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目软件作为研发数字化领域的知名品牌,以高端制造业为主要客户,并基于自身强大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服务了众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成为中国高端工业软件品牌、世界领先的数字化工艺与制造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在赋能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近日,e-works记者专访了开目软件联合创始人、董事长陈万领博士和总经理宁静波先生,就开目软件的产品布局、发展策略,新发布的KMPLM Cloud 4.0、KMVue 2.0产品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展开了深入交流。
开目软件董事长陈万领博士
开目软件总经理宁静波先生
立足一体化 打造1+3+X产品矩阵
自1991年诞生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CAM教研室以来,开目软件一直致力于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的发展,研发了多款开创中国工业软件历史先河的研发设计类软件,可以说是国产工业软件自主创新的践行者与领跑者。
回望开目软件的自主创新之路,陈万领博士表示:“历经30多年的技术沉淀、行业积累、创新探索,如今的开目软件已在产品、市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
●在产品布局方面,开目软件在创立之初只提供单一的CAD工具,而如今已拥有CAD、CAPP、3DCAPP、PLM、MPM、MES等二十多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并打造了多个中国“首创”。其自主研发的KMCAPP、3DDFM、3DMPS、3DAST、KMMPM等一系列工艺软件是中国数字化工艺的行业标杆,且极具国际竞争力。
开目软件自主创新之路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走向集成化、智能化,仅提供单一的产品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还需具备输出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基于此,开目构建了“1+3+X”的产品矩阵,并形成了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
“1”即KMCloud平台,是开目推出的基于云原生、微服务、模型驱动、“核”动力、国产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PaaS,支持多组织、多租户、跨地域高效协同,为企业构建数字化研发、数字化工艺、数字化制造等业务场景提供了坚实的底座;“3”即KMPLM、KMMPM、KMMOM三个管理系统;“X”即KMCAD、KMCAPP、KM3DDFM、KM3DAST、KM3DMPS、KM3DWELD、KMVue等一系列研发设计类工具软件。
基于开目的工艺优势,通过复合的产品矩阵,支撑制造企业实现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带来价值增值,是推出1+3+X产品矩阵的基本考虑。宁静波先生补充道。
开目软件“1+3+X”产品矩阵
●在市场定位方面,开目采取了“聚焦”战略,将客户重心放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深入研究行业龙头企业的需求,不断迭代、优化产品,打造出具有生命力的软件和解决方案。目前,开目软件已积累了众多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客户,包括航空航天、兵器船舶、高科技电子、汽车、工程机械等多个行业,高端客户市场占有率在国产工业软件中名列前茅。
●在技术攻关方面,基于多年在智能制造工业软件领域的持续深耕及高研发投入,开目软件现拥有300余项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并接连中标多个国家级工业软件重大专项,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行业内首家通过CMMI5认证的企业。
此外,开目软件的员工人数已增长至500多名,其中超过70%是研发与技术人员,并在北京、深圳、南京、沈阳、成都、西安等地区设立了分子公司和办事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近来,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不断有国产工业软件企业获得融资。而像开目软件这样既拥有完全自主硬核技术,又积累了丰富高端制造实践,并专注于研发设计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自然备受资本青睐。2022年年底,开目软件完成了近2亿元战略融资。
赋能高端制造 KMPLM CLOUD应运而生
从最初基于C/S架构的第一代PLM解决方案问世,到如今基于云原生的第四代KMPLM CLOUD的发布,开目软件一直在不断精进PLM产品。而KMPLM CLOUD 4.0的推出尤为引人瞩目。
当前,面向未来的新一代工业软件迈向云化、平台化,已是业界的共识。而在需求侧,基于设计、工艺、制造在流程上的天然衔接,构建面向企业全流程的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是企业数字化深化应用的必然选择;另外,在国产化浪潮下,要求工业软件满足国产自主可控,适配国产化软件硬环境,也已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诉求。
基于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和对高端制造企业需求的精准分析,开目软件早在2017年就着手新一代PLM的研发,并率先打造了实现云化、平台化、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全面自主的PLM产品。
作为一款面向高端用户的全新PLM软件,KMPLM CLOUD凝聚了开目近30年在PLM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具有以下创新与突破:
●从技术层面,KMPLM CLOUD是基于新一代云平台KMCloud打造而成,其继承了KMCloud云原生、微服务、“核”动力、国产自主可控等特点,不仅支持跨集团、跨地域大数据、高并发使用,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集成能力,能更好地满足高端制造企业对于软件性能的高需求,支撑数据产品之间数据模型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KMPLM CLOUD在面世之前,已历经了多型号、多年历史数据、复杂业务场景的2000人并发测试的检验,达到了卓越的军工品质。”宁静波先生强调。
●从应用层面,KMPLM CLOUD涵盖了设计、工艺、制造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并通过打通设计工艺制造流程与数据,实现高效协同、精益运营。包括通过提供与主流三维CAD、电气CAD等深度集成,赋能机电软等跨学科知识共享,冲突识别与解决,跨职能集成,实现多学科协同;基于开目三维结构化工艺领先优势,打造新一代设计工艺融合解决方案;实现基于三维模型的全价值链协同、xBOM与技术状态管理、研发过程与数据管理融合等。
开目软件KMPLM CLOUD产品架构
目前,KMPLM CLOUD已在中航工业某公司实施应用,第一期项目已正式验收。基于KMPLM CLOUD,中航工业某公司构建了“以模型驱动的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在数据量超过1亿、并发量超过10000情况下的“真替真用”。
深化协同应用 推出可视化浏览器KMVue
开目软件还于近期发布了最新浏览器解决方案KMVue2.0。宁静波先生指出,尽管KMVue只是一款插件,但对于制造企业的作用却不可小觑。
KMVue可将3D模型、工程图纸与文档方便快捷地共享给产品设计内部组员、制造人员、销售人员、客户及合作伙伴,并基于产品模型、技术文档进行交流和沟通,打破跨专业、跨部门协同沟通障碍。具体表现在:
第一,兼容多类模型及文档。KMVue可直接读取主流三维CAD数据与二维工程图纸和文档等多种格式文件,使企业通过一套工具即可浏览审阅主流二、三维工程图纸。
第二,支持可视化协同评审。KMVue提供批注圈阅、尺寸测量、模型比对、模型剖切、模型爆炸、视图操作、干涉检查等一系列功能,企业管理人员、工艺、制造、销售等部门等可同步浏览、协同审批,大大提高研制效率。
第三,三维模型轻量化处理。KMVue提供三维模型的轻量化处理,可将复杂模型的体积缩减至1/20,且仍保留原有的装配结构、几何数据、模型属性、模型颜色、模型PMI等关键信息。通过KMVue,能以轻量化的文件格式流畅浏览与操作,高效沟通、数据共享,也降低了对硬件配置与网络的要求。
此外,KMVue除了无缝集成开目公司的各软件系统之外,也支持嵌入第三方应用程序或者平台系统。
通过KMVue进行三维模型轻量化
与客户协同创新 做工业Know-how的赋能者
“工业软件承载着最先进的技术和行业know-how,但行业Know-How不是与生俱来,需要持续迭代、长期积累,这正是工业软件的魅力所在。”陈万领博士表示。
作为国内高端智能制造的赋能者,开目软件除了在“横向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方向上布局外,还持续推动软件产品的“纵向专业化”,基于上万家客户的最佳实践积累,深耕行业Know-how,不断向智能制造专家迈进。
宁静波先生解释说,不同的细分领域,都有其不可替代的行业Know-how,只有深度结合各行业的专业知识,才能为企业提供可行的研发与制造方案,打造真正有生命力的工业软件。
多年来,开目积累了一大批优秀而忠实的高端用户,让其拥有了以领先用户需求为驱动,深刻行业know-how为基础,不断改进、迭代、创新软件的机会。
而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帮助企业推进研发与制造数字化转型,开目软件还推出了“目标导向、顶层规划、持续优化”的实施方法。包括在制定顶层规划时,确保规划的先进性、前瞻性、全面性,并将“横向一体化”、“纵向专业化”的思想贯穿于项目整个实施过程中。如,在顶层规划阶段,全面考虑数据打通的问题,防止信息孤岛。对项目从启动、需求调研、方案研究、功能验证到上线推广每个里程碑节点,进行相应的评审与质量管控,以保障项目的成功实施。
工业软件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生态合作共赢。陈万领博士指出,工业软件细分领域众多,只有各擅所长,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共同把市场的蛋糕做大。开目希望将精力更多聚焦于打造核心产品,并通过自主创新、产业化应用、高校合作、信创融合、行业联盟等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汇聚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力量,为企业客户提供创新产品和优质服务,实现价值持续提升。
结语
从CAD起家到拥有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从工艺领先到“1+3+X”产品布局,从服务中小企业到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开目软件一步一个脚印,凭借着夯实的技术积淀、丰富的专业团队、清晰的市场定位、深厚的行业know-how及优秀的创新能力,获得了来自制造企业客户、资本以及生态合作伙伴的广泛认可与青睐,发展之路走得越来越坚定、越来越稳健,也为未来发展积聚了巨大的势能。
展望未来,开目软件将继续秉承着“软件创新制造”的使命、“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围绕“1+3+X”产品体系,持续创新和打磨产品,在赋能更多高端制造业研发和制造转型升级的同时,加速突破工业软件“卡脖子”难题,实现“成为世界领先的数字化工艺与制造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中国领先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中国高端工业软件领导品牌”的发展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