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业中,产品研发正转向依靠数字模型进行预测和优化的新范式,数字化转型和效率提升已成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近日,海尔智家主导制定的GB/T 45990.1-202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数字化仿真试验 第1部分:通用要求》(以下简称“标准”)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起实施,是我国首个针对家电行业数字化仿真领域的国家标准。

新标准首次为行业建立了一套系统性的工作框架。它明确了从结构力学到流体力学等仿真试验的分类,并对软件、硬件及人员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更重要的是,标准定义了一套从需求输入到报告发布的完整工作流程,确保了仿真过程的科学性与结果的可靠性。产业研发流程将因此更加规范化,通过减少物理样机试错,大幅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升设计首次成功率。
海尔智家能够主导新标准的制定,根植于其在数字化领域的深度实践。一个核心支撑是其天智工业大模型,该模型整合了海尔40年制造业经验中的4700多个机理模型。比如在与研发紧密相关的模具工厂,注塑工艺智能体将高精度的试模周期从十余次锐减至2次,参数优化准确率超过96%;这种能力还将研发端的虚拟仿真与生产端应用无缝衔接,在上合冰箱互联工厂,通过AI视觉质检和智能调度,生产效率提升30%。
将成熟的内部实践经验提升为行业标准,是海尔智家研发战略的自然延伸。截至目前,海尔智家已累计主导和参与116项国际标准和840项国家/行业标准发布,并累计获得1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位居国内家电企业第一。从技术创新到标准制定,海尔智家正将自身研发优势转化为整个行业的竞争优势。
研发效率的提升最终体现在市场的引领性产品上。例如,海尔智家首创的磁控冷鲜科技,通过仿真优化磁场分布,带动冰箱业务在行业第一的基础上份额再提升2.3个百分点;针对空调能耗痛点,其AI智慧节能科技使产品日均耗电低至2度,搭载该技术的净省电系列空调上半年销量突破110万套,成为TOP3品牌中唯一量额双增的空调品牌。
从仿真试验的一个参数,到用户家中的一个痛点解决,再到市场份额的一个百分点提升,研发数字化转型的价值链条已清晰可见。可以预见,随着标准的实施,整个中国家电产业的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将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