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统介绍了用友PLM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解决方案。用友PLM以产品开发过程管理和产品数据管理为核心,按照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涵盖汽车行业APQP/PPAP/FMEA/SPC/MSA五大管理流程,实现对汽车行业的产品研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行业概述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现状简介
在汽车产业价值链中,作为汽车产业的主要组成单位,汽车零部件制造(简称汽配)也得到飞速发展,形成“井喷”现象。原有的汽配厂家在巩固老阵地的前提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新的汽配厂家的快速进入,使原有的市场份额重新进行分割。目前,我国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品种的满足率已达到60%以上,国内市场满足率已高达70%以上。作为劳动与原材料密集型的一般零部件,不仅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而且还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当前国内汽配厂家有5000多家,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大型企业有近100家,100至2000万元的中型企业也有100多家,但绝大部分在100万元以下销售额的汽配厂家属于中小型企业。
汽配行业的生产模式属于大批量生产模式,下级厂家按照上级厂家的供货定单,批量生产某种车型的某一零部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级厂家供货。所生产的零部件技术文件(主要是工程图)一般由上级厂家提供,若自行设计开发的零部件,其技术性能、工作指标、试验方法以及工程图均需上级厂家的产品技术认定。汽配行业一般需要以满足整车厂需求为重心,因此配合整车厂发展方向,适应动态要求是当前的主要目标。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特点及挑战
汽配行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市场容量,提升管理水平,加快行业发展步伐。虽然汽配行业的技术管理相对简单,但也面临着与之俱来的风险与挑战。落后而烦琐的人工管理,其弊病逐渐突出,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和与上级厂家的要求;
●规格剧增:从过去的单一车型、单一零部件的单一规格发展到多车型、多规格。
●种类扩展:从过去的单一种类,逐步发展到多种类。
●周期缩短:交货准时性增高,生产、交货周期缩短。
●变更增多:个性化显著,订单变更次数增多,批次由大批量、单一批次发展到多批次、中小批量。
●产链复杂:内、外供应链的协同和集成水平提高,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管理平衡:在技术、管理、市场运作水平上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宏观调控:进一步受到政策性调整,资金成本大幅提升。
●联盟体系:品牌联盟使汽配企业难以突破联盟“牢笼”,完全受控于上级厂家。
在这种经营环境下,汽配行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汽配厂家,要实现低成本的扩张,只能从技术升级方面进行突破。技术升级除产品技术和制造工艺升级外,技术管理也是重点突破口。通过管理的突破,可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风险,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行业研发管理总体场景
汽车及零部件研发业务总体场景图
汽车及零部件研发管理需求
汽车及其零部件企业随着研发能力和客户的不断增加,原来基于人工的传统的研发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要求,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TS16949质量体系的运行完全依靠传统人工管理实现,文档资料日渐增多,管理难度日益加大;资料的查询、借用、更改、发放越来越困难。
●缺乏满足APQP项目管理要求的工具和方法,导致开发流程管理滞后。开发进度难以实时掌控,项目的输出效率及质量难以提升。图纸发放、资料审批以书面形式流转,极易导致项目管理效率低下。
●企业传统地以纸张方式管理产品图纸、工艺、BOM的方式很难保证电子技术文档和纸质文档的一致性;并且随着新产品及客户订单产品的快速增加,设计资料的难以查找重用,带来重复设计;各种资料的变更修改相应增多,需要保证成套产品资料输出的版本一致、内容完整。
●以图代料的管理模式导致零部件种类越来越多,一物多码或一码多物的情况经常发生,技术人员缺乏准确判断物料是否存在的手段,造成新零部件种类不停的增长,零部件通用化程度不够,相似零件大量存在导致呆滞库存增加,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没有建立以产品结构为核心的建立维护和传递产品信息的模式,设计电子文档跟纸质文档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设计数据、工艺数据、生产数据、质量体系文件分散管理,无法实现数据的查询追溯。
●设计数据、工艺数据更多的是靠纸质文档进行传递,造成相同的数据在多个部门重复输入,不仅增加工作量,而且会因为疏忽带来输入错误,数据难以及时传递,无法有效管理和传递产品信息,使得设计和制造脱节,生产周期加长,采购、生产出错和返工不断发生。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