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论道绿色智能制造,共话工业未来

2020-08-12e-works 王阳

3157阅
专家论道后疫情时代的工业数字化之路、新工业革命与未来制造的发展趋势、新技术应用,以及疫情下企业的数字化实践。
    主题为“创赢·数字化未来”的施耐德电气2020年创新峰会上,作为演讲嘉宾的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庞邢健、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发展部中国区负责人熊宜、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副总裁倪军、PLCopen中国组织名誉主席彭瑜、优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郭朝晖等嘉宾,分别就后疫情时代的工业数字化之路、新工业革命与未来制造的发展趋势、新技术应用,以及疫情下企业的数字化实践等话题进行了分享。
    创新峰会期间,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负责人Peter Herewck (何维克)接受e-works记者采访指出,新冠疫情正在加速某些趋势,比如企业对业务韧性、可持续性的追求,而施耐德电气正在利用自身的经验,帮助客户推动更加深入的数字化。
何维克:疫时危与机,施耐德电气的应对之道
    
何维克坦言,被卷入危机的过程和走出危机的过程同样充满挑战。从全球角度来说,施耐德电气的供应链有很强的韧性,他告诉记者,“以中国市场为例,我们在武汉有工厂和配送中心,所以我们早早得知疫情发展,并且迅速反应。作为一个全球公司,公司内部区域之间的紧密联系也非常重要。就在几天前,Gartner的一份关于供应链的年度报告中,施耐德电气排在全球前五,在欧洲位列榜首。”
     疫情期间,施耐德电气凭借紧密的联系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在施耐德电气办公室和工厂中大量使用的数字化工具,非常有力地帮助其供应链走出困境。
    同时,何维克强调了在新基建背景下施耐德电气加码投资中国的决心。
    目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已取得长足进展。从2016年到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长达20%,“新基建”提速和疫情影响有望加速中国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
    在何维克看来,中国市场有非常强的数字化需求。他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主要源自三点:首先,中国仍是最大的制造业市场和工业市场,同时中国正在进行大量的技术创新;其次,中国的投资环境仍然非常吸引人;此外,中国“新基建”计划的提出和推进,对数字经济的强调,让投资者充满信心。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数字化基础平台。在此背景下,施耐德电气将发挥数字化专长,助力中国产业实现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何维克指出,“不管是Modicon, Foxboro和Triconex系统,还是施耐德电气和AVEVA合作的软件,我们的任务就是在统一的数字化基础平台上创建应用。我们的EcoStruxure架构可以构建在这样一个数字化基础平台,帮助客户利用各种应用实现绿色智能制造。”
庞邢健:以绿色智能制造“五化合一”提升工业“韧性、效率、可持续”三大能力
    2020年,疫情导致全球经济、生活一度停摆,工业领域客户运营面对“韧性、效率以及可持续”三大问题。面对这些挑战,“数字化”是唯一出路。

施耐德电气

   在庞邢健看来,无论是离散,还是流程工业都应该做到四维融合,即从能源和自动化融合、从终端到云端垂直维度的整合、全生命周期数据的融合,以及从厂级管理到企业级集团级的管理的维度实现数据打通。对工业客户而言,要实现“四维融合”,施耐德电气绿色智能制造将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运营技术、数据技术、能源技术和通讯技术,融会贯通,并帮助工业客户实现生产和经营的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和网络化,即“五化合一”。
   工业流程的复杂性与工艺的繁复性决定着工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不能简单复制,需要“先医后药、小步快跑”来逐步实现。施耐德电气提供的“从咨询到落地”的绿色智能制造总体解决方案,通过顶层设计来推动各个子系统的规划和部署,进而实现从数字化到软硬件解决方案的有效落地
   截至目前,施耐德电气面向工业领域的基于物联网的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已历经几次迭代,未来,EcoStruxure架构与AVEVA软件的进一步融合,在企业全生命周期预测方面,施耐德电气能够为企业提供覆盖资产和运营两个生命周期的完整数字化孪生。EcoStruxure和AVEVA将贯穿企业的立项、设计、建设、运营与维护,为工业客户提供对资产生命周期以及运营生命周期的完整数字孪生,以集成软件和开放的架构,全面发挥数字双胞胎的效用,帮助企业应对复杂环境、排忧解难,实现能源和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
熊宜:企业数字化转型,做到顶层规划明思路、运营咨询见实效、一体化方案可落地
   当前智能制造发展势头正劲,工业互联网更是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更多的企业开始思考,应该如何做数字化转型。企业在智能制造转型之路上正面临战略层面要厘清转型概念,明确转型方向,统筹规划布局;在运营层面考量供应链,精益生产和能源管理等多重路径,还融合业务场景;技术层面要做到多层技术融合、一体化落地方案等多层挑战。
   针对这三层挑战,施耐德电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绿色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打通规划、运营和系统三层架构。
   在战略级,采用数字化转型顶层规划“七步曲”,具体说来,先梳理业务架构,这里既要覆盖全价值链的生产环节,也要包括相应的辅助环节,找出业务痛点,再有针对性地规划提升组织架构效率,然后逐步向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深化,再打造生态体系,最终制定完整、可落地的数字化转型路线图。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帮助企业理清思路、明晰方向、找准转型后的定位、有序建设数字化体系;
   在运营级,可以通过供应链咨询打通全价值链通过精益生产咨询实现优化通过能源管理咨询以及对制造环节的管控,实现绿色制造
   在技术级,通过施耐德电气的技术级咨询,驱动创新需求与先进技术的相互“赋能”。
   凭借在顶层规划明思路、运营咨询见实效、一体化方案可落地,能够助力企业明晰方向、找准定位,实现有续建设。

施耐德电气

倪军:智能制造时代下,锂电池制造的机遇与挑战
   智能制造时代,对于工业企业而言,除质量、成本、柔性和效率之外,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抗干扰的能力,以及重构可重复利用资源的能力都需要大大提升。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工业企业发展迎来非常好的契机,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到底未来智能制造是什么样的一个制造体系?
   首先,在我们传统的质量、成本、柔性和效率之外,要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抗各种干扰的能力,以及可重构可重复利用的能力要极大提升。
   第二,主要生产设备应具有自我感知、自我适应、自我补偿,以及对生产环境的自我调整的能力。
   第三个,我们主要的设备,应具备预测性的自动的问题追溯,以及达到零缺陷的能力。
   如何快速处理海量数据,并对企业的决策进行优化,是工业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也因此,智能分析能力在智能制造时代对企业而言非常重要。智能分析包括基于物理机理的分析,以数据驱动为统计模型的分析等。但最终目的都是要提升制造体系的可靠性和良品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宁德时代所在的锂电池制造领域,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对制造过程有极高的质量一致性要求,复杂的工艺路线,大量的自动化设备之间的交互、兼容、协同,对工艺的控制的高精度要求,以及对产生大量的数据的智能处理等挑战。实际上我们把数据分成从人、机、具、料、法、环、能等七大方面来综合考虑数据的挖掘。
   施耐德电气拥有全球最成熟的专业的绿色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其拥有数家代表工业4.0标准的灯塔工厂。借助于施耐德电气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领域的优势,与锂电池的生产结合,贯穿从前工序到后模组包等整体的系列应用,这一市场将非常有潜力。另外,施耐德电气在制造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上的经验丰富,对宁德时代打造未来锂电池生产制造的数字化将有巨大助力。
彭瑜:全开放、互操作的自动化系统才是工业自动化的出路
    当下,软件技术推动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采用云计算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正成为工业自动化中的主流。工业自动化的用户有三重需求:以太网一网到底,彻底摆脱DCS和PLC硬件和软件捆绑的局面,完善描述现场设备的信息模型。
   从70年代DCS和PLC出现开始,其软件跟硬件捆绑的状态就没有改变。随着设备的老旧以及生产复杂性的提升,IT技术的飞跃发展,打破软件跟硬件的捆绑,使企业能够灵活构架和升级自动化系统,正是流程工业最终用户的迫切需要。
   比如在OPA(Open Process Automation)框架下,重新定义DCS和PLC,以分布式控制节点DCN执行确定性的控制任务,以基于开放标准的虚拟系统运行HMI、SCADA,以及APC、MES 的功能。除此而外还有NAMUR的NOA技术路线。但无论以何种形式实现全开放、互操作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其共同点都需要建立现场设备的信息模型。制定统一的标准至关重要。
2020年OPAS将要发布关于组态的可移植性标准,运用国际工业标准IEC 61499(该准基于IEC 61131-3标准的功能构建,定义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的通用模型),以功能块构建的事件驱动型任务为特征。为建立开放、互操作的自动化系统奠定了基础。
   此外,随着“新基建”渐入佳境,包括5G、人工智能,还有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对于工业自动化而言,IT技术一定要通过工业技术的“内因”才能够起作用。比如在流程工业的技术发展上,只有通过工业自动化技术人员的开发才能使IT技术完美体现。
郭朝晖:管理和控制有机的融合是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
    很多人总认为中国的制造业不发达是因为技术不发达,其实大家往往忽略了一个比技术更加重要的问题,这就是管理上的问题。管理问题又往往是看不到的,是制约中国企业“由大到强”的一个最本质的因素之一。
   工业互联网的一个本质性的作用就是重构“管理和控制”之间的关系。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改如何进行?首先要看得见,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数字化的办法能够知道工厂里发生了什么。第二、可追溯,所有的对质量有高要求的企业都有可追溯的需求。可追溯其实是有能级的差别,在数字化背景底下可追溯的能力大大提升了。第三,透明化,所谓的透明化就是把数据当中的内涵提取出来,告诉管理者正在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第四、智能化,由“人找数”变成“数找人”。
   智能化是通过持续改进来实现的。持续改进就是不断的把人的知识沉淀在计算机里面去,在做沉淀的过程当中,需要把琐碎的知识要友好的管理,这就需要工业互联网平台。
   我们推进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重新定义管控之间的界面,就是重构人和机器的界面。其中的灵活性是通过机器和人共同来加以实现的,要解决人和机器的矛盾。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把大量的人的决策的东西放起来、存起来,有效的管理起来,而做到有效的管理我需要一个工具,这个工具就是平台,是我们新一代的智能制造的工具
责任编辑:王阳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