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国制造业出海势头强劲,“本地化”仍任重道远

2024-02-02e-works 黄菊锋

1435阅
2023年,被誉为是中国企业出海的爆发“元年”。从国内企业组团出海抢订单,到中国出口“新三样”,中国制造业的出海热度越来越高。
       2023年,被誉为是中国企业出海的爆发“元年”。从国内企业组团出海抢订单,到中国出口“新三样”,中国制造业的出海热度越来越高。据商务部统计,2023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16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同时,中国制造企业已从“走出去”,转型为追求“本地化高质量发展”,出海之路越走越宽。

       从出海模式来看,中国制造企业已从传统的“出口贸易”,走向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营销网络、研发中心,设立独资或合资公司、开展海外并购等,逐步建立精耕细作的本土化运营能力;并通过“抱团出海”,借跨境电商在海外营销国内产品等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例如,在2023年的美国“黑五”大战中,被称为“出海四小龙”的SHEIN、Temu、AliExpress和TikTok Shop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群雄并起,形成了与亚马逊巨头争市场、争用户、抢商家的激烈局面,并为中国制造企业实现产品出口外销,逐浪全球市场提供了新选择。

       从出海行业来看,据e-works发布的《2023中国制造企业出海现状调研报告》的调研数据显示,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和电子电气行业占比颇高。其中,机械装备制造业出海势头迅猛,从细分行业来看,工程机械行业出口持续保持高景气,据海关整理数据,2023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额3414.05亿元,同比增长15.8%;全球市场上约六成风电设备产自中国。汽车行业出海也跑出了”加速度“,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出口汽车达491万辆,同比增长57.9%,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除了传统行业,以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持续火热,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长29.9%。

       从出海目的地来看,欧洲、中东、东南亚、墨西哥等是2023年出海高频目的地。特别是,对汽车、新能源等行业来说,欧洲继续成为其出海的重点区域,如匈牙利已成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出海欧洲的热门地 。2023年,宁德时代的匈牙利电池工厂一期开工建设,亿纬锂能、比业迪、欣旺达等企业也宣布在匈牙利建厂。另外,还出现中企“中东淘金热”,有数据统计,截止2023年底,共计9家中国车企,13个新能源车品牌,在中东落地销售了共计约20余款新能源车型。除了新能源行业,中国药企、科技企业也纷纷逐鹿中东。此外,墨西哥成为新的出海热土,长城汽车在墨西哥成立子公司,北汽、江淮、奇瑞、名爵等中国汽车品牌早年就在墨西哥当地布局生产和销售;三花控股、海信集团等家电企业也已在墨西哥落户。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企业出海寻求新发展机遇是必然趋势。然而,近年来的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规则改变,大大增加了出海的不确定性,中国制造业出海仍面临诸多风险。例如,印度要求企业在印度继续投资赚的钱,形成“印度赚钱印度花”的格局,并多次处罚中资企业;欧盟于2023年10月正式启动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等。另外,在中国制造企业全球化的道路上,还面临各种各样的经营管理挑战,而本地化运营首当其冲,不仅仅是缺乏本地化的运营团队,还涉及行业标准、环保法规、宗教传统、工会组织等的认知差异。因此,如何规避贸易壁垒、提升抗风险能力,如何融入本地市场,建立本地化运营团队、组织与制度,如何在全球竞争格局中把握新话语权,是中国出海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命题。

       e-works建议中国制造企业出海首先明确地将“全球化”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再制定各项“本土化”的具体措施,并借助数字化技术提升全球洞察力,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创新,最终实现全球化经营。

参考链接:

       “出海”势头强劲 A股公司半年报彰显中国制造全球竞争力

       中国制造:锻强出海“新”势力

       全国多地积极组团“出海”助力企业竞逐海外市场
责任编辑:程玥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