智造示范试点企业、工信部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并于2023年1月获得全球智能制造领域最高荣誉“灯塔工厂”认证。

       业务多元化发展的同时,联宝科技始终牢记初心,努力践行社会责任。多年来,联宝科技累计实现14.5万吨碳减排,获评国家级绿色仓库;开展百余次公益活动,受益人群超万人次;连续10年获评安徽最佳雇主;连续12年无重大安全质量事故。
合肥联宝
图1联宝科技

二、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现状

       联宝科技一直致力于自动化、智能化建设,全面的数字化驱动,构建智能制造体系,通过实现研发与制造的打通、订单到交付的打通、IT 与OT 的打通及供应商的内外四个打通,实现互联互通,高效集成。以技术赋能为核心,构建了统一的数据中台,建立联宝数据湖,应用AIGC、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智能算法等关键技术,以数据驱动建立联宝的数字化体系根基,在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部署包括PLM、MOM、QES、SAP、APS、等多个信息系统。通过系统深度应用和全面集成,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支撑从生产模式创新、运营模式创新、决策模式创新到商业模式创新的业务创新转型路径。

       例如:基于AI的端到端生产计划和排程:先进计划与排产体系,实现了计划的高度精准化,排产的智能化,并打造了与供应商合作共赢的生态协同体系新模式;智能人力规划和优化:数字化人效管理体系,实现端到端人力资源的透明化管理,提升用工效率,优化用工成本;基于AI的供应商质量管理云平台:端到端数字化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材料质量数据可视化,在线实时监测及质量控制前置管理;柔性功能测试自动化:无人化多机种混投柔性生产测试,提升测试效率和测试品质;智能瓶颈识别和闭环问题处理:从CT实时监控,到自动触发异常报警,再到问题改善闭环追踪的一站式数字化绩效管理平台;黑灯柔性PCBA自动化及AI赋能的智能功能测试:基于柔性、智能的高效生产及数据协同解决方案,打造业界首创PCBA全功能测试自动化;等等智能制造场景应用。并于2023年获得全球智能制造领域最高荣誉“灯塔工厂”认证。

三、参评智能制造项目详细情况介绍

       1.项目背景介绍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联宝科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一家领先的PC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现场不仅拥有跨度长、覆盖区域广的流水线,还有众多复杂的生产工位。面对“226模式”下订单量的剧烈波动,特别是80%小订单比例及多品种小批量排程的特点,使得公司在人力资源配置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这种高频的产品切换要求生产线能够迅速响应需实现人员技能与岗位需求之间的精准匹配,从而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受影响。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提高整体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提升客户满意度,联宝科技启动“用工透明化管理”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员工技能水平、工作状态等关键信息全面收集与分析,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力需求变化趋势,从需-招-育-用-评-留实现端到端精准匹配,实时调度的全生命周期透明化管理。

       2.项目实施与应用情况详细介绍

       项目从DL端到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出发,从需-招-育-用-评-留实现透明化管理要求,同步调研业务的现场用户功能使用状况的建议,实现班组管理、岗勤管理、人岗技管理、调度管理、培训管理、工时管理、绩效管理、离职管理、人力需求管理共计9大功能模块,DL管理全流程数字化透明化效益分析。

图2联宝科技数字化用工系统

图2联宝科技数字化用工系统

       系统基于微服务平台开发,同时应用IOT技术,对产线端插卡机、ESD、线速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整体系统架构设计打通了智能制造系统MES、智慧园区,DPM、结构化工艺平台、APS、DL-RM(DL招聘系统)、HCP、PC绩效管理平台、APEC、i-leaning等系统。

       项目启动之初,便对现有的336个岗位进行了全面梳理,精准识别出27个关键岗位,并创新性地引入8大岗位族群,实现了岗位的系统化分类与统一管理。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挖掘并明确了215项核心技能,构建了岗位与技能之间的紧密关联网络,为每位员工量身定制了成长路径。为确保技能传承与升级,我们制定了详尽的技能认证流程,配套开发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培训课件,并设定了科学合理的培训周期与考核标准。通过与云学堂平台的深度合作,我们成功建立了企业内部的培训中心,不仅为员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发展机会,更为企业打造了一支多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储备队伍。这一举措有效应对了因人员流动性大而导致的关键岗位人才短缺问题,确保了生产技能的无缝衔接与持续优化。最终,我们成功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宝贵的优势。

联宝科技技能管理

图3联宝科技HRM技能管理界面
 
       同时,系统基于IE标准模型,全面整合产品、产能及排产计划等核心要素,实现对人力需求的精准预测与高效配置。通过科学制定出勤计划,并结合人脸识别等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到岗后的人力冗余或缺口情况,并将这些关键信息无缝反馈至招募系统,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精准招募与优化配置。更为重要的是,系统采用了智能人岗技能调度算法,不仅支持班组间的人力借出与借入,确保了人岗技能的完美匹配,还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的灵活性和利用效率。这一创新举措不仅盘活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更实现了人力资源最大化的高效利用,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图4

图4联宝科技人岗技调度解决方案

       此外,该系统还集成了详尽的工时管理分析与绩效管理功能。从员工到岗至离岗期间,系统不仅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包括工时利用率、有效工时转化率以及工时漏损桥等关键指标,而且实现了部分自动化智能评分机制,结合人工打分、审批及确认流程。员工可以自助查询每日绩效表现,这种全面透明化的管理模式极大地减少了员工的疑虑,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为企业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员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图5联宝科技HRM系统工时管理分析与绩效管理功能

图5联宝科技HRM系统工时管理分析与绩效管理功能

       为了进一步提升员工的便捷性和参与度,系统特别开发了移动端应用。通过这款应用,员工只需使用手机即可轻松登录并查询出勤、考勤、排岗以及绩效等相关信息。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获取的实时性和透明度,还增强了员工对自身工作表现的了解和掌控,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效益分析

       此系统的实施彻底杜绝了代打卡和虚假考勤的问题,有效减少了考勤过程中的人工干预漏洞。同时,通过简化班组长的管理流程,显著提升了工时利用率2%,平均产能提升6.2%,员工投诉率降低20%。系统对工时和绩效的透明化管理,为企业的精益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还增强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李瑶嘉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