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份,我国制造业PMI为50.5%,高于荣枯线0.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整体景气水平继续回升。本文聚焦中国制造业多个行业领域,观察3月份各细分行业相关表现,仅供参考。
3月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2025年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从分类指数看,生产、新订单和供应商配送时间3个指数高于荣枯线,原材料库存和从业人员2个指数低于荣枯线。其中:
生产指数为52.6%,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加快。
新订单指数为51.8%,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水平继续改善。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2%,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收窄。
从业人员指数为48.2%,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有所回落。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3%,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持续加快。
图1 制造业PMI指数(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行业来看,3月份制造业的几大重点行业呈现如下特点: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5年一季度,一系列提振汽车消费政策措施得以延续并加速落地,消费市场提质向好,企业产品密集焕新,消费者信心增强,产销呈现两位数增长,汽车行业总体运行良好。
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6万辆和291.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2.9%和37%,同比分别增长11.9%和8.2%。其中,汽车国内销量240.9万辆,环比增长42.7%,同比增长9.9%。汽车出口50.7万辆,环比增长14.9%,同比增长1%。
从乘用车来看,乘用车市场继续良好表现。3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7.4万辆和246.8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4.2%和36%,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0.4%。
从商用车来看,商用车市场继续回暖。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3.1万辆和44.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35.8%和42.8%,同比分别下降1.4%和2.4%。
从新能源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贡献显著。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7万辆和12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9%和40.1%,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2.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5.8万辆,实现环比同比双增,增幅分别为20.1%和26.8%。
图2 汽车年度和月度销量及增长率(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 工程机械行业市场景气度持续向上,进入国内市场年度旺季
2025年3月,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速修复。在这一时期,由于存量机械更新替换需求的集中释放,以及资金状况的改善,对现有项目及新增项目的推进都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同时,农村市场的需求保持高度景气,加之“机器替代人力”的趋势加强和政策的持续支持,共同推动了行业内需的持续高速增长。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工程机械行业主要产品中,汽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升降工作平台销量出现下降,其他产品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以挖掘机、装载机为例,今年一季度,挖掘机国内销售增速超过出口增速32.8个百分点,高于2024年一季度23.2个百分点,国内增速与出口增速的偏差持续扩大,挖掘机内销延续超预期表现。装载机依托其自身便于移动、下游部分场景环保要求趋严、产品受益于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多重因素,电动化渗透率快速提升。2025年3月销售电动装载机2802台,电动化率达20.1%,相比2024年整体的10.4%保持快速提升态势。
图3 2025年3月工程机械行业主要产品销售情况(数据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据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中国农机市场景气指数(AMI)为61.7%,环比提升2.6个百分点,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
所监测的6个一级指数中,所有指数均在景气区间。除经理人信心指数外,其他指数环比全部呈上升趋势。其中,效益指数涨幅最大,环比提升7.3个百分点。
所监测的10个三级指数中,除玉米收获机仍停留在不景气区间外,大中拖、旋耕机、免耕播种机、深松机、插秧机、遥控飞行喷雾机、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割机、自走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全喂入)9个三级指数全部挺进景气区间。
从宏观环境分析,3月份国务院出台的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措施,将直接推动农机装备在农田作业中的广泛应用,提升机械化耕作便捷水平,从而为农机装备行业带来新的市场需求。从内生动力分析,3月是农机市场的传统旺季,季节因素依然是主导AMI的关键因素。
图4 2023-2025年中国农机市场景气指数(AMI)(数据来源: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
据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中国钢铁行业PMI为46%,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回升,但指数仍在收缩区间,显示钢铁行业恢复缓慢。
从分项指数来看,钢材需求缓慢恢复,终端采购较好回升,钢企生产趋稳运行,但供大于求压力有所显现。原材料价格继续下行,钢材价格震荡走低。预计4月份,钢市需求将有所回暖,钢企生产稳中有升,原材料和钢材价格将低位回升。
从需求侧来看,受气温回升、工地开工复工以及节后补库等因素带动,3月通常是钢材消费的旺季,但由于两会政策预期偏温和,市场预期有所转弱,钢铁需求恢复缓慢。
从供给侧来看,当前企业盈利空间尚可,钢企生产趋稳运行,短期难有减量,但整体需求恢复较为缓慢,因此阶段性供需格局有一定压力,供大于求有所显现。
图5 2020年以来钢铁行业PMI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
小结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3月份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扩张,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所加快,制造业产需两端扩张提速,景气水平继续回升。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