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附报告下载】近7成高校已开展AI应用!蓝凌数智化办公方案助力

2025-08-08蓝凌软件

20阅

近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联合发布《2024年中国高校数字化发展报告》。报告基于全国1407所高校调研数据,全面剖析了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成效与挑战,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摘取报告部分观点,以供读者学习借鉴。

01 高校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挑战犹存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三年以来,高校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数字化深度赋能教学、科研与管理服务,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数字化路径。但信息化队伍不足、经费短缺等问题,仍在制约转型进程。

IMG_259

▲2024年度高校数字化发展状态数据雷达图

① 体制机制创新:数字素养提升显著但人才经费双短缺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高校取得了不少核心进展。领导重视程度较高,近1/3高校由正校级领导主管信息化,77.2%的高校定期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会议。制度体系也较为完善,87%的高校制定了数据管理制度,完全按标准执行的高校比例增至39%。同时,高校管理队伍和师生信息素养的不断提升,为高校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IMG_260

▲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主管领导的填报数据统计 

但突出问题也不容忽视。队伍规模有所缩减,信息化部门在职人员从2022年的14.3人降至12.9人,师生每万人专职人员从8.9人降至8.0人。高校信息化投入总经费在经历两年增长后,2024年出现了显著下降,降幅较前一年高达20.1%。

② 新技术应用:AI教育渗透加速但发展不均衡

新技术应用方面,AI应用快速普及,68.7%的高校开展了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应用,接近90%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高计划院校均有应用。教学活动和实习实训是其应用最聚焦的领域,其中应用在教学活动的高校比例已达52.5%,双高计划院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应用的比例更是达到了79.4%和68.4%,趋近于普及;同时,几乎所有参与调研的高校都认为,2025年高校数字化发展的最大趋势是人工智能在高校的落地。此外,物联网、5G、VR等技术在校园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率增长7-10个百分点。

IMG_26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的填报数据统计

不过,应用不均衡的问题较为明显。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高计划院校的新技术应用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AI在后勤、文化等场景应用率仅10%左右。同时,增长速度放缓,2024年新技术应用平均增长率从7.2%降至2.5%,部分场景甚至出现停滞。

③ 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完善但使用效能不足

数字化教学领域,平台普及率较高,80%以上高校建设网络教学平台,77.9%的高校使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激励机制也较为完善,75.2%的高校将信息化教学纳入质量评估,双一流高校普遍设立专项资金支持。

但使用效能不足的问题突出,仅3.1%课程使用虚拟仿真平台,智慧教学平台课程支持率普遍低于30%。同时,校际差异明显,双高计划院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信息化教学措施普及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高校。

④ 科研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提升但协作平台短缺

科研数字化方面,管理信息化有所加强,双一流高校科研管理系统全覆盖,双高院校达94.4%。服务能力也在提升,50.9%的双一流高校将AI用于科研,科研评价信息化比例增至44.6%。

IMG_262

▲科研管理信息化已涵盖的方面的填报数据统计

然而,协作平台短缺的问题较为严重,58.8%的双一流高校和61.1%的双高院校缺乏项目协作平台。而且全过程覆盖不足,63.8%的双一流高校未建立科研信息化管理制度,70.6%的双高院校未能提供大型设备共享。

⑤ 数据治理:三位一体体系成型但决策支持薄弱

数据治理方面,三位一体体系逐渐成型。管理体系完善,84%高校信息化部门覆盖数据规划,90.1%覆盖数据管理。安全防护也得到加强,77.7%的高校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增幅达12.7个百分点。在应用上,以教学应用为主导,60%以上高校将数据用于教学评价、学习评价等场景。

但决策支持较为薄弱,仅26.1%的高校建设发展规划类管理信息系统,基于基础/公共数据开展决策支持应用高校比例仅40.5%。同时,微服务应用局限,仅教学、学生等少数领域微服务应用率超50%。

⑥ 基础设施:网络能力跃升但信创生态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中,网络能力大幅跃升,三年来,校均出口带宽达24327M,增长67.5%;师生人均带宽1.33M,增长72.7%。安全体系也较为完善,96.9%的高校制定网络安全预案,66.2%的高校建设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信创应用起步,80%的高校部署信创产品,基础软件等领域应用率超50%。以DeepSeek为代表的自主创新应用正激起新一轮信创应用的浪潮,高校信息化自主可控的新型基础设施正在逐渐成型。

IMG_263

▲学校使用信创产品范围的填报数据统计

但数据安全存在短板,44.4%的高校未制定数据分类分级规范,85%未部署国产密码应用。信创应用生态远未成熟,信创产品提供方各自为政,缺少顶层统筹谋划,22.8%的高校未使用信创产品,实际业务支撑案例较少。

02 蓝凌企业大脑.AI赋能高校数字化转型

针对高校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挑战与难点,蓝凌依托企业大脑?蓝博士LanBots.AI基座,整合MK数智化工作平台、数智化办公平台EKP、新一代智能知识管理平台aiKM等核心产品,升级智慧高校数智化办公解决方案。方案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支持私有化部署,覆盖智能公文、智能流程、智能合同、智能搜索、智能问答等系列功能,支撑整机&云、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CPU服务器、流版签文件等软硬件的全面国产化适配,助力高校实现数智化管理升级,推动教学提质提效与“AI+”战略落地。

IMG_264

蓝凌软件2001年成立于深圳,网页搜索“蓝凌软件官网”“蓝凌OA”或关注微信公众号“蓝凌数智化工作平台”,添加蓝凌顾问,申请免费体验蓝凌数智化办公产品方案!

责任编辑:王力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