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工业互联网展)、工业自动化展及机器人展作为中国工博会旗下的备受关注的三大专业专题展,不仅吸引了众多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参展,也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桥头堡和风向标。为此,e-works记者走进了这三大主题展现场,并发现了一些新的亮点和变化。
2020年9月15-19日,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行。作为今年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首个线下举办的国家级工业展会,本届工博会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开设9大专业主题展,吸引了超过2000家参展商,近500项新技术新产品首展首发更是创下历届新高。作为工博会的特邀媒体,e-works对此次工博会的盛况和精彩内容进行了全程报道。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工业互联网展)、工业自动化展及机器人展作为中国工博会旗下的备受关注的三大专业专题展,不仅吸引了众多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参展,也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桥头堡和风向标。为此,e-works记者也走进了这三大主题展,并发现了一些新的亮点和变化。
一、工业互联网展:拥抱新基建,引领万物互联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工业互联网展(ICTS/IIS),作为中国工博会旗下最重要的专业展之一,位于国家会展中心5.2H,设有两大展区:5G+工业互联网展区;数字化供应链与工业品电商展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工业互联网展(ICTS/IIS)聚焦“工业互联网”与“5G”的融合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信息安全、数字化工厂、工业品电商与数字化供应链等热门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工业互联网展(ICTS/IIS)现场
国内行业巨头,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浪潮、正泰、华龙讯达、蓝卓工业互联网等为我们带来了“5G+”时代最前沿的产品与技术;海外大厂同台竞技,思爱普SAP首次展出了工业4.0线上展示厅,日立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则展示了在智能制造时代如何构建数字化工厂。阿里巴巴1688、京东工业品、震坤行等电商企业则展示了工业品电商相关解决方案,旨在提升工业品的采购效率,降低成本。
(一)工业操作系统渐热,厂商行业生态建设加速
众所周知,操作系统被认为是智能设备的“大脑”,芯片负责计算,而操作系统负责具体的操作。但大部分人关注的是只是手机操作系统、电脑操作系统,其实忽视了另外一种操作系统,那就是工业操作系统。
工业操作系统简单的来讲,就是工业智能制造领域的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是新工业体系的“操作系统”,向下对接海量工业装备、仪器、产品,向上支撑工业智能化应用的快速开发与部署,发挥着类似于微软Windows、谷歌安卓系统和苹果iOS系统的重要作用。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刚刚起步,尚未涌现出具有通用操作性的平台,但少数企业已经具备潜在的构建实力。
在当前的形势之下,国产化成为潮流,那么国产工业操作系统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此次工博会工业互联网展(5.2H),我们看到不少厂商带来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也能让中国制造能够拥有自主的“工业大脑”。
1. 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
蓝卓打造的核心产品是工业操作系统supOS,supOS是一个中立的、开放的平台,生态合作伙伴、用户都可以参与其中。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对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有特别的意义。

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展台
supOS是集工业全信息集成平台、工业数据湖、工业APP开发平台、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5G+边缘智能等一体的工业操作系统。它内置了业内领先的工业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机理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形成了多样化工业场景智能应用。经过2年的发展,蓝卓已经发布了supOS1.0、2.0,目前平台最新迭代至2.8,今年将发布3.0。

supOS+工业物联解决方案
supOS平台将泛云化技术使用到企业端,既使企业享受到最新互联网技术的红利,又不需要将企业生产数据上云,送到企业外部去,真正保护了企业核心生产数据的安全。supOS工业操作系统可以满足大型工业企业全国异地办厂、集团集中管控、分级业务治理的网络化协同制造新模式;实现工业园区产业上下游协同、区域化工厂智能互联的创新应用模式。
基于supOS工业操作系统平台及生态合作伙伴,蓝卓已发布两大系列解决方案,即:石化、化工、水泥等行业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以及机器视觉、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工业设备运维诊断、三维数字化工厂、5G+工业互联网、仪控设备管理等几十个专项技术解决方案。
2.雪浪云
雪浪云致力于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雪浪OS数据中枢系统为制造业企业建设“工厂大脑”,为工业企业提供跨行业、跨地域和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智能服务。雪浪云开发的自主产权雪浪OS数据中枢系统,核心研发内容包括:“虎符(工业数据开发及管理平台)”、“算盘(工业智能建模协同平台)”、“河图(工业智能百宝箱)”,实现了数据、流程和决策的智能升级。

雪浪云展台
雪浪OS数据中枢系统,利用实时全量的制造业企业数据资源,发挥边缘计算、云端大规模计算和存储能力的优势,结合行业知识,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全局优化制造业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产品运营全流程,及时修正制造业企业经营缺陷,实现制造业企业治理模式突破、生产制造模式突破、制造业发展突破,打造全新的制造业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雪浪OS数据中枢系统
此外,在雪浪OS通用性的操作系统上,雪浪云联合各行各业的垂直领域开发者打造APP,解决工厂更多的个性化问题。目前雪浪云已沉淀出50多种场景解决方案,比如帮助某特种装备集团提高装备的排产排程效率,让标准工艺卡片减少10%左右;帮助某钢铁集团优化配矿能力,让炼钢成本降低近5%。
3.华龙讯达木星工业互联网平台
华龙讯达木星工业互联网平台(Jupiter Cloud)是基于云的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和技术使能平台,基于微服务方式提供数据采集、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工业数据建模分析、工业数字孪生、软件开发部署、工业数据资源共享等容器化的技术组件,为企业搭建数字化部署、运营、服务、安全的完整体系,形成一个打通OT与IT的新型生产工具和多方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为企业搭建数字化部署、运营、服务、安全的完整体系,形成一个打通OT与IT的新型生产工具和多方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

木星数字孪生平台
木星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第一批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是新能源装备、风电、核电、汽车、交通、医药、烟草等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领跑者。承接工信部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入选工信部2018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2018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2018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中国工业互联网50佳,在首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上获二等奖。

木星数字孪生产线
(二)一站式解决方案获新宠,云、边、端深度协同成趋势
1.UCloud+积梦智能+亮风台
UCloud携手生态伙伴积梦智能、亮风台集体亮相,联合推出“可视化工业云平台一站式智慧工厂解决方案”。该方案将适配于机械加工、汽车及零配件、塑料制品、电子产品、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多个工业生产领域。

UCloud+积梦智能+亮风台联合展台
未来工业发展的变革,将得益于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在工业应用中的打通并相互融合,将智能算法下沉于工业设备,让设备成为工业物联网的智慧节点,实现以边缘计算形式进行独立流程的数据处理模式,应用于设备端实现智能检测、生产预测等。
亮风台是中国首批增强现实(AR)专业公司,拥有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智能交互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自主研发AR终端和AR云,已建成业内领先的以AR云为数字中枢、端云结合的AR平台HiAR Space。积梦智能是一家以科技驱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立志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创新,帮助制造企业实现工业智能决策、智能数据分析以及智能运营。由UCloud、积梦智能、亮风台联合打造的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将工业设备、工业Saas应用以及工业私有数据中心形成一体贯通。在保证数据本地化安全稳固的状态下,让工厂实现云边端协同。AR可视化协同办公可实现全流程监控,生产物料存储与仓库利用率一目了然。工业ERP与MES的数据互通,可针对工业大数据收集整理并加以智能算法分析,以提供更加完善的从人员管理到设备管理、生产管理的持续优化。
本次推出的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其最大亮点在于工业数据本地化部署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将企业运营分析、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工业物联网和增强现实(AR)融入工业生产流程中,实现“云+工业SaaS+AR工业数字化转型”新融合。从而简化工厂运营管理,为制造企业的高效运营、科学管理、精益生产,提供全新视角、实时、高效、精准、便捷的管理工具。

一站式智慧工厂解决方案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可完美实现从构建生产设备到本地工业数据中心的统一网络,确保工业海量数据上云、设备管理、规则处理等全工业设备信息化流程服务。特别在数据安全方面,由UCloud自主研发的UCloudStack一体机,通过本地化部署工业数据中心,完美实现工业数据不出厂的本地安全化。为了加速工业创新变革对计算能力的挑战,在UCloudStack的基础之上,还部署了界面化的云端HPC(高性能计算)平台。旨在打破传统工业研发IT瓶颈,推进加速整体工业链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进程。保障了管理节点和业务节点高可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工业IT管理和利用率,推动工业创新应用落地的步伐。
2.浪潮
浪潮围绕“云+数+AI”搭建了科技魅力十足的展区,携智慧计算、边缘计算、浪潮云、工业互联网、云ERP、大数据、智慧城市、5G等产品及解决方案精彩亮相展会,全面展现了浪潮作为新型互联网企业极具前瞻性的技术突破,以及浪潮集团的硬核科技产品及平台与应用。浪潮依靠“云、QID码、云ERP”和智能制造方面的优势,探索形成了“云、数、用”一体化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模式。

浪潮展台
今年6月,浪潮升级工业互联网战略,推出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2.0,践行“1357”发展战略,即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一个平台,面向企业、政府、园区三大客户,提供质量码、工业云、工业PaaS、工业大数据、应用服务五层架构服务,实现对设备、产品、业务系统以及开发者、供应商、客户、员工的七类链接,提供“质量码”与“云ERP”两大服务,致力于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基建下的工业新大陆。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物的数字化”,以物为核心建立体系,对物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浪潮基于标识体系的QID平台,通过“一物一码”的形式,真正链接数据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以全要素质量码保障体系支撑,构建多方参与、互联互通、共治共享质量提升生态体系,已经形成了标准、方案和产业模式,成为工业互联网的基石。

浪潮工业互联网
作为浪潮工业互联网所提供的方案型产品之一,浪潮云ERP包括面向大中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平台GS Cloud,面向中小企业的新一代开源云ERP PS Cloud,面向小微企业云服务平台云会计,可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新一代企业应用云服务和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涵盖财务云、智能制造云、营销云、人力云、采购云等领域,作为平台化产品,与伙伴一起,发展云ERP服务生态,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云上未来企业。
丰富的展示内容与创新独特的展区设计,以全真的互动体验,让每一位与会嘉宾近距离感受到了浪潮作为领先的“云+数+AI”新型互联网企业的魅力。诠释先进制造业的最新产品与关键技术,支撑产业升级,引领未来发展。
(三)发挥行业技术优势,发力新基建
1.正泰集团
作为全球知名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正泰集团以智慧能源助力新基建为主题,携旗下低压电器、高压、新能源、自动化等产业板块参展,公司列展的解决方案包括5G基站一站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数据中心机房配电系统应用方案、泰集系列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充电桩系统解决方案、汽车太阳能全景天窗等,为在场的观众生动展现了智慧新基建、智慧城市、智慧新能源、智慧电力等“一云两网”战略下的发展成果。

正泰集团展台
正泰集团的"一云两网"战略,即正泰云、正泰能源物联网、正泰工业物联网,旨在加大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云平台建设力度,组建跨产业的数字化技术研究院和新兴技术研究院,联动上下游企业打造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加速供应链协同发展。以正泰的工业物联网为例,依托正泰工业物联网PaaS平台资源,推广低成本、模块化设备和系统,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门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基础性改造。

正泰集团电力设备及自动化解决方案
事实上,正泰在本次博览会列展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不仅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其中不少产品从全球范围来看,也极为优异。正泰拿出的一系列硬核产品背后,是持续不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在新基建如火如荼进行的背景下,正泰集团的智慧能源方案不仅将助力新基建的发展,也必将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回报。
2.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以“智在·见未来”为主题,展出智慧工业、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四大板块,包括5G可视化系统、5G+直播、智能门磁、天翼高清等22项5G特色业务。中国电信将5G以及通信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工业领域进行深度融合,推出了天翼云工业互联网平台、5G边缘协同生产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展示了其他在智慧工业领域的丰富实践成果。

中国电信展台
(1)天翼云工业互联网平台
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了低成本、高可靠的设备连接性能,为制造企业提供数据采集、设备监控、数据存储、数据分析、运营优化、资源管理等一系列服务,通过设备云、机联网、CPS数字双胞胎平台、数字车间应用、大数据分析等多项应用,覆盖工业连接、工业平台及工业应用等三大方面。
(2)5G 边缘协同生产
为传统工厂增智,在智能设备和智能产线的基础上,实现模型化系统构建智能工厂,将工厂的管理变成了改变规则模型和生产流程模型的简易工作,帮助制造业企业构建数字资产工业互联网,驱动数字资产生成为全新生产力和竞争力。

中国电信5G边缘协同生产
(3)中国电信可视化专家指导系统
以云为载体、以5G为通道,实现了远程专家指导、可视巡检、协同实操、互动教学等信息可视化落地服务,能够提供身临其境、全息交互的全新AR应用体验,在电力能源、石油化工、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医疗以及公安消防等行业大有用武之地。
在本次展台上,上海电信还与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展出了互动展项,包括远程会诊中心、中医临床培训中心平台的“智慧医疗”、围绕云资源打造的政务云管理平台,以及提高城区管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的智慧社区展项。本此的互动展示,也是基于双方良好的合作,在今年8月28日,双方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在城市大脑、智慧城市、智慧城区、智慧街道、智慧社区以及智慧园区等领域的合作,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注智赋能。
(四)后疫情时代数字化供应链建设提速,工业品电商平台备受瞩目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各行各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2020年无疑将是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纵深融合发展的一年,在工业互联网、5G+的创新驱动下,中国也将迎来经济数字化的新进展。首次设立的数字化供应链与工业品电商展区,现场还原了新经济场景是如何融入工业企业运营,为疫情之下的实体经济提供新动能。
1.日立
日立展台整面背景墙铺陈贯穿制造业上下游的“日立全价值链”全图,十分醒目。展台按照制造运营流程,被分为“工厂前”、“工厂中”、“工厂后”三个展区。依次展示从制定生产计划、采购、生产,到物流、交付各个场景中日立产品服务的应用。覆盖制造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充分展现丰富产品及服务的解决方案整合能力、高质可信的技术实力、交付能力以及面向全球客户的对应能力。

日立展台
本次工博会,日立解决方案出展了“供应链优化解决方案(SCM)”、“智能车路协同平台”、“机器人故障预诊断解决方案”。日立供应链优化解决方案(SCM)对商品进行SKU维度的精细化管理,基于丰富算法集对销量做出预测,与现有库存做出比较,并衡量成本因素,基于不同需求特性,做出“快、好、省”的补货策略,并持续对库存进行监控。为后疫情时代的企业打造可靠弹性的供应链,也为企业决策建立数字化信息源。

日立供应链优化解决方案
安全可靠的智能公交车辆,更加自助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公交站台,更加高效的多维联动智慧路口,促进智能交通一体化的全息交通运营平台。日立“智能车路协同平台”对车辆、站台、路口、道路的信息化改造,实现智能化网联,并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软件技术形成统一的数据中心,形成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控制、仿真、展示的可视化平台。
日立机器人故障预诊断解决方案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流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结合日立独有专利的机器学习预测算法为一体跨多专业的高复杂高集成性系统。通过确认机器人的实时状态,提高效率,保障产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阿里巴巴1688
本届工博会,阿里巴巴1688工业品携手西门子、施耐德、3M、巴斯夫等30多家世界知名工业品牌联合亮相工博会。这些世界知名工业品牌均为1688工业品一直以来的合作伙伴,如施耐德电气、3M等全球百年工业大牌,近年来积极拥抱互联网,与1688工业品深度合作,利用“1+N”模式帮助其实现了渠道数字化,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1688工业品链接供给侧与需求侧
1688工业品还带来了最新的一整套工业品数字化采购解决方案,包括更加灵活的采购工具,新增定制化开发能力,支持企业或第三方生态进行二次开发,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同时,新增支持产业园区企业联合集采业务场景、以及面向中小企业用户的轻量线上询价采购的解决方案。
在全新升级的采购解决方案中,公开寻源市场更加规范透明,企业买家和商家的交易信誉及寻源过程数据向买卖双方开放,帮助买家提高发单质量,更高效筛选优质商家,商家更高效发掘优质的企业采购商机,提升双方交易效率。此外,升级后金融服务将进一步优化,支持完全线上化的保理融资服务,更加方便快捷。
3.京东工业品
本届工博会,京东工业品也展示了在工业品电商领域的强大实力,包括“墨卡托”工业品标准商品库、工品汇App 、京东工业品智能零售门店、“京工帮”工业品服务体系。

京东工业品展台
(1)“墨卡托”工业品标准商品库
“墨卡托”工业品标准商品库结合京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各品类头部品牌商的专家经验,对海量工业品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知识抽取,构建工业品知识图谱。解决工业品品类繁多、规格参数复杂带来的标准不统一、工业品数字化难度较大等问题,为工业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互联互通,采购与供应链降本增效奠定数据基石。
(2)工品汇App
工品汇App链接产业带打造工厂直供的工业品采购平台,F2B模式帮助制造工厂直接链接终端用户。一方面清除低效的中间环节,降低沟通成本,另一方面让供需双方更精准对接,帮助厂家更好地优化产品,提升竞争内核。同时,工品汇宣布启动“百万计划”,目标链接百个产业带,精选超万家优质工厂,通过精准匹配京东主站、工品汇、大型企业客户封闭采购平台、零售门店等全渠道资源,为产业带打造“一品多端”的上行通道。
(3)京东工业品智能零售门店
京东工业品智能零售门店聚焦工业品次终端,一方面让更丰富的商品从品牌方直达门店,另一方面让原厂服务能力与门店无缝对接,同时,一站式输出京东在零售创新方面积累的成熟解决方案,通过品牌形象升级、门店改造、系统植入等数字技术应用,帮助门店提升经营效率,实现智能化管理。目前,京东工业品智能零售门店提供进销存数字化管理平台、京东工业品智采优选店、京东工业品智采旗舰店三种合作方式。
(4)“京工帮”工业品服务体系
“京工帮”工业品服务体系聚焦工业品服务“最后一公里”,同合作伙伴联合为大型企业提供覆盖采购全链路的“原厂级”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方案,一期将聚焦驻厂、末端供应链、专业品类场景三大服务,已经与上海沪工、库控、工业速派、通达发、比高集团、中盾优固6家服务商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协议。
4.震坤行
震坤行通过数字化的网络协同,实现工业用品透明、高效的一站式采购。此次工博会,震坤行展示了企数采、行家设备云、智能无人仓等解决方案。

震坤行展台
(1)企数采
从寻源到支付的全流程可视化采购SaaS工具,旨在帮助其中型客户快速搭建和升级采购管理体系,致力于让采购工作更简单,让采购管理更高效。
(2)行家设备云
数字化设备运维服务平台,以小程序和SaaS软件为载体,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致力于为企业设备提供智能运维服务,有效减少设备非计划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维保效率、降低备件成本。
(3)智能无人仓
帮助工厂实现“无人监管式仓库”,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对于权限配置、物料发放、数据统计全流程无人化。实现智能领料、在线库存,免去物料领用时繁琐的审批流程,提高工厂生产效率,降低库存成本。今年11月,震坤行全国首个“智能无人仓”预计将在无锡投入运营。
二、工业自动化展:智能制造,赋能产业新发展
工业自动化展位于5.1H馆和6.1H馆,作为工博会旗下最受瞩目的专业展之一,工业自动化展全面展示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最新技术与全面解决方案、电气系统、工业IT与制造业信息化、微系统技术。本届工业自动化展汇集了西门子、三菱电机、欧姆龙、菲尼克斯电气、施耐德电气、博世力士乐、贝加莱、倍福、欧姆龙、台达、和利时、宜科、信捷电气、利元亨、科捷智能、海得控制等国际国内众多行业标杆级企业,现场可谓亮点纷呈。
1、疫情加速转型升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受热捧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球制造业都遭受重创,也让传统制造企业意识到,推动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是应对经济市场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最佳途径。因此在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传统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需求也正在被加速激发。在本届工博会,包括西门子、三菱电机、施耐德电气、博世力士乐、欧姆龙、台达、科捷智能、海得控制、利元亨等众多厂商都展出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现场咨询人员络绎不绝。

西门子数字化转型一站式服务
西门子以“数字化企业——让工业更进一步”为主题亮相本届工博会上,进一步展示了其贯穿评估、咨询、集成实施到优化服务的端到端数字化解决方案,并首次邀请上实龙创、怀信智能、中拓合控、融科科技、康孚科技、华章科技等众多合作伙伴在西门子展台共同呈现覆盖众多行业的全面数字化能力。此外,西门子还展示了与泸州老窖和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华兴玻璃等工业企业的共创成果及成功实践,助力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规模化推广。

三菱电机智能制造全周期服务
本届工博会,三菱电机展台变化最大的当属e-F@ctory智能制造展区,伴随着众多智能制造产线的落成,为制造升级转型提供了成熟的、可供借鉴的典范样本。因此,e-F@ctory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CC-Link IE TSN技术的导入、利用中获得新的能力,成为智能工厂的“中台”方案。在现场可以参观三菱电机边缘计算MELIPC、SMART智能平台、振动诊断应用、NC刀具寿命检测等应用工具包。

施耐德电气展台
施耐德电气于2019年9月举办的”绿色+智能制造创新峰会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绿色智能制造理念,并通过打造开放的绿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携手生态圈合作伙伴,为离散工业、流程工业以及混合工业提供从咨询到落地的绿色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在本届工博会,施耐德电气以“绿色智能制造,创赢数字化未来”为主题,携绿色智能制造成果亮相,展示了基于EcoStruxure物联网架构的端到端解决方案、面向混合与离散行业的DCS系统EcoStruxure过程控制专家、轻量级部署的产线绩效管理平台、新一代Okken预智低压成套设备、一系列安全可靠及智能高效的中压设备胶囊等产品与解决方案,助力工业企业能源与数字化双转型。

博士力士乐展台
博世力士乐以“未来,趁现在”为主题,在展会现场搭建起“零切换即可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需求”的应用场景,展示了万物互联、柔性制造、数字化、智能化、人机无缝协作的“未来工厂”经典价值流:在5G通信环境下,为完成不同的生产任务,多款创新性互联产品实现数据交互和设备互联,物料和生产设备正精准、安全地运输至指定地点,人机协作和人工智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保障成品质量。从物流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工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作为控制大脑,对应用场景的完整价值流尽在掌握。

欧姆龙人机协作的智能化单元生产线
欧姆龙携“i-Automation!大进化”理念亮相,展示近年来欧姆龙开发的众多应用与技术。其中,人机协作的智能化单元生产线备受关注。它融合AI、IoT、MOMA、协作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基于大数据分析,实际运用在欧姆龙自社工厂的近未来生产管理系统。通过欧姆龙独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实现高生产柔性和高品质、强应急能力。

台达智能管控解决方案
台达以“互联生智 赋能新基建”为主题,展示了全新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呈现台达为未来发展的先进技术。台达认为,落实智能制造的基础在于生产的透明化、数字化,而OT与IT的融合则是问题的关键。因此以智能生产与制造管理解决方案实践生产端数字化是本次展会台达展示的主轴之一。台达打造一体化智能制造生产监控中心,目的就是要让生产状况看得见,并以电子组装行业为例,展示了IT与OT融合的智能工厂数字转型实践。此外,台达还展示了针对多种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如机器人柔性供料、机器人机床上下料解决方案,伺服压力机解决方案,智慧铝型材解决方案,高速无溶剂复合机解决方案,全电吹塑机解决方案等。

科捷智能数字化智慧“无忧工厂”解决方案
科捷智能作为一家智慧物流、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且自有核心技术与产品,在发展过程中,从流通领域逐步切入到工业流域,从智能仓配、智能输送分拣到智能制造、智能信息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工业自动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智能化,并将二者有效结合。在本届工博会,科捷智能展出的能够从企业自身特点出发,定制化满足客户需求的数字化智慧“无忧工厂”解决方案也成为现场一大焦点。

海得控制车间/产线智能化解决方案
海得控制近年来围绕助力工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形成了基础自动化、智能物流、智能运维、工业SAAS方案等智能化应用方向,帮助用户实现自动化与信息化融合,实现数字化与和智能化的应用需求。针对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求,在工博会现场,海得控制展出了车间/产级智能化解决方案、厂级/集团级智能化解决方案等。

利元亨展台
利元亨专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ICT(5G)、轨交领域的数字工厂与智能装备整线的研发与制造,且在机械设计方面不断精进,始终保持着行业内高水平。在本届工博会,利元亨展示了动力软包电池装配线、动力方形电池组装检测线、PC&服务器智能工厂、无线小基站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2、数字孪生持续火热,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是当前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的热点,也被Gartner连续4年列为十大战略发展科技之一。从现场各厂商展出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来看,数字孪生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丰富。

西门子成都工厂案例
西门子以其德国之外首家数字化工厂SEWC为例,重点展示了数字孪生技术如何在产品质量、排产交货、生产效率三方面为企业创造价值。基于西门子数字化质量管理平台,SEWC可以实时收集质量数据并形成可视化报告,通过数据智能分析定位质量潜在提升点,形成从研发、生产到客户的闭环质量管理,从而提高质量水平。西门子智能排产系统Preactor APS可提前对生产资源进行规划和准备,根据不同场景需求进行排产的自动调整和优化。针对紧急订单和生产异常等情况,实现快速反应和调整,从而达到生产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西门子全面展示了SEWC通过数字化双胞胎技术在实现产线设计优化、设备入场前的虚拟调试和机器人离线编程,以及如何在混线生产中持续提升生产效率的实践。

AVEVA数字孪生与施耐德EcoStruxure融合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解决方案
施耐德电气现场展示了锂电池生产线数字孪生互动沙盘、化工油气数字孪生互动沙盘,并以12连屏的方式AVEVA数字孪生与施耐德EcoStruxure融合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解决方案。其中,AVEVA数字孪生与施耐德EcoStruxure融合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解决方案,贯穿企业的立项、设计、建设、运营与维护等全流程,能够为工业客户提供对资产生命周期以及运营生命周期的完整数字孪生展示,全面发挥数字孪生的效用,帮助企业应对复杂环境、排忧解难,实现能源和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

威图携手姊妹公司易盼软件,在威图价值链体系中,从易盼软件的工程设计完成各项参数设置,再至“威图自动化系统”的制造加工,到最后的交付,以“软件+硬件+服务”威图价值链体系,贯穿电气柜智能制造的整个环节。

和利时DCS与数字化工厂的集成应用
由和利时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EI)、达美盛三方联合开发的迪飞(Digital Factory)平台,创造了一个新型的人机界面,将实体工厂转化为以二维和三维图形为载体,集成工程设计、采购、施工、项目管理、调试开车原始数据为一体的数字化模型,通过DCS与数字化工厂集成技术,实现以时间为变量的过程数据和以空间为变量的三维模型相结合,在DCS操作员站上直接实现二维、三维的数据关联及统一操作,为用户提供操作与运维一站式服务,满足用户的数字化需求。

利元亨数字孪生演示平台
利元亨展示了其数字孪生演示平台。该平台集成了云技术、移动APP、边缘计算、机器视觉识别、数字孪生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了让客户可以使用PC端或移动端(APP)远程下达需求订单,设备可以根据订单进行个性化的产品生产,同时在远程大屏幕或移动端实施展示与设备实体运作同步的虚拟动画,让客户可以远程看到定制产品的整个实时生产过程,了解产品生产情况和进度。在数字孪生技术基础上,利元亨可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实现快速交付;快速换型,缩短换型周期;同时提高可视化管理水平,解决检修的困难;实现预测性分析,降低故障停机风险。
3、5G+TSN,引领工业网络通信新未来
5G因具在速率、时延、可靠性及连接数等关键能力指标上都较前几代移动通信技术有较大提升,且能满足工业大数据传输、可满足工业现场网络灵活组网和无线通信等需求,而时间敏感网络(TSN)技术则作为新一代以太网技术,因其符合标准的以太网架构,具有精准调度能力,可保证多种业务流量的共网高质量传输,兼具技术与成本优势,而成为工业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及发展的重要方向。本届工博会上,不少工业自动化厂商都推出了基于5G网络及TSN技术的自动化产品、解决方案及应用。

5G全场景智慧物流系统
在倍福展台,通过实时连线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直播“5G全场景智慧物流系统”,现场发布国内首个基于5G的多AGV同步协作解决方案,成为展台最受关注的展区。这套系统是由倍福、华为、华恒以及中国移动通力合作,全力打造的一套5G全场景智慧物流系统。现场展示了智能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之间如何通过5G无线技术进行实时数据传输和实时设备控制,以及未来工业4.0 采用无线技术实现实时控制的应用场景。

台达作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数据中心客户提供从设计规划、建置、运维建议到管理检测等完整服务。更推出适用于5G应用场景的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可以根据用户不同使用需求,服务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贝加莱集成OPC UA over TSN的控制器
贝加莱是率先推出使用开放、实时的OPC UA over TSN协议进行通信的全面产品组合的制造商之一。通过高性能的X20 PLC、总线控制器、工业PC和TSN机器交换机,贝加莱为模块化的自适应机器实现了完全标准化的网络。本届工博会上,贝加莱推出搭载全新CPU的X20系列PLC,为智能产线集成、工业互联网应用提供了更为强大的通信能力,将OPC UA与TSN集于一体,以实现机器与产线与边缘、云计算等上位管理与调度系统之间的信息融合。

三菱电机J5系列伺服及MOXA交换机
CC-Link协会携IE TSN最新成果亮相。其中,CC-Link协会重点展示了最新制作的4大IE TSN的DEMO,由三菱电机最新的J5系列伺服、E800变频器,以及MOXA的交换机、斯达普的步进电机控制器、NSD的通信滑环和奥泰斯的IO-Link控制器等最新产品组成,通过CC-Link IE TSN网络实现了互联互通,并以此展示IE TSN的FA与IT融合、开放、灵活、低成本等特点。
此外,研华科技的新品EKI-8510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也采用TSN技术,结合时钟同步、数据抢占、时间感知整形器与冗余数据传输四大特色,可确保传输环境具有IT所需的网络资源与备援机制,为工业物联网提供高时效、低延迟及稳定可靠的运行能力。
4、从封闭到开放,打造开放自动化开发平台
更加灵活便捷且软硬件结合的融合创新成为未来自动化市场重要的发展方向,工业自动化厂商也开始摒弃原来封闭的模式,打造开放的自动化开发平台。

思图平台DIAStudio
本届工博会,台达展出了思图平台DIAStudio。据介绍,它是一体化开发平台,取代了传统封闭式的开发方式,让设备开发者快速完成对台达自动化产品的选型、参数设定、联网调试等操作,缩短系统配置时间,提高设计便捷性。
博世力士乐正式向中国市场推出了 “自动化领域的智能手机”——全新的ctrlX AUTOMATION自动化平台。它跨越了机器控制系统、IT和物联网之间的传统界限,凭借可扩展平台、开放的标准和应用编程技术、基于网页式的工程和全面的物联网联接,帮助设备制造商减少30%-50% 工程调试时间和工作量,赋予机器制造商新的自由维度。在软件开发方面,ctrlX AUTOMATION为用户提供了新的选择:它采用开放式软件架构,可自由选择编程语言和应用技术。设备制造商和最终用户的工程开发既可使用传统的高级语言,也可使用互联网语言编程,摆脱对PLC专家和专有系统的依赖。同时,ctrlX AUTOMATION平台上的自动化组件的配置和调试也完全基于网页,无需安装软件,即可对软件进行编程,并随时拓展系统功能。
三、机器人展:人机协作,智联未来
机器人展位于7.1H和8.1H馆,其中7.1H为中国馆,8.1H为国际馆。作为工博会旗下以“机器人”为主题的专业展,以机器人为核心各类前沿产品、技术、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作为主要展示内容,已成为机器人行业风向标、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新趋势。本届机器人展以“人机协作,智联未来”为主题,汇聚了ABB、FANUC、美的KUKA、YASKAWA、川崎、优傲、明达、埃斯顿、新松、新时达、广州数控、配天机器人、钱江机器人、国机智能、哈工智能、极智嘉、斯坦德、牧星智能、嘉腾、知行机器人、聚时科技、节卡机器人、遨博智能、仙工智能、绿的谐波、来福谐波、昊志机电等国际国内众多知名的机器人产业链企业。
1、首设“智慧物流”展区,众多机器人厂商同台竞技
本届机器人展全新打造了“智慧物流”专区,旨在打造围绕机器人应用的仓储物流供应链生态圈,全面展示机器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本届展会上,众多机器人厂商“同台竞技”,带来了的物流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其中基于AMR(Automated Mobile Robot)自主移动机器人、叉车AGV以及箱式机器人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

仙工智能展台
仙工智能以“让智造更简单”为主题盛装亮相,带来了全感知物流系统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由通用AMR核心控制器、仙工智能企业数字化中台SEED、全感知物流系统RoboView组成,并展出了基于该解决方案的各类移动机器人,包括激光SLAM自动叉车、顶升机器人、料箱机器人等在内的AMR产品,打破了以往智慧物流中对移动机器人打造和车队调度的定义和界限。此外,仙工智能还隆重发布了全球首款AMR安全控制器SRC-3000FS,它集导航、安全、多功能等于一体,不再需要安全PLC,综合成本更低,机器人内部集成度更高,空间更节省,电气连接更简单,能够大大简化安全型AMR 的搭建。

优艾智合展台
优艾智合展示了智能制造、智能巡检运维领域的12款主力机型,并带来了移动操作机器人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全面覆盖工厂的全生产周期场内物流,还能够实现生产资料从原料仓到各条产线,再到成品仓的全流程无人化操作,真正打通工厂里的物质流和信息流,为客户实现生产节拍提升、在制库存降低、厂房使用率提升以及产品质量提升的全方位升级,为工业互联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斯坦德机器人展台
斯坦德机器人带来了标准化工业级移动机器人AMR 600、采用领先的传感器融合的激光SLAM导航技术的Gulf-1400-CDD以及移动复合消毒机器人三款新品,并展示了未来智能工厂的工作模式——智能柔性物流解决方案,可适应动态工作环境,无需任何场景改造,能极大成都代替人工作业,该方案包含标准移动机器人及功能模组、机器人调度系统(FMS)和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软硬件完全自主研发,支持定制化需求。
极智嘉(Geek+) 以“新智慧·新合作”为主题,携旗下搬运、无人叉车、拣选、分拣全系列的最新机器人产品和创新组合方案重磅亮相,呈现了重载搬运、灵活避障、密集存储和机器人组合全流程无人化作业等多种工厂物流场景。
在展台上,C200M与M600C配合,演示了一套“线边库+产线送料场景”的创新机器人组合方案:使用C200M进行线边仓拣选并对接输送线,再由搭载辊道的搬运机器人送料至产线,实现工厂物流全流程无人化作业。该方案凝聚了极智嘉在仓储物流和工业物流领域的领先产品和技术沉淀,为工厂物流的全流程、全场景智能化升级提供新思路。

极智嘉F14L和F20T两款叉车协作完成货物存取及搬运
除了货箱机器人与搬运机器人的无缝协作以外,极智嘉的F14L和F20T两款叉车也在展台上完美协作,共同完成货物存取及搬运。这是极智嘉首次展出的多机型叉车混合调度方案,实现不同叉车型号在同一张地图上的统一调度,高效协作完成指定任务,助力企业实现一站式全流程无人叉车作业。
牧星智能展出了Z-50S周转箱机器人、T5-800/TS-800潜伏式顶升机器人、F-15*2分拣机器人、N3-1000L无人叉车等产品。

Z-50S周转箱机器人
其中,Z-50S周转箱机器人是现场的焦点之一。它具备多场景车辆调度能力,稳定高效的导航模式,多路径实时规划,全面监控车辆运行,不仅安全高效、运维便捷、而且可同时容纳并搬运多个料箱。

灵动科技ForwardX Max 600
灵动科技展出了第四代移动机器人“旗舰”ForwardX Max 600,据介绍,这也是工博会22年来,首次出现视觉自主移动机器人(V-AMR)的身影。Max600最高负重600公斤,99.9%安全性、无故障率运行、360度低矮避障,既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产线物料、尾料、成品运载,又可无缝衔接物流业的仓储搬运,多场景复用,柔性智能,稳定可靠,还是全球首个V-AMR(视觉自主移动机器人)CE 认证获得者。

库卡中国团队独立开发的KMP 600-S
由库卡中国团队独立开发的第一款移动机器人产品KMP 600-S,它凭借智能高效、安全稳定的性能,致力于成为解决生产现场的物流瓶颈的核心载体。基于激光SLAM技术,它能通过激光识别障碍物,感知周围变化,因此它适用于各种场景而无需对环境做任何改变;借助库卡Navigation Solution的稳定导航算法,KMP 600-S可以稳定运行于动态变化较大的环境,自主规划运行路径,规避运行障碍,真正做到为货物运输降本增效的同时,确保安全可靠。
新松自主研发的自然轮廓导航技术是全球最先进的移动机器人导航技术之一,无需改变作业环境,即可通过软件算法对环境轮廓进行识别并定位,大幅减少部署时间,兼具高精度与高速度优势。新松将CS-500型货架搬运机器人与FP-50型货箱转运机器人组合应用、系统调度,全新打造零部件配餐转运解决方案并已成功完成市场应用。

CS-500型货架搬运机器人
CS-500型货架搬运机器人最大负载500kg,可实现大规模集群调度应用,支持WIFI 2.4G/5G双频无缝漫游,适应更大作业区域。FP-50型货箱转运机器人移动灵活,支持狭窄巷道作业,举升高度可定制,能与滚道机器人、货架机器人及地面输送线等快速对接。

井松智能攀爬机器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工业自动化展区的井松智能的黑科技产品3D-AGV也让人眼前一亮。作为国内领先的智能物流系统集成商与物流装备制造商,其推出的攀爬AGV不但可以在地面上行驶,还可沿货架垂直升降,实现AGV的三维移动,同时替代了传统提升机或堆垛机的功能,降低货架的成本;攀爬AGV穿梭整个库区,实现了指定位置和货位之间货物的直接搬运,提高了出入库的效率;具有互换性,维护方便,即使出故障也不影响仓库的使用。
2、新老厂商争相涌入,协作机器人百花齐放
相比传统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具有安全性高、人机交互等特性,还拥有成本低、易于部署、灵活性高等优势。随着新老机器人厂商,纷纷涌入协作机器人市场,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研发,在不同的细分领域深入开拓,本届展会众多厂商都推出了协作机器人产品及其应用。

UR协作机器人材料去除工作站
作为协作机器人鼻祖的丹麦优傲(UR)公司,在本次展会携手多家UR+合作伙伴现场演示了制造业中常见的3种应用场景:螺丝锁缚,打磨、抛光和精加工和识别、分拣,以及上下料的集成解决方案。

All-in-one共融系列协作机器人荣获CIIF大奖
在节卡机器人展台,现场展示了节卡All-in-one共融系列协作机人、JAKA Lens视觉技术等新品,以及3C电子、新能源、汽车、食品、精密制造等工业场景和新商业场景,包括手机领域PCB检测、搬运、新能源行业后包装段锂电池工作站、汽车行业光导条检测、食品搬运码垛、移动复合机器人、机器人摄影、无人咖啡机等30+应用解决方案。节卡机器人全球首发的All-in-one共融系列协作机器人也获得了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奖”,节卡也是唯一获得此次奖项的机器人企业。此外,节卡机器人还展示了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的JAKA+生态圈,旨在打造完整的协作机器人应用生态链,在节卡协作机器人基础上,开发更多满足客户需求的应用类型。
遨博智能柔性制造生产线在本届展会首发亮相,该产线是国产协作机器人品牌中,初次采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理念来制造机器人的一条智能化产线。该产线研制过程中,针对各工序特点开发了多种协作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站,以解决行业性技术难点和痛点,如电缆理线穿线、多种锁付结构、单相机引导多台机器人、多臂协作生产等,应用了涂胶、锁付、视觉引导、装配、检测、搬运等工艺,为协作机器人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稳定高效的参考样本。

遨博智能柔性制造生产线
遨博智能还联合各行业领域精英合作伙伴,整合行业资源,打造成熟的协作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并联合展示了20余项协作机器人集成应用方案,涵盖智能装配、智能生活、智能服务、智能检测、智能分拣等多业务场景。

发那科CRX-10iA全新一代协作机器人
FANUC展示了将机器人自动化与物联网技术的有机融合,通过人机协作、柔性化制造、个性化定制生产,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并在中国首次展出CRX-10iA全新一代协作机器人。CRX-10iA具备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便捷使用三大特点。作为一款小型协作机器人,CRX-10iA最大负载为10kg,可达半径1249mm,其长臂型机型CRX-10iA/L,动作可达半径达1418mm。CRX针对小型部件的搬运、装配等应用需求为用户提供精准、灵活、安全的人机协作解决方案。

对应食品规格的协作机器人HC10DTF
安川展出协作机器人HC10DTF,其表面采用金属餐具电镀工艺,专为食品行业量身打造,工艺中采用的润滑油皆是食品级别,接触食品的部分,都符合一定食品安全的要求。

DSCR3双臂协作机器人分层调酒应用
新松展示的协作机器人系列产品包括七轴协作机器人SCR系列,六轴协作机器人GCR系列,以及复合机器人HCR系列等全系列平台化多可协作机器人产品,应用展示覆盖教育、物流、传统制造、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GCR5展示了在教育领域中已经开始使用的三合一实训平台,平台包含涂胶,拧紧以及搬运三大功能,可让学生在教室中零距离体验工厂实地氛围。

曲面锁螺丝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集萃智造)经过4年研发,携三款协作机器人(IIMT-CR-03/05/10)和一款无人清洗车(IIMT-UV-53)首次亮相于工博会,并带来了激光焊接、均匀喷涂、乱序码垛、精细去毛刺、多面体抛光、曲面锁螺丝、灯具装配自动化线等丰富的机器人应用场景。

MOD系列全向双臂移动协作机器人
墨影科技展出了MOS系列全向单臂移动协作机器人及MOD系列全向双臂移动协作机器人,可实现300-1500kg底盘负载,3-30kg机械臂末端负载,±1mm底盘重复定位精度。其中MOD双臂移动机器人拥有21个自由度,同时具有拟人形态,能够轻松完成需要双手操作的复杂任务。结合墨影科技自主研发的自动末端快换系统,单个机器人能够根据任务需要自主更换末端工具,真正实现了“一机多用”。展会现场循环展示了“生物化学实验室”“膜片切割搬运”“精密移动”等应用场景。

艾利特CS系列协作机器人
本届工博会,艾利特机器人全新平台级CS系列协作机器人正式亮相。这一款被定义为“平台级”协作机器人产品的CS系列(Cobot Superior)凝聚着艾利特对于协作机器人技术未来发展的理解,以及多年来对工控领域应用侧需求的观察。平台级CS系列(Cobots Superior Series)协作机器人基于全新的基础架构,在包括操作界面和编程方式在内的软件,以及示教器、机器人本体在内的硬件侧全面升级,展示了新一代协作机器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勃肯特协作并联机器人新品揭幕
勃肯特全球首发了其协作并联机器人,该协作并联机器人主要针对在狭小的空间内,单台效率不够,两台安装空间不够的情况,例如在玻璃行业,来料皮带宽度在150mm,速度28米/分钟,机器人需要在这样的皮带上取料,放置在宽度1500mm的退火炉的传送带上,传统的并联机器人单台速度上不能满足要求,而协作并联机器人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三菱电机协作机器人MELFA ASSISTA化身“幸运大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工博会的工业自动化展上,三菱电机最新的协作机器人MELFA ASSISTA在国内首次亮相,化身“幸运大使”,用于为获奖观众送礼品。MELFA ASSISTA 带有碰撞检测等安全功能,与人协作性更强;众多创新设计,有效提升生产效率;简化编程、示教、使用操作,显著降低TCO......众多出色性能,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
3、机器视觉,为机器人装上“眼睛”和“大脑”
当前,智能制造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机器视觉是智能制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以机器视觉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在在移动、分拣、拆剁、搬运、检测等制造业应用场景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机器视觉从一项可有可无的功能变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能。

安川高速产品检测系统
安川高速产品检测系统,利用离线仿真软件MotoSimEG-VRC高级版(选配)功能,机器人通过最高速的作业顺序计算,相机拍照时间点调节,进而产生最适合的轨迹修正,实现超高速产品检测。同时,其展出的3D自动轨迹生成系统,利用3D视觉与MotoPlus轨迹计算,无需编程即可自动快速时间实现复杂的机器人动作;PCB加工检测系统,通过在AGV上放置机器人并搭配视觉相机完成从加工机取放和检测PCB的作业。机器人配合AGV上下料,实现无停顿地对工件进行精准的取放工作;机器人智能视觉抓取拣选系统,通过机器人搭配牧今视觉系统,自动定位并规划路径,实现机器人自动抓取及不规则上下料,可根据客户实际场景适配最优视觉传感器,适配各种应用场景。

埃斯顿智能控制单元解决方案
埃斯顿的智能控制单元解决方案,基于Tiro Motion Perfect软件平台,集成控制生产单元中的运动控制系统、机器人及视觉系统,充分发挥其自主拥有机器人、运动控制、视觉系统等优势,可应用于3C电子制造、电池生产、日化包装、食品分拣、医药设备等行业,满足自动化生产线,柔性化、自动化设备模块化及小型化需求。

TM 3Dvision电动汽车自动充电
协作机器人与智能视觉系统的领导厂商达明机器人,携新品TM AI+、TM 3Dvision、TM Operator Platform、TM ROS Driver、Robot Training Kit及众多应用场景亮相。其中,TM AI+主要是将Robot+Vision+ AI“手眼脑”结合,展示高效率的自动瑕疵精准检测;而TM 3Dvision是将Robot+Vision+AGV“手眼脚”结合,在展示的TM 3Dvision电动汽车自动充电场景中,通过采用3D视觉与AGV进行信息交互,实现不同车位交换循环的自动充电动作。

新型M-20iD/25机器人搭配iRVision视觉检测功能
FANUC则展示了多种搭配视觉技术的机器人应用。比如,智能机器人物流拆垛系统搭载了FANUC 最新的3DV/1600三维视觉传感器,视觉范围更宽广;M-10iD/12弧焊机器人配合双激光视觉传感器FUJI-CAM以及单轴变位机完成铝合金油罐的激光跟踪协调焊接;弧焊机器人利用FUJI-CAM激光视觉传感器对坡口进行寻位及尺寸测量,实现厚板的自适应多层多道焊接;新型M-20iD/25机器人搭配iRVision视觉检测功能,为用户提供了高效、智能的高压断路器极间距检测与装配解决方案。

汉振3D无序抓取系统
汉振智能作为一家以人工智能及3D机器视觉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携全新3D相机与3D无序抓取解决方案亮相展会。新款True系列3D相机,产品性能得到极大改善,在三维成像动态响应范围、成像精度、成像速度、持续稳定性等方面具有不俗的表现。据介绍,汉振智能演示的新版3D无序抓取系统,顺应了当下机器代替人工以提升企业效率的趋势,解决了料框中散乱工件的上下料技术难点,在汽配、3C电子、轴承等行业均达成了批量出货和模式化复制。

聚时科技展台
聚时科技自主研发的“聚芯2000”半导体AI视觉检测设备及3D精密视觉检测产品亮相展会,以深度学习与复杂机器视觉技术解决工业制造难题,助力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此外,川崎机器人智能分拣系统,广州数控的机器人视觉鞋底涂胶单元,节卡小助机器人视觉抓取系统,科瑞技术全新的手机中框检测设备,蓝芯科技发布的两款搭载自研TOF视觉技术的机器人新品,以及UR协作机器人配合Gecko SP以及OnRobot Eyes轻松完成识别、分拣与取放任务等等也备受关注。
4.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机器人厂商加码智慧医疗
作为全球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加速激发了传统工业制造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求,也促进使各大机器人厂商关注医疗领域需求,使得医疗机器人领域将成为发展最快的应用场景之一。本届机器人展上,一批智慧医疗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亮相。

ABB柔性机器人药房自动化系统
围绕“未来工厂”、“未来医院”、“未来汽车”三大主题,ABB在工博会现场展示了丰富的数字化、智能化机器人解决方案。其中,在未来医院展区,ABB展示了在中国落地的与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联合项目中开发的首套柔性机器人药房自动化系统,以及用于医疗实验室的协作解决方案。

LBR Med机器人
KUKA展出了LBR Med机器人。据介绍,被誉为医疗界的“全科医生”的库卡LBR Med是唯一经CE体系认证、可集成到医疗产品中的机器人组件。凭借超高力控能力及安全性能,它不仅能胜任按摩这样的工作,可适用于骨外科、超声诊断以及微创手术等多种医疗场景。

医疗穿刺采血机器人
哈工智能以“新科技、新工业、新医疗”为主题亮相。在新医疗板块,隶属于哈工智能的磅策在现场展出利用红外医学图像处理、医学超声图像处理技术、微控技术、多模态传感技术结合AI算法研发的医疗穿刺采血机器人。该款采血机器人从减少感染科护士采血感染风险的愿景出发,助力医院实现全自动化验检。

沃迪智能展台
沃迪智能携手上海汉赞迪生命科技精彩亮相,带来Cantus Screen 高通量液体处理系统、Volador Series核酸提取仪等产品,并进行了现场展示。

按摩理疗机器人
遨博机器人与秀域联合发布的按摩理疗机器人,是遨博协作机器人在健康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遨博表示,该机器人可完成所有理疗工作,超越绝大多数技师理疗水平,可应用于医疗、康复、护理、理疗等场景。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