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4日, e-works总编黄培与记者王阳在北京采访了达索系统中国区总经理王皓峰先生。王皓峰先生自2010年6月起被任命为达索系统大中华区总经理,负责公司在大中华区所有渠道、品牌、行业服务、市场营销以及行政管理等业务。加入达索系统一年之后,王皓峰与我们分享了他对达索系统公司文化、技术和产品全新的理解。
达索系统大中华区总经理王皓峰先生
黄培:请简要介绍一下您的职业经历。自2010年就任大中华区总经理以来,对您个人的挑战有哪些?
王皓峰:我在法国学习工作了十几年的时间,毕业于法国格勒诺布尔电子与无线电技术学院(ENSERG),这是一所电子专业的知名学府,后来在法国巴黎高等商业学院(HEC)获得商业管理硕士学位。
在加入达索系统之前,我任职于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Thales Alenia Space),负责北亚区的业务拓展。在此之前曾任该公司大中华区首席代表,深入开展中国业务,与国内航空航天行业及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起深厚的合作关系。
加入达索系统,挑战之一是从硬件领域来到了软件领域,但我在法国航天企业曾多年从事R&D工作,在当时的工作环境中,我是CATIA V4的用户,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我很早就开始接触达索系统,我作为一个客户对达索系统解决方案的看法也为现在了解客户积累了很多经验。
黄:请您介绍一下达索系统最新的发展情况,以及品牌建设的情况?
王:这里是一个名片夹,里面装有达索系统产品品牌的魔术卡片,这个名片夹在达索系统领导层中人手一个,包括我们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ernard Charles,可以更好的阐述达索系统的品牌建设情况。
王皓峰通过魔术卡片展示达索系统产品品牌
首先是达索系统的新LOGO,它回归到黑白色,但更突出3D的效果,可以说更好的阐述了达索系统的技术精髓。
其次是CATIA,这是达索系统首个产品品牌,作为高端三维设计的产品,CATIA带来的逼真体验让用户能够用可视化的方式体验产品开发的全过程;接下来是SolidWorks,SolidWorks致力于为专业人士提供最理想的3D设计、仿真模拟、数据管理、沟通以及环境影响分析的工具;SIMULIA是达索系统的仿真分析解决方案,为设计师和工程师在逼真虚拟的环境中探索和完善实体产品的创新;设计仿真完成之后,工程师会使用到达索系统的虚拟制造与生产系统DELMIA,DELMIA可以通过一套与用户真实生产系统相一致的逼真3D可视化体验,来优化运营和制造流程;以上的产品研发过程将通过达索系统的全球协同创新平台ENOVIA来管理,ENOVIA是达索系统各品牌的协同平台,与它们一起服务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以上是我们所说的传统PLM领域的产品解决方案,另外达索系统产品品牌还包括:虚拟现实解决方案3DVIA,3DVIA是一个在线、多平台和可移动的产品,它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可视化工具;作为达索系统信息智能解决方案Exalead,它是一年前加入达索系统大家庭的,它是新一代整合了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的搜索平台,目前在法国的很多大企业都有所应用,通过它可以处理更加复杂和庞大的信息源,对传统的PLM应用进行了延伸;3DSwYm为了顺应当前社交网络和web2.0的趋势,可以帮助企业简单快捷地创建自己完整的、基于云环境的社交创新。
在所有这些魔术卡片的背面,都有一个“达索系统”,代表着我们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全面的解决方案。
黄:作为一家发源于欧洲的软件巨头,您认为达索系统的文化中具有哪些特质?
王:全欧洲只有三家年营业额超过10亿欧元的软件公司,达索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同时达索系统是法国第一大软件公司。
加入达索系统以来,给我感受很深的是达索系统是一个具有战略前瞻性的公司,这是达索系统很重要的一个特质。达索系统每十年都有一个战略规划,目前的十年计划是从2011年到2021年,这跟达索系统稳定的股权关系不无关系。
达索系统有一个庞大的研发团队作为公司发展的后盾,对于一个超过9000人的公司来说,有一个近4000人的研发团队,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他们都在做纯研发的工作,唯一的目的就是开发出这个领域最好的软件。
第二个特质是达索系统不仅是一个软件公司,更是一家科技公司。因为公司的很多高层都曾经从事过R&D工作,同时达索系统也是源于达索飞机的R&D部门,达索系统背后有很强大的科研成分,所以达索系统除了为客户提供相关解决方案,也会专注于为客户提高创造能力、生产能力。
黄:加入达索系统一年来,您给达索系统中国带来哪些改变?
王:达索系统在中国市场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建设和培养至关重要,我会考虑销售团队在怎样的架构下才能完成市场要求、服务团队如何才能保证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等。
过去一年,我们更强调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而不完全是产品。达索系统都很多行业客户都非常成熟,他们不仅仅需要产品,还需要知道怎样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而这正好是达索系统的强项,因为达索系统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带给中国的客户。同时,我们也在搭建有效的公司组织构架以更好的面向市场,为客户服务。
黄:目前达索系统是如何区别直销业务和渠道合作伙伴业务的?
王:直销业务和渠道合作伙伴业务的匹配,主要还是取决于客户。对于大多数客户,我们会和渠道合作伙伴一起工作,为客户提供服务。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客户,我们会通过一些更直接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
黄:您对3DVIA产品线在中国的推广前景有何看法?
王:我认为3DVIA所面向的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它除了可以延伸传统意义的PLM应用,它潜在的市场甚至会大大超越PLM领域。
人是一种对视觉非常敏感的动物,有60%到70%的感官认知是来自于视觉,其它来自于别的感官。而3DVIA正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人的视觉感知逼真地呈现出来,它大胆地将3D技术的使用延伸至新用户、企业和消费者,3DVIA主要面向于非传统的3D应用用户,建立全新的沟通、教学、学习和消费者参与模式。
黄:我关注到达索系统近两年在快速消费品行业、能源行业的发展很迅速,您是怎么看待达索系统在新兴市场的策略?
王:的确如此,达索系统除了在传统的航空航天、汽车行业保持优势以外,也在逐步发展能源、快速消费品、建筑设计等领域。
目前,全球绝大多数的飞机制造商都选用了达索系统的解决方案,例如波音、空客、国产大飞机C919、以及我国第一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客机——ARJ21翔凤客机,也是采用达索系统进行虚拟设计、制造、协同管理的。
在汽车行业,全球 90%的汽车制造厂商,例如宝马、标致等国际知名品牌以及长城、奇瑞、广汽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都是达索系统的客户。
全球最大的消费包装品公司宝洁公司,采用达索系统的解决方案协同管理超过150万个部件规格,有效实现产品的创新和再造,在庞杂的采购过程中省下2亿5千万美元。
中国最大的水电勘测、设计、咨询和工程机构——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也采用达索系统的解决方案,实现跨部门协同设计和项目管理。
建筑方面,全球最高的建筑物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和北京的中央电视台新址,都采用了达索系统的抗震分析解决方案,通过精确的模拟仿真分析,确保建筑物实际使用时的安全性。
黄:您认为达索系统在中国市场有哪些发展机遇?
王:相对其他PLM厂商,达索系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我们在2005年才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前是通过合作伙伴提供我们的软件产品。
总的来说,目前达索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势头非常好,不管是具有传统优势的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还是高科技、能源、建筑、生产设备等行业,达索系统为11个工业领域提供解决方案,达索系统有很多国际性的成功案例,可以引领中国客户的PLM构建思路。
尤其是在中国“十二五”规划出台的背景下,涌现了很多契机,比如能源行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我们会针对性地加大这方面的投入,通过达索系统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大价值。
黄培博士与王皓峰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