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新能源汽车总装工厂的柔性化智能化

2025-05-27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2阅
比亚迪凭借丰富的EV、插电式混动、轿车、SUV等多品种新能源汽车开发生产,在新能源汽车总装工厂的柔性化智能化实践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解决多品种汽车的柔性化智能化生产问题提供了典型范例。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市场竞争激烈。多品种新能源汽车不断涌现,2024年北京车展上就展出了278款新能源车型。比亚迪凭借丰富的EV、插电式混动、轿车、SUV等多品种新能源汽车开发生产,在新能源汽车总装工厂的柔性化智能化实践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解决多品种汽车的柔性化智能化生产问题提供了典型范例。

       新能源汽车总装工厂的柔性化智能化的创新性体现在:

       智能车身定位技术:通过工厂信息系统、PLC和全工厂输送吊载具X、Y车身六调节定位技术,比亚迪总装吊具可兼容大、中、小多轴距、多尺寸不同车型共线生产,相较于传统汽车生产吊具只能适配1 - 2平台车型,实现了高节拍、高柔性制造,生产水平国内领先。

       承载与非承载车型共线生产:开发不同车身合装小车和抱具并智能切换,创新设计了国内首创的非承载车与承载车合装交接流程,通过高柔性化托盘自动切换及吊载具的自动转接系统,解决承载车与非承载车身与底盘合装问题,实现两大种类车型柔性生产。
1
       拧紧防错技术:通过联网防错、角度监控、电子围栏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实现车型、工位定点/定区智能拧紧防错,拧紧合格率提高到99.9%。此外,还通过拧紧控制防止同一台车同一个螺钉被多次打紧、拧紧打滑等问题,声光报警锁定拧紧轴;利用电子围栏技术实现定点、定区范围内工具可操作,超出区域不能工作,异常故障联动停线,工位锁定故障不解决不放。

       多种视觉方式及车辆远程诊断融合:行业首次将单目、双目、红外线等多种视觉技术与车辆远程诊断技术融合,车辆自动进行功能检测,视觉系统自动进行功能识别,实现电子控制到负载执行端的全链路无人化检测。
1
       新能源汽车总装工厂的柔性化智能化的引领性体现在:

       智能车身定位与高节拍生产技术融合:通过多车型智能车身定位、承载和非承载车共线,以及智能共轨转高节拍转接通技术,比亚迪在MES系统控制下实现多车型共线,引领汽车总装高柔性、超高节拍生产。

       车身定位与拧紧联网防错技术融合:利用生产线车辆定位跟踪、电子围栏技术和车型拧紧联网系统信息联通管理控制,实现每台车智能拧紧智能防错,提升汽车拧紧质量和智能化水平。

       远程诊断与AI识别技术融合:通过车辆网络,将远程诊断、图像AI识别等技术一体化开发运用,实现车辆自动执行功能诊断,利用视觉技术识别判断执行结果,实现无人诊断,引领无人化技术发展。
2
       比亚迪汽车总装工厂的柔性化智能化技术在公司内部得到标准化推广,并应用于海内外工厂项目,极大提高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的先进化水平,有力推进了智能制造的应用和发展。
 
责任编辑:王宇婕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