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明珞装备:致力非标产品标准化、智能化,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2019-08-02e-works 杨培

5322阅
随着自动化市场竞争程度的全面加剧,作为掌握特定领域行业知识和为下游制造企业提供先进自动化解决方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在整个价值增值传递的过程中,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随着自动化市场竞争程度的全面加剧,作为掌握特定领域行业知识和为下游制造企业提供先进自动化解决方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在整个价值增值传递的过程中,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然而,有这么一家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仅用了10年时间就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发展到如今在国际汽车装备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它就是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珞装备”)。

    明珞装备成立于2008年,在过去十年里,通过坚持自主创新,聚焦核心业务,在汽车装备领域走出了一条从集成商到集成商+产品化,再到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成长之路,如今已成为华南区域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专业汽车高端制造装备供应商。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姚维兵

图1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姚维兵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建设智能工厂、推进智能制造的背景下,自动化系统集成行业的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明珞装备在自动化系统集成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发展路径,e-works专访了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姚维兵先生。

    记者:当前,建设智能工厂,推进智能制造为大势所趋。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在建设智能工厂、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的作用与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姚维兵:制造业面临着制造成本上升,制造需求不确定,客户选择多样化,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自动化系统集成商更多的是承担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作用,为制造企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体系。通过提供高投资回报、短回收周期的柔性、智能、高效、可靠且便于维修的制造解决方案,帮助制造企业应对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确保生产组织与人员的稳定性,降低生产管理出现不确定性以及产品经常变更的风险,尤其是满足生产订单不确定情况下的柔性化生产。这也为自动化系统集成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在智能工厂项目实施过程中重点需要解决哪些难点问题?为什么目前能提供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商比较少?

    姚维兵:首先,自动化系统集成最大的难点问题,就是需要针对某个细分行业进行一整套体系的研发。原来自动化系统集成商主要集中于汽车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汽车行业的系统集成已经比较成熟。然而,对于其他行业,由于以前的成功案例比较少,目前大部分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可能会在工作站或者诸如打磨等工艺上会有局部性突破,但想要提供柔性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还有很大的瓶颈。

    其次,自动化系统集成还需要综合考虑投入回报比,以及技术、制造解决方案的成熟程度;成熟程度则基于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工艺上的突破。比如,汽车的总装到现在也不能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主要还是因为当前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这样系统集成的意义就并不大。虽然绝大多数制造企业都需要实现智能化,但当前自动化集成商的研发投入与成本以及市场总的需求可能还不太满足。

    记者:目前来看,国内智能工厂自动化集成商数量众多,但企业规模普遍都较小,您认为智能工厂自动化集成商在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姚维兵:首先,它最大的原因就是系统集成是非标的,即非标自动化;非标自动化就是它没有重复性订单。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就如研发企业一样,每做一个系统集成项目就相当于做一次研发。生产制造汽车、家电等标准化产品的企业,它的规模可以做得很大,但研发企业却很难做大,所以自动化集成商的企业规模做不大是常态。当然,也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有可能企业规模越大,随之带来的管理风险,以及非标项目工艺需求的不统一、资金与人才压力等各种因素的叠加,其抗风险的能力反而越差。

    第二,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做不大的原因还在于缺乏差异化竞争力。如果本身规模比较小,没有形成技术壁垒或者技术壁垒不够高,加之市场竞争也很充分,自动化系统集成商也做不大。另外,现在有很多自动化系统集成商是做项目贸易型的系统集成,主要以贸易加项目管理的形式,对整个系统集成的工艺技术,以及项目各个工艺上的技术打磨、标准化是不足的,不仅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而且在企业发展上也面临比较大的风险。任何一个产业都面临着爆发式的发展之后的优胜劣汰,系统集成无序竞争的时候就会面临洗牌。排除行业以及市场因素,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可能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还是自身是否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问题。

    第三、自动化系统集成商面临着上游设备供应商与下游终端制造企业的挤压,特别是在面对强势或者大型的设备供应商或者终端企业时,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在其间的议价能力会因为话语权的不对等而更显薄弱。加之回款的风险、项目能否成功验收的风险,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都会导致系统集成很难做。此外,自动化系统集成商还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比如数字化的集成等。

    记者:不少自动化系统集成商通过多种资本运作方式增强融资能力,谋求企业发展,比如最近科创板过会的天准科技、利元亨等,我们同时也关注到明珞装备也一直有筹备上市的计划,那么,通过资本运作、上市融资是不是实现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呢?

    姚维兵:明珞装备一直在筹备上市,通过进入资本市场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实际上资本并没有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它只是延续了企业的生命,能让自动化系统集成商获得一定的资金与资源,去争取更多的自动化系统集成项目。然而,项目都是基于竞争价值而言。如果自身没有差异化竞争力,那么争取的项目越多,亏得反而会越多,所以最核心的还是要打造自身差异化的竞争力。

    当然,我认为通过资本手段进行并购,也不是可持续的发展。对于自动化系统集成商而言,最根本的、可持续的发展,还是在于提高解决方案的可靠性、降低成本、缩短交货期以及提升品牌口碑。

    记者:如今,不少自动化系统集成商开始向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商或者智能数字化产品/系统供应商转型,您认为这是自动化系统集成商未来的发展趋势吗?

    姚维兵:制造业在转型,消费业在转型,当然自动化系统集成商也得转型。转型的目的实质是为了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它们从系统集成变成产品,产品变成整套的智能服务,这个过程中肯定是一个趋势。谁转型成功了,谁就具有差异化竞争力;没转型成功的或者扛不住压力的,也就会不存在了。

    向智能制造综合服务商或者智能数字化产品/系统供应商转型,这肯定是未来的趋势。趋势就是,第一是实现产品化和标准化,通过标准化能够实现产品;第二是通过智能化实现更有价值的产品(解决方案),比如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效率更高等。

    任何一个系统集成都是由硬件设备加控制软件构成一个智能产线的解决方案。明珞装备的自动化系统集成主要针对离散制造行业,因此对它进行了一个分解,即明珞装备是基于制造不同产品的制造工艺形成自己的制造标准,然后在制造标准下再形成标准化、智能化的硬件和软件产品。这其中又主要包括标准设备、控制系统、工艺机器人与工艺设备、以及机床等工装设备。

    每一个人都喊着转型,任何一个产业竞争都像考试一样,都会有好的学生和差的学生;从激烈竞争中活下来的,转型成功的就会越做越大,这就是行业洗牌的一个过程。

    记者:我们观察到明珞装备从汽车行业系统集成起家,如今也向一般工业领域的系统集成扩展和延伸,这是否也代表了整个自动化系统集成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呢?

    姚维兵:自动化系统集成应该还是要聚焦。明珞装备以前做过很多汽车零部件行业系统集成,比如保险杠、密封胶条、LED等很多很多项目,但后来慢慢聚焦到2-3个细分行业。

    系统集成最需要重点解决的是制造工艺的问题,制造工艺的不同会导致集成的设备、技术等的不同。进入新的行业领域进行系统集成,一定会有自己不熟悉的技术与工艺,需要针对性做一些复杂的研发,一方面研发失败的概率很大;另一方面,如果项目验收不了,也会随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现在,明珞装备反而是慢慢地要形成产业聚焦,主要以汽车行业集成为主,再加上一些机加工和装配。而且,未来的趋势也一定是聚焦到1-2个细分行业去做深做透,这样企业规模才能做大。

    记者:在自动化系统集成的过程中,自动化系统集成商由于能通过各类感知技术帮助制造企业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因此也逐步开始涉足工业互联网领域,对此您怎么看?

    姚维兵:明珞装备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早有布局和应用。工业互联网通过系统集成与数字化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物联网解决自动化设备维修的问题;二是解决产业集群也即供应链或者协同的问题。

    工业互联网不应是为了联网而联网,而应该是为了提高制造企业的投入回报率。因此,自动化系统集成商不能盲目地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更不能为了采集数据而采集数据,这样没有任何意义。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前提是,要把整个系统集成、智能制造业务做深做透,实现解决方案的标准化、技术的标准化以及硬件与软件产品的标准化。

    而且,虽然提供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未来的趋势,但是目前来看有点过热。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领域的“淘宝”,本质上会让产业更加聚焦,竞争也会更加激烈。未来,每一个行业甚至整个产业都只会存在1-2个工业互联网平台。

记者手记

    在与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姚维兵先生的采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多次提及的“非标产品标准化、智能化”以及“打造差异化竞争力”。当前,明珞装备正致力于非标的标准化与智能化、数字技术革命和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MISP)建设,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打造“制造业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数字化和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供应链资源协同平台”三位一体的智能制造服务体系,为制造业提供数字化平台与技术标准服务、运营维护支持服务以及产业金融服务,提供汽车白车身、汽车零部件、动力总成与新能源和一般工业四大领域的全面高效智能化解决方案。

    “明珞智能制造的本质是通过‘技术标准—硬件—软件—数据—服务’的创新,更智能地为客户创造价值和效率”,姚维兵在微信朋友圈里如是说。或许,这就是明珞装备能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而通过将非标定制化产品模块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打造具有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为自动化集成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自动化系统集成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责任编辑:程玥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