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从1.0到4.0,管理体系的迭代(一):英国工业化与古典管理体系

2018-10-24解光伟

2845阅
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工业化进程一般被是三方面因素促成的:一、“光荣革命”胜利带来的国内资本主义制度;二、英法七年战争胜利带来的全球殖民贸易市场;三、蒸汽机等先进生产机器的发明与应用。其实,促进英国工业化还有一条极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以工厂制度和劳动分工为核心的古典管理体系。古典管理是人类第一次通过系统性的组织和管理实现大幅度的生产效率提升。而反过来说,古典管理也促成了英国工业化的顺利完成,甚至可以完全媲美机器技术作为工业革命的两大支柱之一。
    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工业化进程一般被是三方面因素促成的:一、“光荣革命”胜利带来的国内资本主义制度;二、英法七年战争胜利带来的全球殖民贸易市场;三、蒸汽机等先进生产机器的发明与应用。其实,促进英国工业化还有一条极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以工厂制度和劳动分工为核心的古典管理体系。古典管理是人类第一次通过系统性的组织和管理实现大幅度的生产效率提升。而反过来说,古典管理也促成了英国工业化的顺利完成,甚至可以完全媲美机器技术作为工业革命的两大支柱之一。
 
光荣革命与七年战争
 
    1689年,英国议会在伦敦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废黜詹姆斯二世,由玛丽公主和威廉共同担任国王,统治英国。同时,会议还提出了限制国王权利的“权利法案”。这一场由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起的政变被称为没有流血冲突的“光荣革命”。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议会彻底从国王手里夺取了国家权利。英国从此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国家。“光荣革命”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英国的工商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756年开始,英国法国与展开了七年的全球霸主争夺战。在欧洲大陆,英国使用“大陆均势政策”,与普鲁士结盟,利用普鲁士制约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力量。在海外,英国利用其强大的海军实力先后在大西洋、美洲和印度等地战胜法国。1763年,英法签订《巴黎和约》,英法七年战争结束,英国成为最大的赢家,夺取了包括加拿大、美国东部、西非海岸和印度等法国大部分海外殖民地。
 
    “光荣革命”的胜利和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英法七年战争的胜利为英国奠定了世界大国的基础,也为英国经济贸易和工业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外部条件。
 
英国工业化
 
    在取得广阔的殖民地后,英国开始疯狂的资源掠夺和不平等贸易,这其中就包括对中国的鸦片贸易。大量的财富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流向英国,为英国的全国性大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追逐财富的积极性。
 
    不断增长的海外贸易,对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难以满足贸易需求。资本家和工场主为增加生产量绞尽了脑汁。此时只要能生产出来产品就一定能够卖得出去,卖出去就意味着财富的增长。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财富的吸引下,蒸汽机和新型纺织机等一系列技术和机器被发明出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1712年,英国人托马斯·纽卡门发明了第一台可广泛应用的蒸汽机,有效地解决了煤矿的排水问题。但纽卡门蒸汽机具有天生的缺陷,其对燃料的消耗量太大。因此,只有煤炭价格极为便宜的地方才有可能使用这种蒸汽机。为了改变蒸汽机的能效问题,詹姆斯·瓦特经过反复设计也验证之后,终于发明了分离式冷凝器,并于1768年设计制造出装有分离冷凝器的蒸汽机。这种冷却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蒸汽机的热量损失,耗煤量比已经改进后的纽卡门蒸汽机还要少50%。这使得蒸汽机的应用范围得到的巨大的延展。
 
    英国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点是机器的广泛应用。棉纺织业则是机器化生产最具代表性的行业。1764年,英国人哈格里夫斯经过不断地探索终于设计出一种新式纺纱机,即“珍妮机”。这种纺纱机将传统的竖直纺纱轮改为水平纺纱轮,这样在竖直方向就可以安装多个纺锭。哈格里夫斯经过3年的不断改进终于制造出一款精巧实用的珍妮机。于此同时,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利纺纱机。机器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
 
    随着需求的扩大,资本家们购买了更多的机器用于生产。这反过来使得机器制造者和发明者有了更多的资金用于机器的改良和再生产。而更多性能更好的机器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扩大了生产规模,资本家的财富得到进一步的增长。这样英国的工商业就进入了一个持续的良性循环。
 
    大规模生产制造对能源动力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煤炭、钢铁行业的发展。而更多产品的贸易流通又促进了火车轮船等运输行业的发展。最终使得英国成为一个纺织、煤炭、钢铁和运输业高度发展的工业化国家。到了1850年,英国的钢铁产量超过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50%,煤炭产量相当于世界总产量的60%,棉布产量也超过了世界总产量的一半。英国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9%;英国贸易总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22%。经过了近100年的工业发展,英国毫无疑问成为工业制造和世界经济的中心。英国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
 
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工厂制度
 
    随着英国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资本家们迫切地希望找到一种比手工工场效率更高的生产组织方式,工厂制度呼之欲出。
 
    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建立了英国第一个工厂,标志着工厂制度正式诞生。在随后的20年里,工厂制度在英国逐渐发展起来。到1788年,英国已经建立143家纺纱工厂。1840年英国工人的平均生产效率已经达到1770年时的20倍。
 
    工厂制度具有几个典型的特征。一是生产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二是人员众多,规模巨大;三是集中管理,制度严明;四是职业工人,专业分工。由专业的工人在专业的场所从事专业的工作,并通过专业的管理实现更大规模的生产活动。这便是工厂制度与的家庭手工生产方式的区别,也是其优势所在。工厂制度实现了两方面的成就:一是更高的生产效率;二是更大规模的生产活动。而正是工业化大生产最显著的特点。
 
    工厂制度所具有的巨大规模、专业分工和集中管理等优势必然会淘汰掉了落后的手工工场和家庭作坊,成为主流的生产组织方式。工厂制度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工业管理实践,它是一直被忽视的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人类第一次探索的新生产组织方式。工厂制度的意义重大,250年后的今天我们一直沿用阿克莱特的工厂制度,而且依然是主流的方式。工厂制度的成功建立和有效运行与劳动分工密不可分。
 
释放生产效率的劳动分工
 
    1776年,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出版了他的惊世之作《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劳动生产力的最大提高以及生产中所表现出的大部分技能、熟巧和判断力看来都是劳动分工的效果”。他用制造大头针为例说明劳动分工对于生产效率的重大影响。他指出一个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即使再努力也不可能在一天时间内制造出20枚大头针。但将制造大头针的生产过程分为18种不同的作业时,10个熟练工人一天之内便可以制造出48000枚大头针。分工后的生产效率居然达到了未分工前的240倍。《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劳动分工正式上升为一种经济与管理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带来效率的原因有3点。第一点,分工使得每个人都专精于一种作业,熟练度极大提高;第二点,节省了由一个工种向另一个工种切换的时间浪费;第三点,发明了更多方便省力的机器,作业效率得以提高。实践证明分工确实带来了极大的效率提升。亚当·斯密甚至说:“在未开化的社会里,一个人所干的工作通常是开化的社会里需要由几个人来完成。在一个开化的社会里通常一个农民就是农民,一个制造业者就是制造业者。”越是工业发达的社会,分工越是彻底。
 
古典管理是工业革命的支柱之一
 
    英国的古典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科学的开端。在这之前,人们并没有明确的管理意识,也没有管理的方法,更没有管理的科学应用。人们只是根据经验迷迷糊糊似的做一些类似于管理的事情。而古典管理形成之后,人们就有了一个系统性的思维和方法进行业务运作和组织管理。古典管理之前的管理是人类的经验总结,还不属于科学范畴。毫无疑问,劳动分工和工厂制度是那个时代最重要也是最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是工业管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被认为是第一代管理科学,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管理的1.0时代。
 
    正是英国工业革命将全社会动员起来,参与到全国性生产制造活动中。从未有过的大规模协作迫切的需要更有效的组织运作和管理方法。在无数工厂主的不断实践中和专家大师的思考中,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了,管理走进了科学的范畴。这是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过程,但实际上它是一次从无到有的伟大创举。
 
    古典管理是在英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孕育出来的,但也正是古典管理的出现才最终促成了英国工业化进程的顺利完成。如果说没有古典管理,英国的工业化可能还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随着机器和工人的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如何管理这些机器和工人变得越来越困难。可以说如果没有工厂制度,随着机器和工人数量的增加,生产活动一定会陷入一片混乱,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方式。如果没有劳动分工,生产规模的扩大只不多是原先手工生产的复制而已,低效率的生产方式并没有改变。因此,古典管理完全可以与机器技术相媲美,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两大支柱之一。
责任编辑:程玥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读者评论 (1)
  • teamczyx7-15
    浏览器自动填表软件 www.teamczyx.com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