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CRM软件正经历着从工具到平台、从连接到智能的深刻变革。作为中国CRM领域的创新引领者,纷享销客在这场变革中再次站在了前沿,率先完成了从连接型CRM向智能型CRM的战略升级。
纷享销客创始人罗旭在接受e-works采访坦言:"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永恒的企业。"当面对AI浪潮的汹涌而至,这位中国CRM领域开拓者展现出敏锐的战略眼光——也许五年后,只会存在两种企业:完成智能化转型的企业,和没有完成智能化转型的企业。
罗旭将纷享销客的AI转型视为一场双向奔赴:既是企业主动拥抱技术变革的选择,也是被时代浪潮推动的必然。他特别强调:"我们不做简单的AI+CRM,而是要重构数字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范式。"
AI+CRM:智能型CRM的新范式
CRM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企业数字化管理的演进史。从上世纪90年代简单的客户信息电子化,到流程驱动的自动化管理,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化协作,CRM完成了多次迭代升级。在中国市场,这一演进路径尤为明显——从工具型CRM,到适应本土企业管理特点的业务型CRM,再到连接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外部生态的平台型CRM,每一次升级都对应着企业管理理念和技术能力的跃迁。
当下,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为CRM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Gartner预测,到2029年,中国60%的企业将把AI融入其主要产品和服务中,而CRM无疑是关键应用场景之一。AI与CRM的融合正在从三个层面重塑客户关系管理:在交互层面,自然语言处理使系统能够理解并响应非结构化请求;在分析层面,机器学习可以从海量数据中识别模式并预测趋势;在执行层面,智能体(Agent)可以自动完成重复性任务,释放人力资源。
"AI不是CRM的附加功能,而是新一代CRM的核心基因。"纷享销客创始人罗旭指出,"就像智能手机不是增加了上网功能的传统手机,而是全新物种一样,智能型CRM将重新定义企业与客户的互动方式。"这一判断揭示了行业变革的本质——AI不是简单地被加入CRM系统,而是从根本上重构CRM的能力架构和应用范式。
从全球范围来看,Salesforce推出的Einstein AI、微软将Copilot融入Dynamics 365,都印证了这一趋势。在中国市场,纷享销客致力于成为"智能CRM创领者",通过深度行业化的AI应用,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纷享销客:全面拥抱AI的战略抉择
罗旭指出,纷享销客的AI转型是基于对技术趋势和客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做出的战略选择。作为中国连接型CRM的开创者,纷享销客在2020年已完成平台化转型,服务了包括蒙牛、海信集团、招商局集团、神州数码等在内的6000多家大中型企业。然而,生成式AI的爆发性增长,让纷享销客意识到:AI技术将重新定义企业软件的市场格局。
"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处在一个最坏的时代。"罗旭如此形容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AI为CRM产品创新开辟了全新空间;另一方面,传统SaaS厂商若不能及时转型,恐将面临被颠覆的风险。经过深入研讨,纷享销客确立了“ShareAI for CRM”的产品价值主张。
在AI平台建设过程中,纷享销客遵循三个核心原则:首先是
智慧基座,通过提供低代码工具让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AI应用,而非被动接受标准化功能;其次是
场景驱动,即AI能力必须与具体的业务场景紧密结合,而非提供泛化的智能服务。例如在销售场景中,不是简单地接入大模型聊天功能,而是开发能够理解销售方法论、分析客户互动内容、推荐下一步行动的专业Agent;第三是
坚实可信,通过严格的权限控制、敏感数据脱敏、与大模型厂商签订零留存协议等措施,确保企业数据资产不泄露。
ShareAI:为企业提供智能普惠的可信基座
罗旭强调,纷享销客的ShareAI平台是其智能型CRM的核心引擎,该平台采用三层架构设计:AI基础设施层整合了多种大模型和算力资源;AI能力层封装了内容生成、语义理解等原子能力;AI应用层则面向营销、销售、服务等具体场景提供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这种分层设计既保证了技术的前沿性,又确保了业务落地的实用性。
在技术创新上,ShareAI平台有诸如特性:譬如智能化
提示词模板,将行业know-how与CRM数据融合,生成高度精准的业务指令;基于
RAG(检索增强生成)的语义检索系统,能够理解自然语言查询并返回权限范围内的相关信息;
模块化Agent架构支持跨场景的能力复用,提升开发效率;全面的
安全机制则包括数据脱敏、审计日志、毒性检测等,满足企业级应用的合规要求。
"企业级AI与通用AI的区别在于场景化、确定性和安全性。"罗旭说。在精准度方面,ShareAI通过业务数据增强和行业知识注入,支持上下文记忆,强调确定性,面对无法处理的任务明确告知“不会”,避免模型“幻觉”误导业务;在场景适配方面,平台预置了上百个行业特定的任务流程,如制造业的设备巡检、消费品行业的访销管理等;在安全管控方面,所有AI操作都遵循CRM原有的权限体系,且支持细粒度的审计追踪。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ShareAI的多模型接入能力。平台不仅集成了DeepSeek、字节豆包、文心一言等国内主流大模型,还支持企业接入私有化部署的专属模型。这种灵活性既满足了不同行业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也为应对政策监管变化提供了缓冲空间。在模型选型上,纷享销客没有盲目追求参数规模,而是更关注模型在具体业务场景下的性价比,这种务实态度赢得了众多制造业客户的认可。
为用户赋能:场景化落地是关键
AI技术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业务场景的赋能效果上。纷享销客秉持"确保AI在企业环境中真正创造价值"的理念,将ShareAI能力深度融入制造业的典型场景,形成了可复用的解决方案。
譬如在销售环节,情报洞察Agent可以实现情报获取与风险洞察,自动获取市场/客户/关键人情报机会与风险的洞察与建议;在服务环节,在线客服Agent可以实现会话应答、邮件撰写、通话摘要、业务查询,赋能客服全链路效率与质量双提升;在扩展场景,低代码编程Agent可实现代码解析与注释生成,全面提升技术效率与复杂任务解决能力。
"AI不是炫技,而是要解决实实在在的业务痛点,场景化落地才是关键,"罗旭总结道。从连接型CRM到智能型CRM,纷享销客的进化之路折射出中国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深层需求。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纷享销客坚持"深度行业化+平台化开放"的战略路线,将技术创新与业务价值紧密结合。
后记
在采访中,罗旭多次提到"行业智慧"这一关键词,他甚至将“行业智慧”概述为纷享销客最核心的竞争力——即通过整合行业知识与多模态AI能力,为不同行业场景提供定制化的智慧赋能,形成“AI+CRM+行业智慧”的独特优势。
谈及企业级AI的价值,罗旭掷地有声:"在消费领域,AI 70%的正确率就能被接受;但在企业场景,1%的误差就是灾难——那将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人工智障。"罗旭的这一严苛标准也成为ShareAI平台的核心原则:精准度必须做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安全性要确保"数据不出IDC",场景化要达到"一个销售配备多个专业Agent"的颗粒度。
展望未来,随着Agent技术的成熟和行业知识的积累,智能型CRM将向更加自主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罗旭透露,在纷享销客长期规划中,将进一步开放平台能力,与合作伙伴共建AI+CRM生态,让更多企业能够便捷地享受到AI带来的效率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