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苹果的全球化之路

2023-05-04那莹

5635阅
本案例研究了苹果的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成果,供中国本土企业实践时参考。
1.案例简介

       苹果公司将其原本在美国本土的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重塑,变成了设计主要在美国,部件制造在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欧洲以及其他地区,最后整机组装在中国大陆的全球化供应链。整条供应链共涉及到全球范围内247家供应商。这意味着苹果品牌的产品从“100%美国制造”变成了“10%美国制造”,同时使美国本土直接失去了2万多个工作机会。苹果的全球化生产方式被其他公司纷纷效仿,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警醒和美国海外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2.苹果品牌产品全球化生产引发的问题

       2.1 社会问题

       苹果公司的全球化生产充分利用了美国以外的自然资源和灵活、廉价劳动力,实现全球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其获得海外更为广阔经济市场的同时获得了丰厚利润的汇报。但苹果公司全球化生产背后更为深刻的内涵是经济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当代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在内的社会化再生产过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重构。

       随着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的扩展、谋求更大的利润,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了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重新配置。这使得发达国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业“空心化”问题,国内就业面临压力。

       发达国家增加了高附加值的就业岗位,吸引了来自全球范围内的高技能人才,但丧失的偏体力劳动的低附加值就业岗位,造成了大量低技能人员的失业;与此相反,发展中国家增加了低附加值就业岗位,使众多低技能人员的获得工作,而高技能人才却颇有流失。以苹果品牌产品为例,全球化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了劳动密集型生产工作,仅在美国国内保留了高附加值的设计工作。90%的制造工作在放在海外,这使得苹果品牌产品的制造商/供应商所在国家或地区拥有的低技能工人可以大量就业,美国本土技能较低的工人大量失业。而与此同时,为苹果公司服务的他国的高技能人才为获得高附加值的工作,必须进行跨国流动,到美国本土去工作。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不但制约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还制约着人们的政治生活。发达国家由于较早的完成了工业革命,占据了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成为了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者,不断在国际经济中获利。但,经济全球化亦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空前密切并全面的相互依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得到了提升。这使得改变了由少数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推动了世界进一步向多极化发展。

       2.2 企业经营问题

       当代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上、各类商品和生产要素依托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助力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和配置,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是指企业生产活动超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分工协作,根据各国生产要素优化组织生产流程的过程。贸易全球化,是指商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范围、规模和程度大幅度提高,各国各地区的内部市场日益成为全球统一市场组成部分的过程。金融全球化,是指货币资本在世界各国各地区自由流动,推动全球金融市场日趋开放、金融体系日趋融合的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进行跨国经营能够获得如下收益。第一,能够利用不同国家的商业机会,也能在全球范围内筹募资金;第二,较之局限在国内经营的企业易于取得自然资源和物质;第三,能够在生产产品和有效益的国家中设置生产设施而从中获利;第四,能够绕开本国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等政策和工会等组织,从全球劳动力资源储备中招聘更为优秀且更为廉价的员工。

       在美国这样一个社会里,评估最佳公司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盈利状况,管理人员切实而又符合众望的标准的是创造盈余。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是人们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资源和原材料以及最大的利益相关方满意度来实现群体目标。

       顾客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基于以上条件,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全球化生产,可以在重塑产品供应链的同时在全球内扩大顾客范围,进而实现以顾客为导向的价值链重塑,并借助价值链管理找到独特的管理和产品组合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和有竞争力的价格满足顾客的需求,从而使公司获益。苹果公司高管的对此行为的公开支持,即响应了客户需求,稳定了供应链,也为公司创造了大量的财务收益,这无疑是对公司极为有利的。例如,苹果公司iPhone的生产,乍看之下,表面是每部iPhone的美国本土化生产比海外生产仅多付出65美元的成本,相对数百美元的利润较少,但实质却是中国生产工厂的劳动力具备美国本土劳动力所不具备的的灵活、勤奋、技术等特性,而这些特性恰恰是使得中国工厂的交货时间快,生产时间短,能快速满足顾客需求的关键所在,何况同时还减少了平均每部iPhone成本。

       2.3 企业人力管理问题

       对于美国制造型企业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化经营是大多数企业所期待的,在多国进行经营可以使企业的销售额进行翻番,比只在国内经营明显的获得了更高的利润。但,如果管理者不仔细监管全球环境的变化,或者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时不仔细考虑具体的地域特性,那就可能只得到有限的全球成功。

       全球化经营中除了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之外,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外部环境挑战。第一,是贸易国家之间相互的经济依赖性增强,一国经济的波动可能会给进行贸易往来的其他国家造成影响;第二,是企业面临潜在的地域文化差异,例如:历史,宗教和价值观等。

       以上外部环境挑战又引发了企业内部对于全球劳动力管理的挑战。第一,跨文化的工作团队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团队成员之间可能因为工作方式、薪酬差异和语言障碍而产生冲突;第二,在一个国家或地域合适的工作有效方式,对于其他地区而言,可能并非是合适的方式。

       企业如果想处理好全球化劳动力管理的问题,让企业员工更加灵活和勤奋的工作,使用以下几种方式可能是合适的。

       a.组织。塑造积极的组织文化环境,雇佣与企业价值观一直的员工,并在决定是否录用某个人时,努力理解并尊重员工个体独特的特征属性,不以个人的个体特征来评定他人,而是只考量个体的能力,并使个人知道如何以公平而个性化的方式帮助组织取得更好的绩效。

       b.群体。打造有效的团队,在有效的团队中,成员们认同共同的目标和计划,相信本团队的能力。无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他们对员工的工作都有自己的认知,双方在这一认知的一致性会影响管理者对员工的有效评价。因此要确保员工完全理解自己的工作角色,并认同共同的目标和计划,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评估他们的绩效,并为公司创造贡献。

       c.个体。根据企业所在国家的文化及组织的标准来调整公司整体的决策方式,确保决策与组织文化相匹配。并关注员工情绪,辨识情绪的合理性,尽可能多的塑造真实而积极的情绪,以便提升员工的有效决策、创造性和动机。

3.案例启示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历史机遇期。在此时期,中国亦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了区域和全球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并形成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新的经济格局中,外国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投资发展的同时,中国本土企业也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在他国进行经营。值此之际,正是我国企业研究西方跨国公司的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成果,并加以本土化实践之时。
责任编辑:程玥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