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产IEC61499工业控制软件AIOSYS重磅发布

2025-08-15e-works

5060阅
AIOSYS采用“大容量插电混动”模式,并非简单替代传统标准,而是深度融合IEC61499与IEC61131-3双标准——既具备IEC61499面向系统的前瞻性编程能力,支持分布式部署与跨设备协同,又兼容IEC61131-3的传统编程习惯,降低工程师使用门槛。
       2025年8月15日,成都数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基于IEC61499国际标准的AIOSYS工业控制软件。作为国内首款自主研发并商用化的IEC61499软件平台,AIOSYS不仅填补了国产分布式工业控制软件的空白,更标志着国产软件在工业自动化国际标准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来自政府部门、制造业企业、产业链合作伙伴及专业媒体的200余位嘉宾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重塑工业控制生态的技术成果。
 

01专家视角——可编程控制器与智能制造发展展望

       在发布会演讲环节,PLCopen国际组织中国区主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严义教授以“可编程控制器的新技术与新发展”为主题指出,当前国际PLC技术已进入“逻辑控制+运动控制+安全控制”融合阶段,PLCopen运动控制标准成为跨领域应用核心支撑。针对生产线停机损耗痛点,他提出“PLC数据库”理念——以机器节拍为存储逻辑,实现毫秒级高频数据采集,通过功能块操作降低使用门槛,还可与数字孪生结合实现设备虚实同步,为故障诊断提供直观依据。此外,他提及大语言模型正推动PLC技术升级,未来视觉功能块集成将进一步拓展PLC在精密制造、智能仓储等场景的应用边界。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总工刘丹博士在《智能制造十五五发展趋势与展望》演讲中表示,智能制造历经“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三阶段,当前AI赋能的智能化制造已成为产业创新核心路径。回顾十四五,我国智能制造虽在高端装备自主化、AI场景落地等方面取得突破,但仍面临核心技术卡脖子、产业链协同不足、原创技术匮乏等瓶颈。面向十五五,我国将聚焦智能制造升级版,通过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标准与评估体系建设,推动技术向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渗透。
 

02深度解析,AIOSYS产品战略与创新实践

       AIOSYS产品发布会上,成都数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亮阐述了AIOSYS产品的发展战略、技术特色与未来规划,展现出国产工业软件在自主创新与生态构建上的清晰路径。
 

       谈及AIOSYS的研发背景,廖亮用“天时地利人和”概括:“天时”在于AI与工业自动化深度融合,国内工业控制软件存在市场缺口,IT技术、AI算力及大模型资源为自主研发提供支撑;“地利”得益于我国智能制造体系架构将工业软件列为核心板块,AIOSYS所属的工业控制软件精准契合政策与产业导向;“人和”则依托团队技术积累与成都本地化软件人才优势。

       技术定位上,AIOSYS采用“大容量插电混动”模式,并非简单替代传统标准,而是深度融合IEC61499与IEC61131-3双标准——既具备IEC61499面向系统的前瞻性编程能力,支持分布式部署与跨设备协同,又兼容IEC61131-3的传统编程习惯,降低工程师使用门槛。同时,该软件天生具备跨OT/IT、跨过程自动化(PA)与工厂自动化(FA)的属性,可实现控制与通讯原生融合,有效降低数据交互延迟,其架构涵盖多种服务、IDE、Runtime等核心模块,支持Linux、Windows等多操作系统及ARM、X86、龙芯等多处理器架构,还能实现云原生应用部署。

       对于未来规划,廖亮明确三大方向:底层技术上,AIOSYS将聚焦OPCUA、TSN、单对以太网(SPE)等新技术研发,探索多人协同编程、功能安全版本开发及热备冗余技术;应用功能上,强化自定义算法支持,完善工业APP商城生态;生态构建上,推动跨平台程序移植,实现与更多厂商设备兼容,覆盖锂电、新能源等多领域。

       数自创新副总经理宋辉在主题为“基于IEC61499标准的AIOSYS分布式控制软件”主题演讲中指出,传统PLC软件依赖外企核心技术,难差异化竞争,且IEC61131-3框架难满足新需求。而IEC61499标准的分布式控制架构、事件触发执行等特性更适配当下场景。

       AIOSYS含编程IDE与运行时系统Runtime,还有工业物联网通讯协议及AI助手;其Runtime支持多种硬件指令集和操作系统,通讯协议丰富;编程界面有特色,B/S架构无需安装,支持跨平台操作,编程语言多样。该软件具备分布式、事件驱动等优势,且整套方案自主研发,实现国产自主可控。值得一提的是,零点自动化采用其研发的控制器实现软硬件100%国产化。
 

       数自创新研发总监邹翔则详解了AIOSYS的架构与功能。AIOSYS整体架构涵盖通讯、安全、基础服务等部分,中间IEC61499部分为重点。IDE基于WEB技术,采用分布式微服务设计;运行时完全遵循IEC61499标准,融合IEC61131-3标准,支持主流协议与虚拟化。AIOSYS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芯片指令集,具备系统级建模、分布式通讯等能力,可实现负载均衡与高效维护。编程语言丰富,首创执行控制图断点调试,功能块类型多样,还适配全局变量等功能。此外,它有监视表、数据记录等实用工具,支持多种通讯方式、运动控制及零点PLC配置,北向支持MQTT功能,能为客户多方面赋能。
 

       数自创新控制软件专家董理超介绍了AIOSYS对IEC61131-3标准的支持与应用。他指出,IEC61131-3标准不断演进,2025年5月发布的第四版新增UTF-8字符串支持等功能。面对PLC行业趋势与挑战,AIOSYS深度融合该标准,其架构在IDE侧支持多种编程及调试功能,Runtime侧实现资源调度等;采用CBI三层架构,构建标准化IO框架,支持多种任务模型与通信协议;IDE编程界面简洁,支持多种语言及智能提示等功能,还集成AI智能助手提升效率。基于零点DU03L硬件的测试显示其优势明显,且支持中文变量。当日,IEC61131-3版本的AIOSYS公测版上线,为工业控制领域带来新选择。
 

       四川零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刘金平介绍了零点的新一代PLC产品,包括D系列、B2系列及IP系列,展现了国产工业控制设备在自主化与智能化领域的突破。D系列定位中大型跨界运动控制PLC,采用纯国产硬件,兼容IEC61131-3与IEC61499标准,支持16-128轴运动控制及多种工业协议,冗余背板总线设计提升可靠性,可实现真分布式控制,大幅节省调试成本;B2系列为小型一体式运动控制PLC,高性价比,支持EtherCAT主站等协议,最大支持12轴控制,适配B2系列远程IO,满足小点位场景需求;IP系列为IP67防护等级的IO-Link模块,非灌胶工艺便于维护,分主站与从站模块,支持主流工业协议。
 

03专家论道,共话国产工业控制软件技术与生态

       在圆桌讨论环节,严义指出,PLC软件研发需OT与IT技术深度融合,难度远高于硬件,四川零点自动化、数自创新等企业的突破意义重大,国产替代必须攻克软件这一关键环节。刘丹则结合国家项目经验表示,国产工业自动化软件已从“跟踪国外”迈向“并跑追赶”,科技部、工信部专项为核心领域提供支撑,当前需优先构建自主可控技术生态,而IEC61499标准与AIOSYS平台正为设备“互联互通互操作”提供解决方案。
 

       中船赛思亿副总经理邵诗逸博士结合船舶行业国产化进展指出,中国造船份额虽全球领先,但核心控制器仍依赖进口,中船赛思亿已与数自创新合作定制开发,期待借助AIOSYS平台推动船舶控制领域的国产化进程。四川群源科技研发总监吴磊则认为,IEC61499标准的分布式部署、多语言兼容优势可弥补IEC61131-3局限,能封装多类算法降低智能制造落地门槛。

       廖亮在回复圆桌主持人关于“数自创新为何推出基于IEC 61499平台软件?”时强调,数自创新虽成立于2024年,但团队此前已积累了二十余年工业自动化与通讯协议相关经验,且成都地区丰富的软件人才资源为团队组建与技术研发提供了支撑。他强调,AIOSYS平台并非对IEC 61131-3标准的替代,而是既保留对传统编程习惯的兼容性,又具备分布式系统的技术优势,目前该平台已开放网页端试用(aiosys.com)。对于企业未来规划,廖亮表示,数自创新作为纯软件企业,将重点加大研发投入以加速产品功能迭代,同时推进市场推广工作,目标是推动AIOSYS成为全球知名的工业控制软件。
责任编辑:王阳
读者评论 (1)
  • 小宇萌萌的天空今天09:58
    点赞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