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构型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协作问题,涉及到协同研制中许多学科和部门,一直是型号研制和批生产中的技术难点。在分析构型管控与项目管理的映射关系上,应用项目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提出创建构型项目管理的一般流程。通过构型项形式化表达的定义,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块和构型计算的依据。通过定义工业活动结构,结合项目视图管理框架技术,实现在构型项管理、控制、纪实与审核过程中对构型数据变化的管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项目管理的构型管控模型。该技术已经在机翼构型规划项目过程中得到了应用验证,该构型管控模型具有很好的效果。
对于研制周期长、涉及学科多、质量要求高的飞机产品,项目管理是强化整个研制过程的计划、执行和跟踪控制的重要手段。它实现计划、组织、人员及相关数据的管理与配置,以确保产品开发的顺利进行。面向飞机研制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不仅需要管理产品研制过程中的作业分配、构型定义,而且需要管理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等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的资源。这个管理过程始终与产品数据集成在一起,在每个里程碑处要严格维护和管控飞机构型与设计结果的一致性。
纵观国内外构型管理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构型规范的确定、构型管理相关的组织模式、构型管理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上。由于国内技术封锁等原因,国内的研究仅限于民机转包生产过程中的构型控制,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的构型组织、更改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由于我国飞机生产的组织和生产模式与国外大不相同,许多构型管理概念只具其形,因此,必须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其本质特点,确定可定制的流程,在通用成熟的管理平台上进行定制研发,才能真正将构型控制的重要理念落实下来。
1 飞机构型管理目标及其实施特点
构型管理是建立和维护飞机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所要求的性能、功能和物理属性以及设计和操作信息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按照客户合同和最初定义的要求,确定某架飞机上最终安装哪些零组件,同时通过严格的更改过程控制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合同和设计所规定的状态。
因此,构型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如下明显的特点:
(1)相对独立性
构型管理的管理对象是构型项 CI(Configuration Item),其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具有模块化、结构化特征,构型项边界相对明确稳定,变化主要发生在其内部,因此在研制过程各阶段管控任务明确,具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
(2)任务重用性
从项目控制的角度来讲,我们关心的主要是构型项,其设计和控制具有重用性。同系列型号之间构型设计可重用,不同系列型号之间构型项在微小修改下也可达到重用状态。
(3)功能关键性
构型项一般是使用环境复杂、功能和物理特性关键的产品或零部件,也可能是采用新技术进行全新设计和研制的产品,它们在整个产品的研制进程中,占有非常关键的地位。
(4)结构整体性
构型项的选择可以按照产品结构的层次关系进行选择,由一个或多个零部件的集合组成,和产品结构一样也可以表示成分层的树状结构,形成CI树。在管理上具有整体性,单项的构型项控制不能反映飞机产品的整体效能,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宏观上设计、微观上控制。
飞机构型管理是型号研制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但实施过程往往因为没有较好的管理环境,又受到多方面的制约,短期效果不明显。而借助项目管理的技术成果,将构型管理环节纳入项目管理过程,强调项目节点的验收,可以有效地提高构型管理水平。
2 项目管理中的构型管理
由于事前的管理和计划是有效实施构型管理的关键,因此项目管理生命周期中构型部分包含了构型管理过程的一个概览,构型管理过程与项目管理过程具有对应关系。因此,整个构型管理活动适用于项目所有阶段,例如计划、工程实施以及性能测定。每个里程碑处都对应事先计划的构型控制模板,对于每个生命周期阶段,构型管理目标与该阶段的项目目标一致,且构型管理活动支持这些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每个阶段要明确构型控制的目标以及相应的风险,建立评定目标完成和促进过程完善的评测机制。为了与项目管理相配合,需要事先定义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以及完成任务所需的交互接口和支持信息,并明确相关时间节点,如图1所示。
构型管理的主要任务为构型标识、构型控制、构型纪实和构型审核,与项目过程管理紧密联系,控制工程数据、过程数据单源性,维护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使用模式,保持数据在全生命周期内的一致性。

图1 项目管理生命周期中构型管理过程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