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火爆全球,各大工业软件厂商开始纷纷抢滩。据e-works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92家工业软件厂商涌入DeepSeek的怀抱,覆盖了工业软件的多个核心领域。
1月27日,DeepSeek火爆全球,各大工业软件厂商开始纷纷抢滩。
1月29日,行业巨擘SAP宣布考虑集成DeepSeek;2月6日,用友、金蝶、汉得信息等巨头成为首批探索融合应用的企业先锋;2月7日,赛意信息、华天软件等紧随其后,为自身产品的智能化升级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据e-works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92家工业软件厂商涌入DeepSeek的怀抱,覆盖了工业软件的多个核心领域。
为深入洞察这一趋势,全面解读工业软件与DeepSeek的融合应用,e-works精心梳理了接入DeepSeek的工业软件清单,从企业管理数字化、研发数字化、工业自动化控制、IT基础架构四大维度,呈现DeepSeek与工业软件的精彩碰撞。
企业管理数字化领域
企业管理数字化是接入DeepSeek最活跃的领域,特别是在MES、CRM、OA等细分领域,涌现了一大批融合DeepSeek技术的软件企业。
以用友、金蝶、浪潮、鼎捷、汉得信息、赛意信息为代表的企业管理数字化厂商都在积极对接DeepSeek,全面进行AI转型。
用友全面适配DeepSeek-R1、V3大模型,并推出了用友BIP智能体构建平台,无缝接入4000+企业级应用API;
金蝶已将DeepSeek全面集成至金蝶云全线SaaS应用及金蝶云苍穹Agent平台,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持续优化和分析决策能力的显著提升;
浪潮海岳大模型已实现DeepSeek全量模型适配,支持DeepSeek模型微调和开发基于DeepSeek的AI应用;
鼎捷雅典娜接入DeepSeek大模型,进一步提升在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流程优化等方面的能力;
汉得信息H-ONE融合数据平台通过DeepSeek的接入,打通主数据-数据治理-数据模型-AI应用全链路;
赛意信息旗下赛意善谋GPT、知识库等产品也已全面接入DeepSeek-R1模型,可提供工程MI参数提取、智能报价、AI质检、知识检索和问答等服务。
图1 鼎捷雅典娜接入DeepSeek大模型(来源:鼎捷)
在MES领域,艾普工华的“天璇平台+艾问”全面接入DeepSeek,支持企业专业知识库分层级、分维度的垂直领域数据集划分和管控;
速威智能的FlexWeaver MOM系统成功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以实现对生产现场资源的全面智能化管理与控制。
图2 艾普工华全面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来源:艾普工华)
在CRM领域,迈富时将DeepSeek-R1、V3融合至AI-Agentforce中台,能够更深入地挖掘和分析海量市场数据,发现潜在市场机会和客户需求,为营销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销售易CRM接入DeepSeek-R1、V3大模型,实现从智能客户洞察到智能会议纪要等多项功能智能化升级;
玄武云的智慧小玄完成与DeepSeek大模型的全面接入,助力企业销售人员完善客户信息、调整跟进策略、挖掘销售机会。
OneSight营销云接入DeepSeek大模型,发挥双方优势,优化情绪分析、AI摘要、预警等功能;
图3 OneSight营销云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AI摘要”(来源:OneSight)
在协同办公领域,九思软件的全线产品、华天动力OA全线产品以及蓝凌软件自主研发的aiKM智能知识管理平台、智能工作助理“蓝博士”等产品都正式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实现了智能语音交互、数据驱动决策支持等功能,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办公指令的下达效率与便捷性。
图4 “蓝博士”使用DeepSeek推理的智能问答(来源:蓝凌软件)
此外,HR、BI、BPM、EAM、SRM等领域也有部分厂商接入了DeepSeek,包括网易数帆、帆软、炎黄盈动、携客云、北森、肯耐珂萨、机至数科等。
表1 企业管理数字化领域接入DeepSeek的情况
研发数字化领域
在研发数字化领域,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商已接入DeepSeek,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华天软件的InforCenter PLM与3DPLAZA、中车信息公司的中车PLM系统、戴西软件的DWS数字化研发平台V2025 R1版本、鼎捷PLM、智橙的CRDE智橙PLM系统均已接入,有效解决了知识检索复用难题,实现了智能化的知识文档管理。广立微则将旗下SemiMind半导体大模型平台与DeepSeek-R1进行技术融合,拓展了AI在芯片设计等场景的应用边界。
图5 华天软件InforCenter PLM AI问答界面(来源:华天软件)
表2 研发数字化领域接入DeepSeek的情况
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目前有中控技术、宝信软件、康吉森、均普智能、中电三公司、广利核、威林视讯等企业接入了DeepSeek。
其中,中控技术早在2024年5月就将DeepSeek V2版本用于工业AI产品,如今依托DeepSeek-V3、R1等更先进模型打造了“工业BA超级智能系统”;
宝信天行PLC IDE快速与本地部署的DeepSeek大模型实现了深度集成,让开发者能随时随地、高效便捷地进行PLC项目的开发与调试;
康吉森以“康智”大模型为核心基座,全面集成DeepSeek的先进算法与推理能力,将智能化能力深度嵌入工控系统及行业解决方案中;
表3 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接入DeepSeek的情况
IT基础架构领域
在IT基础架构领域,则主要涵盖了云计算、工业互(物)联网等相关软件与平台。这类软件厂商往往服务诸多行业,其中制造业是其服务的重要行业。
除了有亚马逊AWS、微软Azure、华为云、天翼云、腾讯云、阿里云、百度智能云、火山引擎、京东云、联通云、移动云、雪浪云、无问芯穹、PPIO派欧云、云轴科技ZStack、青云科技、算力互联、并济科技、优刻得、硅基流动、神州数码、并行科技等云服务和智算企业接入DeepSeek之外,还有工业互(物)联网领域的相关厂商也在加速与DeepSeek的对接。
例如,卡奥斯将DeepSeek-R1接入到天智工业大模型平台中,减轻企业与工厂硬件负担,优化了边缘计算场景应用,同时提升模型决策可解释性;
图6 卡奥斯将DeepSeek-R1接入到天智工业大模型平台中(来源:卡奥斯)
美云智数的美擎集成平台iPaaS成功接入DeepSeek大模型,可以快速整合来自不同系统和数据源的信息,实现数据的智能清洗、分析与洞察;
寄云科技基于DeepSeek-R1模型以及寄云海量能源数据与调度经验,训练推出AI微电网智能调度系统;
图7 寄云科技基于DeepSeek大模型二次训练(来源:寄云科技)
中云科技的“IEPlat 腾云·智能运维”平台依托DeepSeek算法和行业知识图谱,实现了设备健康评估、故障诊断和寿命预测等功能的升级;
美格智能结合自研AIMO智能体及DeepSeek-R1模型,开发面向工业智能化、座舱智能体、智能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的AI Agent应用;
软通动力已将DeepSeek-R1接入天璇MaaS平台,并通过天璇AutoAgent企业智能体编排平台,助力企业一站式零编码开发AI智能体。
表4 IT基础架构领域接入DeepSeek的情况

DeepSeek为工业软件带来加速变革
DeepSeek为工业软件带来了智能化加速。DeepSeek凭借其多模态感知、强推理能力以及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拓宽了工业软件在执行、管理、决策各环节的智能化边界。
1、增强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海量数据,DeepSeek凭借其卓越的计算能力和先进的算法,能够高效地处理和分析这些复杂的数据集。以SCADA系统为例,通过融合DeepSeek大模型,能快速处理如温度、压力、流量等海量数据,并基于测点的历史趋势数据,自动识别并分析数据中的规律和异常模式,生成趋势分析结果,帮助企业预测潜在风险。
图8 Cediworks® 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集成DeepSeek实现智能报警分析(来源:中电三公司)
2、促进人机交互智能化
传统工业软件的操作界面往往较为复杂,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DeepSeek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与工业软件进行交互。例如在为PLC进行开发与调试时,DeepSeek能够精准理解代码逻辑,将复杂的代码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自然语言描述,让工程师轻松掌握代码精髓,同时还能根据代码逻辑自动生成注释,让代码更加清晰易懂,减少了因注释不全或错误而导致的理解障碍。
图9 基于DeepSeek对PLC进行开发与调试(来源:宝信软件)
3、基于DeepSeek大模型优化训练
传统的工业软件往往依赖于固定的算法和模型进行设计和优化,DeepSeek大模型能够通过学习和优化对原模型进行二次训练,从而不断提高软件的性能和准确性。例如,寄云科技基于DeepSeek大模型训练推出能源行业专属大模型NeuGrid-LLM,该模型能在线学习实时适应新型能源设备与市场规则,不断优化调度策略。而基于NeuGrid-LLM大模型推出的AI微电网智能调度系统则能根据市场动态适配不同场景的能源管理需求。
4、降低AI技术应用门槛
DeepSeek的开源特性与低成本推理方案,使工业软件厂商可快速集成智能化功能,缩短开发周期。以用友BIP智能体平台为例,在DeepSeek推理模型驱动下,利用企业数据定制化微调预训练模型,提升特定业务场景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支持一键评估和快速部署,无需编写代码,即可快速实现4000+企业级应用API无缝接入。
DeepSeek等AI大模型的融入赋予了工业软件强大的“智能化内核”。然而,目前DeepSeek与工业软件的融合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大多停留在智能助手问答等相对基础的应用阶段,在功能的全面协同与应用场景的深度挖掘等方面,都还有着广阔的提升空间。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软件与DeepSeek等AI大模型接入,智能化的竞争优势难免会被稀释,因此通过定制化服务和垂直化应用的策略,塑造差异化竞争力,或将成为一条有效的突围路径。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