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携手研华打造示范样本,纺机装备龙头的数智化升级之路

2025-07-31e-works 杨培

113阅
国内纺机装备龙头企业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邵阳纺机”)通过与研华科技展开深入合作,锚定纺机装备数智化升级这一核心命题,并依托研华在边缘智能、工业物联网平台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不仅携手打造出高端纺机装备数智化升级的示范样板,更以技术融合的乘数效应,切实推动纺织工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近年来,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纺织机械装备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已成为驱动纺织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然而,纺织机械装备受困于设备数据割裂、工艺参数优化依赖人工经验、能耗管理粗放等问题,已难以满足市场对柔性化定制、绿色制造与节能降碳等的严苛要求,亟需通过数智化革新,突破纺织机械装备的效率与能耗瓶颈,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主图来源AI作图

    在此背景之下,国内纺机装备龙头企业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邵阳纺机”)通过与研华科技展开深入合作,锚定纺机装备数智化升级这一核心命题,并依托研华在边缘智能、工业物联网平台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不仅携手打造出高端纺机装备数智化升级的示范样板,更以技术融合的乘数效应,切实推动纺织工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多维驱动:纺机装备数智化升级势在必行

    邵阳纺机始建于1968年,是央企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旗下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大型骨干企业,国家定点的化纤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研制基地、印染后整理设备研制基地,也是印染设备行业国家标准制定组长单位之一。其自主研发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纺丝技术与成套装备,成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全球市场占有率近30%,稳居全球首位。相关技术与装备广泛应用于防弹衣、防弹头盔、深海高强度缆绳、防切割特种手套等的生产制造,为国防安全、海洋工程及高端装备制造等提供关键支撑。

    与此同时,伴随着纺机装备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邵阳纺机近年来正积极推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设备的数智化升级。据邵阳纺机研发营销中心常务副总经理焦小军介绍,其背后是行业趋势、产业政策与自身转型需求的共同驱动。

    行业发展与产业政策层面,未来3-5年纺机装备将呈现“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趋势——“高端化”聚焦高性能装备研发以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需求;“数智化”要求装备具备更高自主性与决策能力;“绿色化”则倒逼其在节能降耗和工况优化上实现突破

    从企业自身转型来看,尽管邵阳纺机自2000年起便启动数字化转型,但受限于IT与OT融合面临的瓶颈,加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必须主动求变,以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改造升级为主攻方向,巩固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

痛点攻坚:携手研华打造数智化升级样本

    邵阳纺机焦总指出,邵阳纺机在推动纺机装备数智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IT与OT融合瓶颈,主要在于设备数据孤岛、工艺参数优化依赖人工经验、设备能耗管理粗放

        1 设备数据孤岛:数据采集标准及接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数据在不同系统间难以实现高效互通与共享;生产管理、供应链、能耗监控等系统各自独立运行,如同信息海洋中的孤岛,严重制约了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

        2 工艺参数优化依赖人工经验:缺乏实时监控系统和预测性维护技术,工艺参数调整仍高度依赖人工经验,使得技术人员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反复试错,且不同人员的操作习惯和经验积累程度不一,难以快速确定最优参数组合,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故障预测滞后等。

       3 设备能耗管理粗放:缺乏精细化的设备能耗监测体系,无法精准掌握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能耗数据,无法实时监控能耗动态,难以及时发现异常能耗波动,由此难以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降耗策略。

     此外,邵阳纺机也面临着员工数字化能力不足以及技术成本与投资回报压力等问题。为此,邵阳纺机经过层层评估与选型,最终选择携手研华,共同推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设备的数智化升级

    “邵阳纺机作为全球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设备龙头,新质生产力布局聚焦于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而研华拥有40余年的品牌积累与工业控制技术沉淀,其精心打造的iFactory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凭借边缘智能与软硬整合能力,与邵阳纺机的战略需求高度契合,提供了破局新可能。这正是邵阳纺机与研华达成合作的主要原因”,邵阳纺机焦总表示。现在邵阳纺机已经成为全国数字孪生体联盟成员。并且邵阳纺机和校企合作,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将应用技术不断拓展。

协同赋能:纺机装备数智化升级成效显著

    据研华智能制造行业开发经理顾振华介绍,邵阳纺机与研华科技的合作聚焦于智能制造系统的深度整合,并以研华iFactory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核心,成功落地了“边缘计算+工业物联网平台+TPM(全面生产管理)与EHS(厂务环安卫)解决方案”的一体化方案组合,借由设备联网和数据采集、分析,以及智能化实时监控、异常回报等,成功助力邵阳纺机提升纺机装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仅可对设备使用、工单执行等进行透明化管理,也能结合设备工艺与能耗、监测设备状态,提升装备品质,做到节能管控。

       1 边缘硬件部署:邵阳纺机通过采用研华ECU-1051网关、HPC-7442工控机等工业边缘计算硬件,对接设备底层核心控制器,实现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设备的温度、压力、纺丝速度等关键工艺参数的实时采集;并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破解多协议异构设备的数据壁垒,解决设备协议多样异构所导致的数据孤岛问题

       2 工业物联网平台搭建:邵阳纺机依托研华WISE-IoTSuite工业物联网平台以及IoT Edge设备联网与边缘计算服务,搭建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构建全链路数据价值闭环。平台整合了生产管理、供应链、能耗监控等系统,实现了设备互联、数据实时传输与深入分析。


 
       3 TPM解决方案部署:研华TPM全面生产维护解决方案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OEE)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的设备保养和维修体系。它包括设备综合效率管理、异常安灯管理、设备健康运维管理、数字生产SOP管理、设备台账、备件管理六个应用,通过“预防保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步走的流程,实现整体的闭环,有效解决传统设备运维模式下存在的设备日常疏于保养、救火式设备管理、设备维护全靠经验、缺乏有效评价机制等问题。

    同时研华与邵阳纺机在整体设备能耗上也进行细化合作,利用研华能源可视化模块,针对设备能耗能够精确管控。将设备运行效率与设备能耗相结合,从能效的概念出发,为企业查找能耗弱点提供直观科学的依据,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优化设备使用状况、改善生产排程、提升运维效率,达到企业节能增效、降本减排、再创效益的目的

    双方的精诚合作,也为邵阳纺机带来诸多方面的显著效益。据邵阳纺机焦总介绍,通过采用研华iFactory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将研华的工业控制、工业物联网及边缘智能等核心能力嵌入到纺机装备,解决IT与OT融合的瓶颈问题,邵阳纺机不仅实现了设备综合效率的提升,设备故障率、维修成本、生产能耗、碳排放量等的降低,也推动实现了生产工艺优化、员工协同效率与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同时也为未来实现从智能设备到智能制造的无缝串联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研华所提供iFacotry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不仅深度契合纺织行业在设备泛在互联、数据采集与价值挖掘等领域的标准化要求,更精准呼应下游客户对纺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的迫切需求。该方案成功助力邵阳纺机以技术适配性主动响应行业技术迭代趋势及国家产业政策与战略导向,持续巩固其在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顾经理补充道。

纵深推进:共绘纺机装备数智化新图景

    伴随着以ChatGPT、DeepSeek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人工智能已深度渗透至制造业核心场景,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当下,AI技术与纺机装备的加速融合,正在重塑纺机装备行业的智能化升级路径。

    邵阳纺机焦总表示,邵阳纺机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对高性能纤维装备的持续创新,智能化与绿色化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全球化产业链的协同布局。未来,邵阳纺机将与研华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通过将AI技术引入质检、设备运维、工艺优化等领域,实现设备故障预测、工艺参数自动优化等,进一步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同时,持续深化IT与OT的深度融合,构建从数据采集、分析到决策执行的完整数字化闭环,通过智能算法与动态模型驱动,实现生产全流程的智能管控与持续优化。

    对于研华而言,则将以与邵阳纺机共建纺机装备数智化升级标杆项目为契机,充分释放示范项目的行业辐射效应,携手为纺织印染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系统性赋能。与此同时,研华也希望与邵阳纺机深度拓展合作边界,并依托其全球化布局与跨国运营经验,助力以邵阳纺机为代表的纺机装备企业锻造面向全球市场的出海竞争力,共同在智能制造国际赛道中构建差异化优势。

    顾经理表示,“纺织印染是研华战略聚焦的重要行业之一,与邵阳纺机这样的头部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对研华在该领域的技术深耕与生态构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研华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通过双方技术协同与资源整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解决方案,共同推动纺织行业的智能化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同时,研华也将整合边缘智能与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帮助纺机装备企业打造全球协同与本地制造的运营能力,更好地实现设备出海、服务出海”。

责任编辑:杨培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