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ANSYS CEO Jim Cashman:分享最新产品研发流程仿真技术

--访ANSY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im Cashman

2011-08-08e-works王阳

996

    2011年5月25日,ANSYS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CEO) Jim Cashman首次来华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为中国CAE用户带来最新的ANSYS技术发展。e-works记者借此机会采访了ANSYS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CEO) Jim Cashman,ANSYS亚太区总裁HanskurtLubberstedt和ANSYS中国区总经理邱春雷先生参与了采访。

ANSYS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CEO) Jim Cashman
 

ANSYS,综合型工程仿真解决方案供应商

在ANSYS发展历程中,ANSYS一方面通过自身的技术累积,另一方面通过不断的收购并购,发展壮大着以提供集成化综合性的工程仿真解决方案产品组合。ANSYS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CEO) Jim Cashma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陆续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先进工程仿真不断增长的需求之外,ANSYS还不断强化其核心的多物理场分析工具(包括 ANSYS Multiphysics、ANSYS Mechnical和ANSYS Structural 解决方案等)。同时,ANSYS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性收购,进而使其能够为多个工程专业提供业界领先技术。”

Jim Cashman在盘点ANSYS一系列收购过程时介绍:ANSYS 于 2000 年收购了 ICEM CFD Engineering 公司及其 ICEM CFD 预处理(网格)和后处理(可视化)工具。后于 2001 年又收购了 CADOE S.A.公司及其DesignXplorer工具,该工具可以对工程仿真的后处理结果进行先进且高效的检测。2003 年,ANSYS 从 AEA Technology PLC 公司手中买下了其业界领先的流体力学工具——CFX。随后,在 2005 年公司又收购了 Century Dynamics 公司及其专门用于显式分析(比如建立爆炸的模型)的 AUTODYN CFD 工具。同年,ANSYS 还收购了 Harvard Thermal 股份有限公司,并获得了用于电子冷却分析的 TASPCB 和 PTD 工具。

2006 年,ANSYS 并购一家为专业用户和设计工程师提供 CFD 仿真软件的供应商 Fluent。Fluent 的加入不仅大幅扩大了 ANSYS 的客户群,更增强了其现已具备的 CFD 产能,进而让ANSYS在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深度达到不可比拟的水平。收购 Fluent 后,ANSYS 获得了专家级 FLUENT 工具和 FLUENT for CATIA V5,一种完全嵌入在 CATIA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环境中的解决方案。

2008 年前后,ANSYS 收购了一家业界领先的高性能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软件开发商Ansoft公司(Ansoft报道请见:http://www.e-works.net.cn/interview/leader_324.htm),拥有了一整套用于移动通信、互联网服务、宽带联网组件系统、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和机电系统高性能电子设计仿真的产品。这次成功收购使得 ANSYS 能够解决机电行业不断融合的问题,以满足整个行业的各个领域的需求。

现在,ANSYS 的这套工程仿真工具是一个超越 FEA 和 CFD 而囊括互操作结构、流体流动、热力、电磁以及相关技术等的成套解决方案。由此,ANSYS的产品能够执行综合性的多物理场分析,这对高保真的现实状况仿真而言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与 ANSYS Workbench 环境(一种能够集成各个组件的高度适应性架构)配合使用,这些功能能将 ANSYS 打造成为业界领先的工程仿真供应商。
 

ANSYS 13.0,集成统一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平台

Jim Cashman说:“为顺应企业对工程仿真技术更加深入的理解和需求,ANSYS 于 2011年初推出了ANSYS工程仿真软件第 13 版的最新版本。”ANSYS每两年一次大版本的更新,为用户提供了集成、统一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平台。

ANSYS 13.0软件套件是目前市场上最全面的工程仿真解决方案,可在完整、高度可用的虚拟环境中快速设计产品与验证。该环境能采集复杂的耦合物理现象,可让人们充分信任产品设计。工程师可使用 ANSYS13.0 达到前所未有的技术深度与广度,以压缩其设计流程,并以低成本的方式快速开发创新产品,同时还能减少在物理原型开发与测试上所花的时间和费用。

同时,ANSYS 提供的 Smart Engineering Simulation解决方案使工程师能大幅缩减设计与分析周期、跨多物理场场进行参数研究与设计优化、提高虚拟原型的准确度与完整性,并能采集和重复使用仿真流程与数据。用户可通过 ANSYS Workbench 平台与仿真技术进行沟通和互动,该平台旨在提高仿真流程的效率。ANSYS Workbench 平台具备与 CAD 的双向连接能力、自动的项目级更新、参数化管理及集成的优化工具等优势,可实现前所未有的工作效率。

Jim Cashman举例说:“用户可在 ANSYS DesignModeler中创建几何图形,然后在 ANSYS 的流体流动与结构套件中分别运行流体流动与机械仿真。如果没有这项集成功能,则需要为分析单独创建用于 CFD 和 FEA 仿真的几何图形,这样不仅会延长整个流程,而且很容易出错,因两个几何图形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通过迭代解出流体与机械仿真的结果后,ANSYS Workbench 就能同步显示后处理的结果,以便用户清晰地了解结构与流体物理间的相互作用。”

ANSYS Workbench 平台还提供参数管理功能。例如,一位工程师在 ANSYS 软件中进行仿真得到的参数和结果,随后就可以作为另一位工程师研究机械仿真的基础。在ANSYS Workbench中仿真得到的数据,可以实现统一的参数单位,无需转换就可以将数据传送并导入ANSYS其他产品中进行应用。
 

注重中国市场,ANSYS技术成为驱动产品创新引擎

随着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公司从产品研发阶段即采用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技术手段增强市场竞争力。因为大部分产品的附加值都产生于设计阶段,中国在注重产品设计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具有行业领导者地位的公司已采取、部署并加强了工程仿真技术的应用,以应对市场在产品完整性、创新、工程成本管理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挑战。

Jim Cashman表示:“作为CAE市场的领导者,ANSYS是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将三大物理学(流体(CFD, FLUENT 和CFX)、结构(ANSYS机械)、电磁(ANSOFT))集中于单一环境中的公司。截至2011年,《财富》全球 500 强企业中的工业企业前百强中的 97 家在使用 ANSYS 产品。这反映出了ANSYS在工程仿真领域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

如今,工程仿真技术已经迅速延伸至各行业,如航空、汽车、能源、电子,甚至医疗保健、建筑和消费品等。大量的工业界实践证实应用工程仿真技术已经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在当前产品日渐复杂的趋势下,如果无法通过优化的仿真技术来模拟和测试产品的数字化样机,新产品将缺乏创新的源动力。

借助ANSYS突出的技术优势,一些有远见的公司已将工程仿真技术推到了新的高度,它们认识到工程仿真技术可以带来的巨大战略利益,通过大规模仿真应用,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ANSYS中国区总经理邱春雷表示,“ANSYS提供的工程仿真技术在中国企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基础,但对于中国大部分的企业来说,CAE技术依然是阳春白雪。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借助工程仿真技术缩短产品研发时间并削减成本不再是可选项,而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ANSYS开始逐年重视中国这个新兴的CAE市场,并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技术和服务支持,为中国客户提供最新的工程仿真技术。”

Jim Cashman认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这些工程师在各项重大科技成果中展现了他们的才能,中国已经具备了在创新性设计和优化的仿真应用领域成为领导者所必需的一切条件。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工程仿真技术在中国本土的快速增长见证了这一自然而然的变革。
 

后记:

Jim Cashman自1997年加入ANSYS公司并担任高级营运副总裁,并于2000 年成为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十年间,带领ANSYS公司很好地履行着“仿真驱动产品开发 (Simulation Driven Product Development (SDPD))”的理念,为制造企业提供全面的仿真分析解决方案。而此次以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到访中国,证明了中国市场在ANSYS的发展版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Jim Cashman同时表示,ANSYS将持续加大软件产品研发投入,聚焦多物理场领域,发展Workbench平台,使得不同软件在该平台上实现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

左起:ANSYS首席执行官Jim CashmanANSYS亚太区总裁HanskurtLubberstedtANSYS中国区总经理邱春雷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