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3日下午,e-works第二届日本智能工厂考察团参观了富士通岛根工厂。富士通岛根工厂是富士通的笔基本电脑生产基地。富士通产业事业本部,海外销售统括部,中国汽车行业销售总监马瑞存热情接待了考察团一行。
富士通株式会社(Fujitsu)Fujitsu成立于1935年,是亚洲最大,世界排名第五的ICT供应商,产品从基础设备到最终使用者,包括电子器件解决方案,泛在解决方及相关技术解记方案,产品涵盖计算机、半导体、中间件,提供大数据、智能制造和众多行业解决方案。2017年12月13日下午,e-works第二届日本智能工厂考察团参观了富士通岛根工厂。富士通岛根工厂是富士通的笔基本电脑生产基地。富士通产业事业本部,海外销售统括部,中国汽车行业销售总监马瑞存热情接待了考察团一行。

图1 考察团到访富士通岛根工厂
考察团首先参观了富士通岛根工厂的大厅。大厅内展示了富士通岛根工厂的发展历史,陈列着一系列富士通的笔记本电脑产品。

图2 了解富士通岛根工厂的发展

图3 产品及技术展示
其中一款笔记本电脑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这款13.3寸的笔记本电脑重量仅761g,是目前全球最轻的13.3寸笔记本。

图4 世界上最轻的13.3寸笔记本电脑
马存瑞总监为考察团一行介绍了岛根富士通的基本情况。岛根富士通成立于1989年,自1990年开始量产,初期被定位生产富士通集团个人电脑产品生产点,生产当时的台式电脑主力产品“FM Towns”;1995年6月起,从专门生产台式电脑转变为专门生产笔记本电脑的专业工厂。目前,岛根富士通是日本国内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2003年富士通累计生产了1000万台笔记本电脑,2008年这一数据达到2000万台,2013年已达到3000万台。
富士通岛根工厂占地14万平方米,目前共有1100名员工,虽然与国内很多笔记本生产厂家相比,规模算不上很大,但其高效的集成化运营整合了从设计到制造、组装和定制的全部过程。工厂生产应用了很多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了多种产品混流生产。

图5 马存瑞总监为考察团介绍岛根富士通的基本情况
在换上了全套的工作服后,考察团参观了生产现场。
一楼是PCB板生产车间,PCB板在产线上进行切割、测试、分类、安装部件等等工序,其生产几乎全自动化,仅有少数人工,据介绍,PCB的产线上平均四条线配备3名人工。由于生产现场不允许拍照,以下照片都来源于富士通宣传视频或互联网。

图6 PCB生产线(图片来源于富士通岛根工厂宣传视频)
产线旁放置着锡膏等物料,这些物料装在一个类似自动贩卖机的柜子里,工人扫描工单就可以领料。钢网等物料也放置在线边仓并保证了环境的温湿度。贴片机的物料像“胶卷”一样,按照每种物料的需求量齐套供应,成组替换。

图7 贴片机(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二楼主要完成物料供给、组装、试验、外观检查、包装等工序。一进入二楼,首先看到的是部品区,部品区存放着半天生产所需用量的物料。物料配送有一个专门的小车,车上有屏幕提示取货的要求。配货人员手臂上有一个可穿戴设备,扫描后,系统会显示配料信息,存放区域等,确保准确配货。
在产线上,组装环节由工人与各类机器人协同操作,紧固螺丝、安装电池等单一重复的工作都交由机器人完成。产线工人将半成品交给机器人,待机器人完成工作后再放回产线。各道工序人与机器人紧密协作,按照节拍生产。
现场应用了现场安灯系统,某个工位出现问题,会立即报警,产线负责人立即到工位进行处理。
现场看板显示了每条产线的运转情况,用红黄绿等颜色表示停线、有问题、OK等状态。看板上还显示了生产计划、生产实绩、工人呼出次数、产线停止次数时间等信息。通过可视化管理,工人和管理人员可以看到每件产品的生产过程。

图8 二楼的组装线
在生产线上组装的产品在包装前需要进行功能测试。通过机器和手工实施严格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则送至修理流程,然后进行诊断、分析和修理,再次测试,如果未发现问题,则作为正常产品装运。对于修理流程中的修理品,也实现了可视化管理,其位置、保留时间和装运最终期限等信息能够实时地集中化和可视化。
此外,岛根富士通工厂还非常注重基于DFM(面向制造的设计)理念,如便携电脑主板上没有需要插装的电子元件,简化了制造工艺和工装。PCB产线的自动化及少人化、组装线的人机协作、对物料精准的管控以支撑混线生产、安灯系统等等都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