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中,社会形态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
刀耕火种的农业社会,人类凭借简单工具获取生存资源,从而在自然界站稳脚跟。随后,蒸汽机轰鸣开启工业革命,电力能源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开始利用能量驱动生产与生活,社会由此步入工业社会。
人类社会的演进始终与技术革命相伴而行。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网络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快速渗透进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正加速形成,即数业社会。
如果说农业社会是对物质工具的使用,工业社会是对能源工具的利用,那么数业社会就是对数字工具的应用,其本质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相互影响的新型社会形态。
简单来说,数据是原料,数字技术是引擎。企业生产、人类生活中产生海量的数据,都能依靠数字技术,如人工智能进行分析、加工,提炼数据价值后,形成有形或无形的产品。如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机器人等物质产品,观念、方法论等思想层面的无形品,以及网络平台、数字货币等中介品。
中国科学院毛明院士曾指出,当前我们正加速迈入数业社会,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是数业社会的显著特征。
数字化即通过数字来表达事物属性,并不断对其进行深化应用与发展的过程;信息化是让数据方便地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应用,让信息泛在,以消除不确定性,云化、网络化是信息化的手段之一;智能化使事物具有感知、分析、理解、决策、执行和学习提高能力,以能动地表现出最佳行为,是解决复杂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正是工业社会向数业社会演进的生动写照。
转型的第一步就是将各类数据,如产品设计蓝图、生产工艺参数、库存详情、人员情况等数字化处理,确保信息能够高效地存储、传输和处理。这是迈向数业社会的基石。
第二步则是要整合多方数据,构建全面的信息网络。以ERP系统为例,它能够将不同生产线、仓库乃至供应商紧密连接起来,增强信息流通效率。也能通过上云等方式,促进数据的流转,有助于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当所有数据汇聚于统一的信息平台,管理者便能基于此做出更为明智、精准的决策,为企业发展把握正确航向。
智能化代表数业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在制造企业工厂中,传感器实时采集机器性能、温度和振动等数据,并构建数字孪生体。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对数字孪生体进行分析、模拟,进而可以得到设备故障的预测性结果等结论,促进物理世界中的工作人员主动安排维护,并调整生产参数以实现更好的质量控制。抑或是,利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类进行复杂、困难的工作。
由此可见,数业社会的最终形态,乃是借助对数据的深度剖析,回馈并推动物理空间的社会发展,进而达成数字与物理空间相互协作、协同演进的理想局面。
当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也在以令人惊叹的速度蓬勃发展。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果敢姿态,按下数字进化的加速按键,大步流星地迈入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数业社会。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