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19日,e-works数字化企业网在苏州成功举办“智能工厂关键技术及MES/MOM应用高级研修班”。30位制造企业高管及智能制造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了此次培训。
智能工厂关键技术及MES/MOM应用高级研修班现场
本次研修班为期两天,以“专业讲座+互动交流”的形式展开,多位领域内资深实战专家现场授课,旨在帮助学员全面了解智能工厂建设从规划到实践、从技术到应用等关键环节的重难点,厘清MES/MOM的内涵与发展趋势,以及MES/MOM系统选型与实施应用的难点与对策,为制造企业推进MES/MOM应用及智能工厂建设提供思路与借鉴。本次实训班课程设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指导性,得到了全体学员的一致好评。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朱老师做了题为“智能工厂建设与关键技术应用”以及“生产系统仿真软件及其应用实践”的专业培训。朱老师分享了数字化的价值思考,详细讲解了数字化智能装备、工厂物联网、数字化智能生产管控平台、工厂仿真到数字孪生与AI赋能数据平台等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以及生产系统建模、仿真、分析与优化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案例。他表示,智能工厂是数字工厂的进一步发展,体现自动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以及数据驱动智能决策。工业软件是智能工厂的“灵魂”。从布局规划、调试,到计划、执行,再到重构的工厂全生命周期都离不开工业软件支持。
研华科技智能行业开发经理顾老师分享了工业数采与设备联网技术与应用实战。顾老师剖析了企业传统生产管理的常见痛点,通过案例的展示解读了工业数据采集技术与实战,工业通信网络搭建方法。他表示,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全面感知现场数据,通过算法模型、数据可视化技术提供的信息精准的执行应对措施,将更加智能化的满足工厂的生产需求。
上海麒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杨老师从MES/MOM系统需求分析、MES/MOM系统蓝图规划、MES系统技术选型与供应商选择、MES/MOM系统实施的项目管理与常见问题以及MES/MOM应用趋势与新技术的融合等方面分享了MES/MOM系统的实战。他表示,MES/MOM系统实战核心在于以需求分析为基础,蓝图规划为框架,技术选型为关键,项目管理为保障,融合AI、数字孪生等新技术驱动智能制造升级。
信润富联AI工业视觉技术负责人于老师以“工业AI典型应用场景及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为题进行了授课。于老师详细介绍了工业AI可落地应用场景,机器视觉技术与核心价值,机器视觉硬件选型与视觉算法以及项目落地经验与常见问题。他表示,早期的AI试点通常集中在单一流程上,因为这些流程的范围最小、风险最低、迭代最快。当前,AI正对 供应链的所有环节产生深远影响,包括规划、 资产管理、质量控制以及交付等关键步骤。
本次培训在每节课后都设有专门的答疑交流环节,现场学员结合课上老师们所讲的内容以及各自企业在智能工厂规划过程以及数字化技术应用中的难点和困惑提出了诸多问题,各位老师针对学员的提问也做了精彩的分享和探讨。
现场答疑交流
智能工厂是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实践领域。然而,智能工厂的建设是一项多维度、跨领域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于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市场营销直至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并深度整合了业务逻辑、流程优化、高端装备、信息系统、网络架构及大数据分析等多维度内容,需要制造企业围绕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实现制造技术和数字技术在各个环节的融合发展。
MES/MOM作为智能工厂建设的核心系统,在当下越来越多的得到制造企业的关注和认可,并将MES的应用纳入数字化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之中,对MES/MOM系统开展精准的需求分析与规划十分重要。它是MES/MOM系统能否契合企业实际,切实发挥效能的关键前提,也直接关乎后续的落地实施与应用成效。企业开展MES/MOM系统需求分析,可从分析基础数据,梳理和分析业务流程,针对生产工艺建模,研究数据采集现状,评估现有信息化及生产管理情况以明确集成方案,提炼系统需求并设计架构等多方面着手,最终形成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此外,在实施落地过程中,企业应摒弃“唯技术论”,充分考量业务与管理需求,确保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同时也应关注设备状况和技术标准。
为期两天的培训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圆满落幕。本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不仅帮助企业进一步了解智能工厂建设与智能制造推进过程中的难点与解决策略,同时也为广大制造企业正确理解智能制造,妥善利用智能制造技术,务实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指明了方向,赢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e-works作为致力于推进智能制造与两化深度融合的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将通过考察、论坛和实训等多种形式,持续为广大制造企业提供更多与知名企业面对面学习交流的机会。
9月23-24日,合肥,智能物流技术与应用实战实训班
9月25-26日,南京,APS高级智能计划与排产原理实训班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