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推进智能制造需要补精益课,打造人机协作的智能工厂

2025-01-17e-works 梁曦

216阅
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发现仅靠引入先进数字技术和装备并不足以真正地推进智能制造。相反,它们意识到必须回到精益生产的根本,通过分析和改善各个子流程,找出所有可能存在的浪费和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以精益生产为基础推进智能制造,打造人机协作的智能工厂,不仅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交付速度,还能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面对当下的诸多挑战,持续推进智能制造,提升新产品研发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提高库存周转率、设备利用率,不断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已成为制造企业的核心战略。智能制造强调数字化、柔性自动化、精益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紧密结合,而不少企业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仍着眼于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的应用,关注数字化、自动化的实现,忽略了精益化。

       精益生产是现代制造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对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分析和改善各个子流程,找出所有可能存在的浪费和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从而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种管理理念和方法论的引入,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智能制造则为精益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生产方式,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将使得精益生产中的精细化管理得以更高效、更精准地实现。因此,在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需要补上精益课,将精益生产理念融入到智能制造系统中,精益生产的工具和方法也会与智能制造技术相结合,共同推动生产过程的优化和升级。

       精益生产涉及的是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法工具,几乎不需要额外的投资就能产生极大的效益,好的精益也可以让智能制造导入事半功倍。例如,企业可以在智能产线设计时,根据需要生产的产品种类、产能和生产节拍,采用价值流图等方法结合精益的理念来合理规划智能产线,并通过持续的业务流程改进和优化,以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企业还可以结合目视化管理,将复杂流程直观化,简化操作难度,减少人为错误‌;运用简单却有效的防呆防错方法,避免操作错误和混淆;通过低成本自动化(LCA)技术,应用机械、气动、电气、电子和光电等技术手段,开发出具有高可靠性、高生产性、高柔性、低投资成本特点的生产线、设备及工夹具,提升生产现场的操作效率。精益生产同时强调自働化,注重机器与人的协调配合,将简单、重复、劳累的工作交由机器来完成,而将更精细化和智慧化的工作交给人来执行,人和机器各擅其长,共同完成生产制造任务,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将精益管理的思想融入了智能制造的推进过程中,实现了极大的改善。梅特勒-托利多(常州)测量技术有限公司面对仪器仪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不是一味追求生产的自动化率,而是强调人机协同和持之以恒的精益改善。公司对生产线进行针对性的自动化改造,利用MES系统结合条码扫描,自动记录工时数据,为精益部门的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强调人机协作的柔性生产方式,利用AGV小车与移动式工作台搭建“可重构”式生产线,实现效率的提升。

       火星人厨具股份有限公司在建设二期智能制造工厂之前,就沿着“精益思想导入、点与面改善、系统性改善、全流程精益化”的实施路径,全面推进MLPS(火星人精益生产方式)变革。火星人严格按照客户需求节拍进行生产,实现效率改善;应用SMED快速换线方法完成生产切换,满足小批量生产;构建产品“一个流”生产模式,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按生产需求在2小时内配送物流,为JIT生产奠定基础;以平准化方式安排各产品均匀的间隔生产,减少生产过程波动;协同供应商按照实际生产需求精准送货,减少库存的同时加速了物料周转。

       精益生产强调消除浪费、优化流程、持续改进以及注重效率等理念,为企业推进智能制造指明了方向。而智能制造所带来的技术支持、自动化与柔性化生产则帮助企业更好的识别浪费、优化流程、防呆防错、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推动精益生产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将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有机结合,企业能够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市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培育智能制造融合创新生态

       2、两部门关于公布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名单的通知
责任编辑:程玥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