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2023年度中国智能制造最佳应用实践奖”参评案例。本次活动将评选出2023年度,为中国智能制造领域带来突出效益的最佳实践工程,全面介绍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步骤、重点与难点、获得效益等,分享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供广大制造业行业企业学习供鉴。
一、企业简介
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乘用车)是由广汽集团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于2008年7月21日成立,主要致力于生产销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传祺品牌整车。围绕品牌高质量发展理念,广汽传祺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行业发展新机遇,打造高品质产品,走出了一条“品牌引领、品质驱动,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广汽传祺分别在广州、杭州、新疆、宜昌设立工厂,形成了覆盖珠三角、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整体发展格局,覆盖全国的广汽大自主生产基地已基本完成布局。

图1 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设立的工厂
近年来,广汽传祺不断加速品牌国际化,目前已成功在中东、东南亚、东欧、非洲、美洲五大板块30个国家落子布局,构建起全球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并在多个海外市场被誉为“Best Chinese Car Brand”。同时已设立俄罗斯子公司、北美销售公司和广乘国际有限公司,稳步推进传祺品牌国际化进程。放眼未来,广汽传祺将延续传承、心怀天下,做世界级品牌、全球化企业,承担起优秀企业公民的责任,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愉悦的移动生活。
二、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现状
“匠于心 品于行”,广汽集团始终坚持“人为本、信为道,创为先”的企业理念,努力成为客户信赖、员工幸福、社会期待的世界一流企业,为人类美好移动生活持续创造价值。通过发展广汽传祺,实现自主品牌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从2010年至2019年,广汽乘用车完成四地五工厂以及实现配套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包括广州一厂、广州二厂、杭州工厂、新疆工厂、宜昌工厂。其中,宜昌工厂以世界级行业高标准打造,实现了生产自动化、信息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智造生态化有机融合,是一座高效率、高质量、节能环保型的世界级智能制造标杆工厂。目前,广汽传祺的信息化建设已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销售和管控五大核心业务环节,满足快速扩充产能的需求,为提升产业价值和生产效率提供了坚实保障。
接下来,广汽传祺将继续坚持正向开发、坚持国际标准、坚持世界品质,秉承为“世界级品牌,全球化企业”的目标,以“科技向心·共赴传奇”为使命,在品质、安全等核心方面坚持“只做加法”,在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手段提升制造管理水平的同时,更注重融入精益制造的理念,将精益生产贯穿到所有生产环节中。
三、参评智能制造项目详细情况介绍
当前,广汽乘用车供应链业务数字化已基本覆盖,能满足日常业务需求,但在智能化平台建设、上下游业务协同等方面与行业标杆企业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广汽乘用车启动了供应链协同智能运营平台建设项目,通过建立统一的供应链协同智能运营平台,兼容广乘多工厂数据,拉通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参与方,如供应商、物流商等,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控库存情况和供应风险,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赋能。
1. 项目背景介绍
在国家战略层面,需要实现国家制造强国和两化融合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集团战略层面,广汽集团加速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加速器GDA战略落地。其中大供应链智能化,为四化两平台中的关键一环。依托国家与集团整体数字化转型战略,广汽乘用车承接启动大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 项目实施与应用情况详细介绍
广汽乘用车供应链协同智能运营平台的业务范围,涵盖了广州工厂的生管部门、制造部门、物流商和供应商等。该平台采用微服务架构进行设计和部署,使得各个模块能够独立地进行服务化开发,具备强大的扩展能力。此项目主要由移动供应链管理、库存风险可视化及预警系统、数据交换(EDI)平台以及数字化应用门户四大组成部分。这些部分相互协作,共同实现了广汽乘用车的供应链协同智能运营。
1)移动供应链
通过构建移动供应链平台,广汽乘用车实现了对供应链资源和动向的实时掌控,监控业务过程的完结和异常情况。该平台运用各种业务场景的数模分析,生成最优应对方案,并以任务形式下达给关联人员。业务人员在小程序端实时处理和关闭问题,从而解决了供应过程不透明、异常处理不及时以及决策过程凭经验等问题。移动供应链平台的建设使得供应链作业流程透明化,业务处理移动化,并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结论辅助用户做出智能决策。同时,该平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闭环,打通了供应链各业务链条的数据壁垒,实现了上下游任务和异常数据的实时联动,进一步监控供应链业务执行水平和风险情况。

图2 移动供应链架构

图3 移动供应链实施效果
2)库存风险可视化及预警
通过构造库存风险可视化及预警系统,广汽乘用车拉通供应商、物流商等数据,解决了供应管理员线下收集库存等供应数据的繁琐工作,并实现了对库存的跟踪追溯和对比;实现了与上游供应商、物流商、中转仓的库存数据共享互通及业务协同。这不仅提高了供应链的管控能力,还实现了库存风险的多维度、多平台可视及预警,从而提前预判库存风险,减少人工收集和计算库存风险的成本。

图4 库存风险可视化及预警系统功能架构

图5 库存风险可视化及预警的实施效果
3)数据交换(EDI)平台
数据交互平台聚焦与外部相关方数据共享,集成协议转换、加密、交换过程监控等,可以保证各系统之间数据的有效交换,减少功能调整对数据源系统和数据目标系统的影响,解决不同数据库、不同数据格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开发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实现供应链上下游订单、库存、收货等数据及时共享,提升数据共享的效率及安全性。

图6 数据交换(EDI)平台
通过建设数据交换平台,广汽乘用车形成统一与外部相关方进行数据共享的总线平台,可按多种标准化协议进行可视化配置接口“即插即用”,有效提高了供应链上下游数据共享的整体效率,降低了数据使用的壁垒及成本,同时通过多种安全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可控。


图7 数据交换(EDI)平台的实施效果
4)数字化应用门户
通过统一应用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权限分配和统一资讯上传下达,广汽乘用车实现了对各个应用系统的集中管理。这一举措解决了公司系统内外用户需要记录不同系统账号密码、权限分散难以管理等问题,提高了系统登录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通过集成供应链相关的系统和应用到一个统一的界面中,用户只需登录一次即可访问所有集成的应用,无需记住多个用户名和密码。这不仅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降低了IT成本,减少了潜在的安全风险,还增强了信息安全性,改善了用户体验。

图8 数字化应用门户系统应用架构

图9 数字化应用门户的实施效果
3. 效益分析
通过供应链协同智能运营平台的实施和应用,广汽乘用车获得了如下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