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2018年度中国两化融合暨智能制造应用领先暨最佳实践奖”参评案例。本次活动将评选出2018年度,为中国两化融合暨智能制造领域带来突出效益的最佳实践工程,全面介绍企业推进两化融合或者智能制造的步骤、重点与难点、获得效益等,分享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供广大制造业行业企业学习供鉴。
一、企业简介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5月成立,仅用4年时间就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VIOT,是家庭物联网(IoT @ Home)第1股、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云米将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技术,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打造家庭场景智能化的全屋互联网家电产品矩阵,为消费者提供一体化家庭物联网解决方案,并积极探索“传统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趋势。
云米注重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申请专利总数超过1200项,有18项产品先后获得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认证,并先后获得14项全球顶尖设计大奖。2018年第三季度,云米实现业绩同比增长170.9%。目前,云米家庭用户数量超过140万,全国范围内开设线下智能体验店1500家。
二、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现状
云米本身包含制造业务和互联网业务,在价值链上涉及供应商、工厂、C端门店,同时在全国多城市布局业务点。在上线云ERP之前,云米已使用了ERP系统,但量级较小,应用简单,只能支持数据记录功能,没有决策支持功能;之前的ERP系统独立运行,对于价值链较长的云米来说,没有与外围业务系统集成,形成数据孤岛,手工输单工作量大,月结周期长,信息披露不及时;之前的ERP系统也无法满足云米组织架构快速变化的需要,调整不够灵活;对于云米的生产制造业务来说,计划、生产、库存、委外等业务协同功能弱,也没有供应商协同功能,限制了智能制造的发展空间。
三、参评智能制造项目详细情况介绍
1.项目背景介绍
云米一直致力于以客户为中心,而客户的需求一直在剧烈变化,这相应地要求云米必须具有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来支撑云米的业务模式变革和产品创新,云米之前的系统平台难以快速响应这些业务变化,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云米现有众多外围系统,包括中台系统,第三方物流系统、客户的SRM系统等,这些系统亟需与云米的ERP系统相集成,以打通信息壁垒,构建一体化管控。
2)云米的供应链十分复杂,涉及To B客户和To C客户,线上客户和线下门店客户,自有仓库和第三方仓库,自有工厂和外协制造厂等。在如此多方参与协作的供应链网络中,信息共享慢、响应不及时等状况会影响客户满意度、造成产品库存积压及供应链成本上升等问题。
2.项目实施与应用情况详细介绍
在云米的选型过程中,云米发现Oracle ERP云的供应链掌控能力十分出色,帮助云米解决平台协同能力、业务洞察能力、移动办公能力和相应变化的能力等。
1)平台协同能力方面,针对云米实时掌握供应链动态的需求,Oracle ERP云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真正实现了多方工作的信息共享,发挥协同作用。
在供应链中的参与者,不管是材料供应商,还是外协制造厂,都可以通过门户的方式快速地实现信息传递。企业可以在这个门户上发布计划指令、采购指令、生产指令,供应商可以在门户上反馈产能承诺,发货进度,生产进度,质量等信息。例如,当面对紧急临时的生产需求时,通过门户网站,云米可以快速地把这个信息发布给外协制造厂和材料供应商。这些合作方可以提前做好产能预备,提前安排好生产线、人员等;外协制造厂的人员也可以在门户上回复产能调整的承诺,或者反馈无法配合调整的信息。通过信息及时的传递,反馈和共享,云米计划中心可以根据反馈快速地调整整个供应链计划,保证生产和运输环节的稳定及时,提高客户满意度。
2)在业务洞察能力方面,云米需要的不只是一套数据采集系统,而是一套具有数据展示、数据分析能力的系统。Oracle ERP云内置了很多数据分析的工具,支持云米的自定义数据图表,使得管理层可以通过清晰、直观的图表,了解当前最关键的问题,进而集中精力去寻找对应的解决方案。例如,我们可以直接看到库存周转率是否过低,追溯到哪类物料的库存周转问题最严重,然后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解决这类物料的问题。
3.效益分析
云米通过部署Oracle ERP云,在成本管理、供应链协同、供应链计划、供应链执行等环节得到较大的提升:
1)多方深入协作的供应链网络:ERP为云米进一步强化供应链掌控能力,通过Oracle ERP云,云米能够随时随地掌控供应链的实物流和信息流,通过直观清晰的图表,充分了解到当前的供应链瓶颈;通过统一沟通平台,快速召集内部员工、供应商和外协制造厂,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从而使供应链运转顺畅,服务质量得到保证。
2)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云米借助Oracle ERP云优化财务管理体系,通过采购管理、应付管理、成本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实现全流程的财务管控。管控方式由粗放式转变为更加正规化、精细化,作业方式也更加自动化。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