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IMAC智能制造云课堂”第二期第5讲,解读平行智能制造

2020-09-02e-works 李璐

1388阅

    2020年8月30日,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IMAC)组织的“IMAC智能制造云课堂”第二期第5讲热烈播出。本期讲堂邀请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监事长王飞跃教授作《平行智能制造:从ACP数字孪生到6S社会制造》的讲座。本期课程受到观众热情广泛的关注,累计观看近4000人次。

王飞跃教授作《平行智能制造:从ACP数字孪生到6S社会制造》的讲座

王飞跃教授作《平行智能制造:从ACP数字孪生到6S社会制造》的讲座

    王飞跃教授从人工智能的简史开始谈起,梳理了人工智能发展历史阶段上重要人物及他们的成就。他指出人工智能是从逻辑智能向计算智能发展,将走向平行智能。平行智能是跨越认知鸿沟的桥梁,依靠人工系统,将小数据发展为大数据,大数据发展为小智能,以万变应不变,这样就将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变为一个边界聚焦收敛的平行系统。

平行智能:跨越认知鸿沟的桥梁

平行智能:跨越认知鸿沟的桥梁

    平行智能的核心是孪生,与传统的数字孪生(Digital Twin)不一样,平行智能是双孪生(Double Twin),一个实际制造系统对应三个孪生对象,分别是制造的描述智能、制造的预测智能和制造的引导智能。

平行制造的总体框架

平行制造的总体框架

    平行制造实现需要平行智能,首先是描述智能——通过软件定义工厂实现,预测智能——通过计算实验工厂实现,引导智能——通过虚实互动工厂实现。这样才能实现“6S”智能社会制造,即物理世界的安全(Safety),网络空间的安全(Security),提供优势的服务(Service),考虑各种人性化的需求(Sensitivity),整个社会从知识体系、心理体系、物理体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Sustainability),最后实现智能(Smartness)。

平行制造的平行智能

平行制造的平行智能

    王教授指出人工系统决定企业实力,不久的未来,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和实力,很大程度上可能不取决其外在规模与资产的大小,而是由其伴生的人工系统,即软件定义的企业之规模和深度所决定的。

    最后,王教授介绍了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平行智能制造方面的成果,以及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平行智能制造方面的产业化应用。

    在问答交流环节,王教授就“知识自动化及工业互联网的关系、人工智能在伦理方面遵循的原则、人工智能是否可仅靠计算智能实现、知识自动化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开源情报如何合理合法收集使用、软件定义企业在文化产业的应用”等观众关注的问题作了一一解答,王教授学识渊博、思维严谨、见解深刻,为观众带来多重启发与思考,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本次讲座还特别邀请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秘书长、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导张俊作为嘉宾主持参加互动研讨。

张俊教授主持“IMAC智能制造云课堂”

张俊教授主持“IMAC智能制造云课堂”

    本次直播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本次讲座从哲学、数学等学科角度解读了人工智能及平行智能制造的发展,梳理了其中的隐藏关联,对数字孪生、知识自动化、软件定义制造等多个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对制造企业进行智能制造实践具有深刻的启发及意义,对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本周日(9月6日)19:00,“IMAC智能制造云课堂”的第二期第6讲将准时开讲,邀请到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轮值总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原副理事长胡郁作《由人工智能颠覆性创新带来的商业生态系统演变》的讲座,欢迎收看!

扫码观看

扫码观看

    电脑端观看地址:https://wx.vzan.com/live/LiveIntroduce-1322918249?v=1598930819095&fr=

责任编辑:程玥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