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介绍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面对“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发展要求,在产品种类和生产规模持续增加以及装备性能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如何提升数字时代的生存能力以及科研生产新模式的构建能力,是航天制造企业面临的共性、现实问题。
某航天制造单位主面对“三高”发展需求和支撑数字航天建设中,仍存在以下不足和需求:科研生产管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生产决策的实时性、精准度、有效性尚存在差距;生产过程柔性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生产过程人、机、料、法、环的动态调整和资源快速优化配置仍存在不足;制造过程智能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字化孪生新技术的应用尚不深入。
基于此,针对航天产品研制多品种、变/小批量典型的离散制造的特点,急需引入智能数字工厂管理系统,实现业务全在线、过程全透明、数据全追溯,建立敏捷、稳定的精益生产新模式。
2.数字工厂管理系统选型实施思路和方案
1)项目建设范围
本项目基于特有的“云-边-端”架构,通过建设“1+1”2个平台,实现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智能数字工厂。
(1)建设一个统一的技术平台。基于集团架构、顶层设计,深度应用微服务、前后端分离、大数据、低代码开发等当前先进的技术,基于一个平台,实现多公司、多工厂、多车间的全物理范围的快速覆盖,同时支持后期其他基地系统建设时的快速复制扩展。
(2)建设一个统一的业务平台。采用IFMS智能数字工厂管理系统(以下简称IFMS系统),实现各部门型号产品、市场产品的制造执行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固化业务流程,实现各级业务流程穿透;各类计划(工艺、资源、生产、配送、质量、外包)打通,协同式管理;业务全在线、过程全透明、数据全追溯;实现管理决策数字化支撑。
本项目物理范围覆盖2大生产基地、18个厂房,涉及十余个相关部门。业务范围包含主数据管理、工艺管理、计划管理、生产执行管理、质量管理、仓储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资源管理、数据应用等,在重点实现所内多部门、多岗位、多人员协同作业之外,初步围绕供应链上下游实现基于平台的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延伸。
2)项目建设目标
本项目建设目标如下:
(1)实现业务全在线、过程全透明、信息全追溯。
(2)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工艺先行”,通过工艺更精细化建模,固化对生产过程、生产条件、质量的要求,实现工艺与整个产品实现过程的有效融合,柔性可配。
(3)建立统一的计划管理体系,实现计划的编制、审核、分解、监控、协调、考核的全流程管控,打通各部门计划壁垒,实现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外包计划的全面协同。
(4)实现仓储业务全覆盖、库存条码化管理、基于计划拉动的精准配送。
(5)实现全面质量管理,检验流程清晰规范,检验过程全程记录、监控。
(6)通过条码识别和跟踪,在线采集生产过程中产品加工、质量数据、物料数据、物流数据、异常问题数据、报工等数据,实现生产过程全透明、过程数据全追溯。
(7)实现资源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并与工艺、计划、生产模块集成。
(8)建立与外包供应商统一的协同交流平台,实现数据高效传输、外包生产透明、外包质量可控,提升外包供应链协同能力。
(9)实现大数据存储、挖掘和深度应用,为管理决策数字化提供支撑。
3)系统总体架构
本项目建设的IFMS系统以打通计划、物流、数据、管控等各要素的壁垒为核心,聚焦智能工厂建设资源优化配置、透明化管控、柔性化生产、数字化物流、智能化决策等要素,实现从主数据、工艺准备、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外包管理、仓储配送、生产执行、外包执行、质量管理、产成品入库发运等大流程的贯通。
主业务流程如下图所示:
主业务流程图
4)设计数字化
本项目通过PDM系统+IFMS系统,贯通整个工艺管理流程,实现对产品数据、过程、资源一体化集成管控。IFMS系统接收PDM维护的结构化的工艺建模信息,包括生产过程、生产条件、质量的要求,并与整个产品实现过程进行融合。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工艺先行”,实现设计、工艺、计划、生产、仓储、质量等制造各环节信息共享与在线传递。
针对航天产品研制多品种、变/小批量典型的离散制造的特点,通过IFMS系统与PDM系统的无缝集成,彻底贯通工艺管理信息流。从IFMS系统正常接收PDM已发版的工艺数据,并应用到制造各环节;到IFMS系统通过项目计划分解PBOM计划和工艺计划,反向传输PDM系统,进行工艺拉动式编制。同时实现PBOM变更、工艺变更从发起到执行的全流程管理,系统自动锁定影响范围,提前介入,受影响产品可控,并与计划、生产、仓储模块在线协同。
工艺管理流程
5)生产过程管理数字化
(1)生产管控
本项目以数字化管控需求为导向,规划IFMS系统功能,实现工厂的管理数字化、排产便捷化、采集自动化、物料精细化、调度智能化、现场看板化、质量透明化、系统集成化。系统功能架构图如下所示:
IFMS系统生产管控功能架构
围绕生产制造过程“业务全在线、过程全透明、信息全追溯”的目标,IFMS系统中制造执行管理由计划管理、生产执行管理、质量管理、资源管理等子系统组成。
计划管理子系统:重点打造生产计划数字化体系,实现多型号任务并行、计划变更频繁背景下的混流均衡生产。主要功能沿生产任务管理、项目计划和节点计划的编制和审核、MRP运算、车间生产计划及生产订单操作的计划业务全流程脉络展开,实现计划路径的全管控。
生产执行子系统:实现柔性生产、透明生产、敏捷生产,覆盖航天产品研制生产执行全过程。主要包含业务端、工位终端、离线PAD三个客户端功能,每道工序按照扫码上料、扫码开工、物料绑定、扫码完工操作,实现更精细化管理。并通过设备数采和人工记录方式,在线采集和记录5M1E全生产要素数据,实现生产过程全追溯。同时实现工时的在线采集和分配,快速核算车间人员绩效。
质量管理子系统:重点打造产品质量全追溯体系。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功能覆盖外购检验、外包检验、首检检验、工序检验、总检、交付检验、库存检验、发运检验等检各个验环节,检验工作在线结构化管理;异常过程电子化闭环管理,与相应业务打通,形成约束闭环;支持多种形式的质量数据采集,构建人、机、料、法、环的正推和反溯,实现产品制造全周期质量数据的100%可溯。
资源管理子系统:重点打造基于唯一码的生产资源全周期管理体系。通过本子系统,实现生产相关设备、工装、刀具、量具、工具、载具等资源的在线管理,实现从台账登记到生产使用、日常维保到最终报废的管理。通过多种方式采集现场作业活动信息,做到资源可用量管理。实现资源在线统计、分析,无纸化;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对生产的影响,提升产品品质。
分析决策子系统:基于生产全过程数据的实时采集,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挖掘,进行数据赋能和可视化展现。通过提供多维度报表,提升工作效率、支持管理决策;通过建设电子看板,提高现场可视化和目视管理水平;通过建立统一预警消息总线,通过“事找人”,快速反应、快速闭环。
(2)计划与调度
建立统一的计划调度体系,实现计划的编制、审核、分解、监控、协调、考核的全流程管控,实现生产资源高效协同、基于模型预排产、生产执行实时透明,从上而下,计划可行;从下而上,进度透明。
计划管理流程
通过计划管理模块的应用,实现了:
计划体系完善和规范
实现从生产任务-项目计划-生产作业计划-路卡-计划执行跟踪,整个计划链路的打通和闭环管理。
多层级多类型计划协同
打通各事业部计划壁垒,实现事业部内部、事业部之间、外包计划的全面协同。实现计划、工艺、生产、外包、仓储等模块的业务联动、信息共享。
基于模块预排产
基于模型和相关主数据,实现了项目计划向生产作业计划自动分解,支持人工调整;基于预置模型和规则,实现粗能力平衡运算,确保项目计划的可执行性;实现MRP运算,基于预置模型和规则,将生产作业计划自动分解成生产计划、外包计划、备料计划,支持人工调整。
(3)生产执行
建立柔性、透明、敏捷的生产执行体系,覆盖航天产品研制从产品准备、车间作业、过程检验到成成品入库的生产执行全过程,实现了生产业务流的闭环。
生产执行流程
生产执行规划业务系统、工位终端、离线PAD三个客户端功能,每道工序在线接收计划、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导书,按规执行汇报和设备数采,实现更精细化管理。
生产执行多客户端
通过生产执行管理模块的应用,实现了:
生产现场管理更精细化
现场人员在IFMS系统中需严格按照流程操作,管理更精细化,根据产品特性和管控要求,支持单件追溯和批次追溯。
实现生产过程全追溯
现场人员通过工位终端进行生产执行汇报,基于现场条码识别技术的应用,对每道工序的报工、物料、检验等数据进行电子化采集和记录,实现生产过程全追溯。
在线采集和分配工时
各生产部门的工时实现在线采集和分配。支持按照产品码+排程分配工时,实现工时分别更及时、管理颗粒度更细化,为车间人员绩效提供准确工时数据。
异常“事找人”
通过现场安灯,实现异常“事找人”,提升现场问题处理效率,实现生产异常可视化
离线工艺查看和生产汇报
提供离线PAD,适应离线操作场景。降低现场人员工作强度、促进现场无纸化。
(4)产品质量控制
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基于质量管控点策划,实现质量精细化管控;打通过程质量管控业务,过程质量数据采集、建立闭环体系、实现品质受控。
质量管理流程
通过质量管理模块的应用,实现了:
检验工作在线结构化管理
根据工艺模型固化的质检要求以及相关主数据配置,实现外购检验、外包检验、首检检验、工序检验、总检、交付检验、库存检验、发运检验等检验工作的在线结构化管理。
与TDM在线协同和闭环
实现与TDM系统打通形成业务闭环,在线发起试验检测任务,并在线接收试验检测结果和报表。
异常过程在线闭环管理
实现不合格品审理、紧急放行、例外放行等业务流程电子化,与相应业务打通,形成约束闭环。支持现场次品触发不合格品审理闭环。
产品的全追溯管理
通过条码识别和跟踪,实现生产过程种产品加工、质量数据、物料数据、报工等数据的采集,并形成全追溯报表。
6)仓储物流数字化
本项目建立精细化物料管理体系,实现库存条码化以及所有出入库业务全面信息化,仓储信息透明、可靠、实时,并可精细化管理到库位。同时向上下游业务实时共享信息,为智能化排程和制造提供支持。
仓储物流管理流程
通过仓储物流管理模块的应用,实现了:
存储数字化建模
实现仓储物流的数字化建模,覆盖所有与生产相关的仓库,包括一级库、车间中转仓和线边仓,按照管理要求,支持进一步对库位建模。所有仓库库存透明、共享。
库存条码化管理
实现仓库产品、物料的条码化管理,做到产品、物料精细化的批次管理。所有物料入库时,根据最小包装自动生成物料条码,并打印物料标签粘贴在物料外包装上。扫描物料标签上的二维码,支持快速查询物料信息、当前数量、库龄、物料有效期等信息。
仓储业务全覆盖
通过所部两级的物流协同,实现产品、物料流转的纵深贯通,利用物料标识技术,物料拣配、出库、配送、盘点时,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实现产品、物料全追溯管理。作为重要业务数据来源,支持在线快速实现存货核算。
计划与发料协同
实现事业部计划员根据生产需要,针对生产作业计划手工发起下料申请,指导物资部进行提前下料准备。实现按生产/外包需求自动触发生产拣配配送任务,提前备料准备,工艺BOM指导拣配。
物料及时精准配送
建立拉动式的配送体系,基于智能排产调度,实现仓库与线边仓、线边仓与线边仓之间自动按需及时配送。降低生产现场在制积压、线边库透明化管理、提高配送效率,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并行统一。
离线移动终端
开发物资仓库PDA应用,支持离线完成物资仓库货位绑定、拣配、出库、配送等的移动操作,减少仓管员的日常工作量。
7)供应链管理数字化
本项目基于互联网,建立需方与供方的统一协同管理平台,实现数据高效传输、外包生产透明、外包质量可控,提升外包供应链协同能力。系统功能架构图如下所示:
供应链管理系统功能架构
供应商全周期管理。在线贯通供应商管理流程,覆盖从供应商申请、试制管理、准入评定、准入审核、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录全生命周期管理。
外购过程透明管理。面向计划、质量、供应商进行全要素结构化、精细化过程管控。需方与外包供方基于一个平台信息共享、在线协同。需方在线下发外包订单;供方实时接收外包订单、安排生产、执行汇报、在线组织首件确认、下场检验,并进行不合格品反馈;合格品送至需方,需方进行外包收货,转入外包检验流程。各环节信息流与实物流一致,实现外包生产透明、外包质量可控,并可一键提取外包质量数据包,提升外包供应链协同能力。
外包价格结构化管理。建立外包价格管理平台,在线管理价格库。整个价格管理过程透明。多方在线协同,加快数据信息传递,节省线下沟通时间。价格历史数据的提供,为价格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价格细化至工序,便于内部核算,增加相关报表的查询维度。
信息实时分发共享。在线分发文件,可指定授权供方,提高文件传递效率。建立在线问题沟通平台;对问题进行闭环管理,并形成沟通记录。提升相关数据、信息传递的高效与实效性。
8)数据互联互通
(1)网络结构
根据项目特性,本项目在内网部署IFMS系统,实现全业务管理,在互联网部署IFMS系统-供应量管理部分,作为需方与供方的统一协同平台。网络架构图如下所示:
网络架构图
(2)数据互通及集成
本项目基于数据总线,实现IFMS系统与外部系统、物联网设备的互联互通、数据交互。交互过程中的数据实时记录和保存,数据交互状态实时管理和更新。数据集成方式采用以下3种方式:
数据集成图
直接接口调用
PDM系统替代IFMS系统中的工艺微服务。工艺数据通过Restful API接口与其他微服务进行平台内数据交互。
数据冗余
在内部专用网络内,通过数据集成服务与其他相关业务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网间数据调用
与工控网交互:通过摆渡、单向网闸实现IFMS系统与物联网系统(工控网)的交互。
与互联网交互:通过摆渡、二维码实现IFMS系统与外包供应商系统(互联网)的交互。
3.成效与成果
本项目的实施,实现了“业务全在线、过程全透明、信息全追溯”,有力支撑航天产品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研制生产。建设的智能数据工厂系统具有前瞻性,全业务融合、柔性灵活、自主可控,形成了基于微服务新一代技术途径的数字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可为多品种、变批量离散制造企业提升制造过程柔性化与智能化水平提供借鉴。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