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纵横中国,让ERP普遍成功

2005-10-12黄培

972


纵横中国,让ERP普遍成功

——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DCMS)总经理李绍远专访

e-works 黄 培


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DCMS)总经理李绍远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这是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DCMS)总经理李绍远很喜欢的一首诗,面对市场的风风雨雨,他常常以此自勉,也用它来鼓励公司的同事,“机会与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只要专注如一,就可以把一切困扰阻碍都抛在身后。做人如此,做ERP事业更是如此。”
    DCMS是我国企业信息化领域的一支劲旅,从2002年初成立以来,一直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经营业绩。清晰的发展战略,完备的产品线,遍布全国的营销服务体系和迅速增长的渠道合作伙伴,使得DCMS迅速成为我国ERP领域的领导厂商之一。
    作为DCMS的领军人物,李绍远在ERP行业里专注地行走了20多年,和鼎新一起经历了台湾比较完整的ERP发展历程。在他担任台湾鼎新公司执行副总裁的五年里,公司每年平均以70%的速度成长,年营业额在五年间提升了13倍,奠定了鼎新在台湾ERP界不可动摇的地位。在2001年底DCMS公司成立,李绍远到内地来担任总经理,在公司业绩节节攀升的同时,也开始经历和引导内地ERP的发展历程。这位儒雅而自信的ERP老兵从台湾到内陆,纵横中国,始终就象诗中的溪水一样执着前行。
    继一年多以前专访李总之后,2005年9月1日,我在上海再次专访了DCMS总经理李绍远先生,请他就DCMS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现状,对中国ERP市场和产业发展等方面阐述了他的看法。
 

1、关于DCMS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现状

    公司战略是“七分发展,三分盈利”。DCMS的产品、渠道、服务、管理全都围绕着一个不变的目标在部署和进行,那就是让ERP在中国普遍成功。

    黄培:据DCMS发布的报告,从2003年第四财季以来,DCMS已开始持续盈利。那么,DCMS今年上半年的整体业绩情况如何?DCMS对于今年和未来三年的发展预期如何? 
    李绍远: DCMS的财年是每年4月到次年3月。按照自然年来看, 1月到8月增长接近20%。根据我们营销的季节特性,今年后几个月应该会有更高一些的增长,所以今年的增长率希望能达到25%。我希望未来三年的增长率能达到30%,保守的估计是20%,如果未来市场情况更为乐观,则有可能达到40%。DCMS的发展策略是“七分发展,三分盈利”,未来三年,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发展和扩充,无论是规模还是产品线上都是强调投入。

    黄:不久前,李总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预测ERP的龙卷风暴今明两年会到来。那么,有哪些迹象表明中国ERP领域的龙卷风暴正在到来?DCMS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龙卷风暴的到来?DCMS是否具备成熟的产品与实施方法来保证向客户快速的交付?是否能令客户信息化所支出的总体成本最优?DCMS的管理能力与客户的管理能力是否能够保障ERP实施的普遍成功?
    李:当信息技术在中国还不够普及的时候,也不乏ERP成功的项目,单一的ERP项目成功并不难。但是,要普遍成功,确实不容易。因此,我们的愿景是“让ERP普遍成功”。落脚点在“普遍成功”而不在“单一成功”。科技产品的早期使用者和大众使用之间有一个鸿沟,如何跨越这个鸿沟是一个关键。只有足够多的人成功使用了才会引发大众跟进使用。ERP产品也是如此,如果早期使用者使用了能产生足够的效益,那么就会引发大量使用。
    我们DCMS实施ERP半年内的成功率达到70%,如果时间拉长到一年,那么成功率可达到90%。这个成绩,和台湾相比距离已经很小了。
    DCMS产品的成熟度很高,并建立了完备的实施方法论。以2002年东南汽车的ERP项目为例,我们的快速实施和二次开发能力在这个案例中有非常好的体现。当时,很多竞争对手质疑我们的人力资源是否准备充足,因为东南汽车这么大的项目,DCMS只派出了不到10个人。其实,当时的项目我们只用了6个人,而且做到了快速、深度实施,客户的满意度也非常高。
    东南汽车的案例表明,DCMS的产品本身的成熟度和产品实施交付程度的起点很高,而且经过三年针对国内国情的不断调整,从研发到产品到实施各方面,DCMS都实现了迅速发展。当然,如果给DCMS打分的话,我还是认为我们刚刚过了70分,还需要努力。

    黄:去年作为DCMS的渠道元年,渠道扩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么今年渠道发展的情况如何?今年,DCMS在营销和渠道建设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李: DCMS已经成功地实践了ERP领域的渠道营销模式,真正入场了。尽管我们的渠道数量与该领域的一些老牌厂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的渠道定位比较明确,就是面对小型企业ERP市场。去年,全国有250多家企业用了易助ERP,而今年才3、4个月就超过了去年全年总的客户数。今年,我们对渠道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管理:一方面,在去年把国内市场划分为60个区域的基础上,今年将细分到150多个区域;另一方面,对渠道的选择也较去年更加严格,“重质不重量”:加大对渠道进行培训的力度,提高渠道能力和素质。同时,营销体系的覆盖面也会随之进一步拓展,我们去年在全国有22个点,但是今年将扩充到30个点以上,人力资源也会作相应的扩充。我们今年渠道建设的目标是为了让市场的覆盖度能够广一点、密一点。 

    黄:渠道代理的产品主要是易助以及易飞普及版,这两个产品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李: 易助是很完整的一个小型ERP产品,包含生产制造、财务与进销存等。而易飞普及版与易助相比,在管理的细腻度和管理的覆盖度非常不同,易飞产品中的生产制造模块剥离出来后被称之为“易飞普及版”,其主要目标客户是分销业、流通业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不太强调制造功能。

    黄:DCMS已形成从高端、中端到低端的全线产品,同时,还从事SAP高端产品的咨询服务,以及现在还有其他的一些产品线。这么多的行业和这么多的产品线,ERP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厂商的要求都是有对症下药解决方案。那么DCMS面对日益细分的市场,制定了怎样的产品和服务策略呢?
    李: DCMS的产品线有四条,产品也有好几个。其中高端的易拓是面向大型企业的,SAP则是面向特大型企业,一些全球性的跨国公司等等,这是有一定区别的。
    这几年的产品线发展策略是在以ERP为主轴来扩充一些产品线。电信、政府、金融领域我们不擅长,不会去涉足;外包也不会进入;国际化,五年内想都不会去想,我们只想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擅长的工作。虽然我们扩充的脚步很快,但是还是围绕着与ERP这个主轴相关联的业务。目前,PDM这个领域我们已开始进入了,CRM也开始逐步地做研发积累。但是,CRM的行业需求多种多样,根据行业、根据企业的不同CRM的需求比ERP的需求灵活度更大。因此,我们会根据市场需求的情况适当做调整的。

    黄:目前,SAP的咨询服务合作伙伴越来越多。那么,DCMS在从事SAP咨询服务方面有哪些特色?在该领域DCMS的发展情况如何?
    李: 我们一直专注于制造业和分销领域,同样我们作为SAP代理也是着重于我们优势的领域。这块咨询服务业务我们的专长是在化工、装备机械行业、分销、消费品等细分行业。这与SAP很多其它的代理是有所不同的。另外DCMS的集成能力也是我们的优势,从信息化战略咨询、管理咨询、IT咨询,到应用实施、系统集成、整合PDM/OA/电子商务等IT工具的能力,都是我们在这块业务的实力体现与特色。

    黄:DCMS公司特殊的背景,让我们感受到:实际上他比外国公司本地化,又比本地公司国际化。三年来,随着DCMS公司的发展壮大,在企业文化的融合方面有哪些发展变化?
    李: DCMS非常重视尊重和沟通。鼎新的古丰永总裁常常说的一句话是“整合之前,先要融合”。在DCMS里,大家很注意贯彻融合,从尊重人、尊重事情出发,甚至为了融合会牺牲一些效率,以便让对方感受到合作的诚意,让大家建立合作的基础,真正彼此信赖之后,一起共事效率会更高。从员工一进公司,我们就强调要以创业的心态而不是打工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事业。DCMS的文化就是让两个团队先融合,提高向心力与凝聚力,再来一起做事。

    黄:您能否用一句话归纳一下自己在管理上的一些特点和特色。
    李: “七分教育、两分赞美、一分责备”。实际上,我现在还做不到,现在责备比赞美要多。不过,我会用比较多的时间去培养去教育,会争取以后赞美比责备多。

2、关于中国ERP市场和产业发展

    市场潜力巨大但竞争激烈,利润率不高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在龙卷风暴来临的前夜,ERP厂商应该用标准化来提高自身产能和赢利能力,把产品融入到企业当中不断锤炼成熟,从意识上不断引导客户,这才是迎接龙卷风暴的解决之道。

    黄:请您分析一下2005年中国的ERP市场的特点和竞争格局。在SAP、微软进入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之后,您认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的竞争格局有哪些变化?
    李: ERP市场可能没有和我们之前所预期的那样呈现30%增长,但竞争却越来越激烈,这样只会让ERP厂商的利润率日益降低,获利状况走下坡路。
    中国的中小企业众多,分布广,信息化系统还不完备,国外ERP厂商还不具备绝对市场地位,而国内ERP厂商也没形成本土优势。因此,竞争依然很激烈,经过大浪淘沙,国内厂商可能只会剩下3家至6家的主要厂商。
    再从行业应用方面来看,其中汽车行业的利润率严重下挫最为突出,当然其它很多行业也出现类似的严峻局面。不过,借鉴台湾制造行业信息化的经历路线,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越激烈,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反而会有促进作用,因为信息化的手段会带来企业从业务流程到管理模式的全新变化。

    黄:据AMR的统计数据表明,去年全球的ERP市场237亿美金,而且是在上升的。2001年和2002年两年是在下降的。2004年全球的ERP市场风起云涌,很多厂商都忙着做整合,但是国内市场动静就小得多。您认为ERP市场在2005年至2006年会有哪些新的变化趋势?
    李: 因为全球来看,使用ERP的情况不均衡,在欧美等地区,ERP基本已经实现了普及,市场相对成熟了,所以增长率不会很高,甚至出现负增长。在ERP比较普及的地区,软件产品的收入将持续走低,大家强调的是维护与服务,于是维护服务收入在增长。
    很多国内的ERP厂商可能目前在获利情况不理想的状况下能够勉强的支撑下去,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向前推进,国内也会有个整合和淘汰过程。2004年,其实在中国以外的其它全球范围的整合浪潮已经开始,但中国ERP市场脚步没有那么快,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黄: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您希望DCMS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对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方面,DCMS有着怎样的思考?
    李: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但是中国制造总是在微笑曲线的最低端,能耗最高,利润率却是最低的。所以,如何走向中国创造不仅仅是企业所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都应关心的问题。
    如果我们只强调中国制造,只是去做代理加工,那么只需要Supply Chain Management,即供应链管理。但是,如果要提高中国的制造水平和创新能力,Demand Chain Management,即需求链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但是Demand Chain Management在中国还很少被谈到,或者说根本还未涉足。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是一个目标,实际上中国制造的这条路我们还没走完,中国制造的层次还比较低,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或核心竞争力,而信息化则是一种为促进企业发展和成长的必要手段。

    黄:目前,整个国内ERP软件产业的盈利水平普遍不高,“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您认为其中有没有共性的原因?未来,国内ERP厂商利润率是否会逐步提高?
    李: 利润率下降首要原因是恶性竞争,在国内ERP市场上出现的价格战,对厂商以及用户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利润率下降就是比较直接的影响;第二个原因是分食者众,ERP厂商实在是很多,这是一个外部因素;第三个是内部原因,ERP厂商普遍的情况是效率不高,人均产值比较低,同样人均利润率也比较低:从研发人员到销售人员到实施人员,人均贡献率均不高。
    以DCMS为例,尽管我们自己的人均产值相对国内同行比较高,但是也只有鼎新的60%~70%。在台湾,鼎新可能一个人同时带4、5个项目,而在DCMS一个人勉强带着2个,偶尔才有同时做3个项目的。这些是我们觉得DCMS还有很大上升空间的原因。

    黄:制造企业本身是连续变化的,ERP软件很有可能能够满足目前的需要,但是过了一个阶段,就不再适合企业的发展要求了。那么,ERP软件如何实现随需而变,DCMS用什么方法来实现呢?
    李: 一方面,如果客户的行业或者企业真的差异太大,我们可能一开始就不会去碰,我们经过评估之后,用标准化的产品进行标准化的实施。大家可能会误解,我们拿着一成不变的东西去进行实施,其实,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来进行二次开发。但是,各个不同的二次开发过程实际上是用标准化的手段来实现的。
    另一方面,客户应用软件以后的发展和变化。这种状况可能的情况是:集团企业要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对于他们来说以往并没有涉足的行业;或者公司的发展和变化非常迅速。对于这两种情况,信息化系统可能需要二次开发。易飞ERP面向中等规模的客户,它可能需要进行相对复杂的二次开发工作;但是,易拓ERP属于大型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变化,企业本身信息中心人员也能够方便地修改系统的配置。譬如,华硕、富士康应用我们的易拓ERP就已经超过了十年,可以说,易拓ERP系统伴随着他们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不断发展,已经真正融合到企业实际中去了。
    关于ERP软件的实施,我在这里想说明两点:第一,DCMS一向认为ERP的实施需要快,因为ERP是一个项目,拖下来其实对企业本身发展非常不利,所以ERP项目的实施决不能拖;第二,关于谁是实施方的问题,我们常常听到的说法是:“称软件厂商为实施方”,这样的称呼容易引起误导,造成责任的不明确。企业认为实施方是厂商本身,于是把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一部分责任也推出去了。我认为,ERP软件厂商是教客户、带着客户去做,但是不能代替客户去做。实施方应该是企业自己,而软件厂商应该是顾问。
    ERP软件厂商可以教企业如何去做,但是决不能替企业去做,因为如果企业不自己真正学的话,他永远都不可能真正会。站在岸上看是永远不可能真正学会游泳的。


黄培与李绍远合影

    后记:
    李总从台湾来到大陆,纵横中国,在ERP领域驰骋二十余年,却保持了一贯的谦和、儒雅与坦诚。一个多小时的交流非常愉快,李总对DCMS的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对中国ERP市场和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无需惊人之语,李总的话里行间处处闪烁着耐人寻味的观点和一语中的的睿智。访谈结束时,李总提到他父亲早期曾做记者工作,当时台湾新闻界的一位泰斗书写“有笔当为真理而用,此身常作正气相依!”赠予与他的父亲,在此他也将这句话送给我共勉。
    我相信,在李总的带领下,DCMS将在国内更多的企业实现ERP的成功应用,并迎接ERP龙卷风暴的到来。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