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中午12点(太平洋时间)之后,曾被誉为“AI时代iPhone”的Ai Pin将彻底停止服务,用户存储在云端的所有数据将被永久删除。这款由苹果前高管团队打造的明星产品,最终沦为“电子垃圾”。
今天,一场科技界的告别仪式正在上演!
2025年2月28日中午12点(太平洋时间)之后,曾被誉为“AI时代iPhone”的Ai Pin将彻底停止服务,用户存储在云端的所有数据将被永久删除。这款由苹果前高管团队打造的明星产品,最终沦为“电子垃圾”。
图1 Humane公司重要声明(来自:Humane官网)
而其母公司Humane的核心资产,正以1.16亿美元的价格被惠普收入囊中。
Humane的兴衰,从资本宠儿到黯然退场
Humane由苹果前高管Imran Chaudhri(初代iPhone核心成员)和Bethany Bongiorno(苹果前软件工程总监)于2018年创立,团队中半数以上为苹果前员工。
公司成立初期宣称将通过创新计算方式,来探索更理想的人机交互体验,并暗示在开发某种穿戴式AR设备。
于是,尽管5年没有发布任何产品,Humane依然吸引了包括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微软、高通等投资方的支持,累计融资达2.3亿美元,估值一度超过8.5亿美元。
2023年11月,Humane高调发布其首款产品可穿戴式智能设备Ai Pin。
这款长47.50毫米、宽44.50毫米、重量约34克的方形设备,能够通过磁性吸附在衣服或其他表面上,通过手势和语音控制等方式实现通话、实时翻译、发送消息、询问答案、拍照、做笔记等功能,旨在取代“智能手机”完成日常任务。
除此之外,它还突破了传统显示模式,能够将信息直接投屏在用户手上。
Ai Pin发布时被《时代》杂志评为“2023年最佳发明”之一,预售量一度突破450万台。
图2 Ai Pin产品图(来源:Humane公司官网)
AI Pin的硬件配置也很有亮点,搭载2.1GHz八核高通骁龙处理器、4GB RAM和32GB eMMC内存组合、1300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3D深度传感器、加速计、陀螺仪、GPS、麦克风和扬声器等,为实时交互奠定物理基础。
它独特的“激光墨水显示器”通过720p分辨率将用户界面投射至手掌,配合3D深度传感器实现精准空间定位,进一步优化人机交互的直观性与沉浸感。
图3 Ai Pin通过激光投影将信息显示在手掌(来源:Humane公司官网)
此外,Ai Pin搭载了基于AI Bus框架的CosmOS操作系统,该系统集成基于OpenAI的GPT-4开发的专有语言模型,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环境感知与个性化学习,充分发挥AI的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自然的交互体验。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Ai Pin正式交付之后,实际表现却远不如预期。
Ai Pin高度依赖于云端大模型,语音指令需要5-10秒才能从云端传回,且常因云端会话状态同步失败出现崩溃或“幻觉”;
720P的激光投影在强光下几乎不可见,用户需手动遮挡光线才能勉强阅读;
续航能力堪忧,正常使用仅能维持2-4小时左右,频繁使用时容易出现过热自动关机的问题;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更是指出Ai Pin的无线充电盒存在火灾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该产品起售价为699美元,但仅支持内置基础功能及Tidal音乐平台、T-Mobile通信等少数合作服务,且每个月需额外支付24美元订阅AI服务功能。
停止订阅后设备仅剩离线计时器、相册浏览等边缘功能,沦为“半残废”硬件。
虽然随后降价到499美元,但依然无法挽回市场的信心。
从2024年4月正式发货开始,截止2025年2月,Ai Pin才售出一万台,再加上居高不下的退货率,与Humane最初的10万台销量预期相去甚远。
Humane在市场推广和销售上面临巨大压力,财务状况逐渐恶化,开始寻求买家,最初期望的售价在7.5亿至10亿美元之间,但最终在2025年2月19日,以1.16亿美元的价格将核心资产出售给惠普,而其明星产品Ai Pin将于2025年2月28日之后变成“砖”。
惠普收购Humane,成立“HP IQ”新部门
惠普此次收购真正看中的,是Humane团队藏在废墟里的宝藏:
- Humane自主研发的AI操作系统CosmOS;
- 由创始人Imran Chaudhri和Bethany Bongiorno(苹果前高管)领衔的技术团队;
- 覆盖AI算法、人机交互等领域的300多项专利及申请。
图4 惠普收购Humane公司公告(来源:Humane官网)
公告指出,Humane团队将在惠普内部成立名为“HP IQ”的新部门,属于惠普新的AI创新实验室,“致力于为惠普未来的工作构建一个涵盖惠普产品和服务的智能生态系统。”
惠普的野心写在最新成立的“HP IQ”部门里。
长期以来,惠普以硬件制造为核心业务,在全球硬件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收购Humane为惠普实现从硬件厂商到智能体验服务商的转型提供了契机。
一方面,惠普将Humane团队收编,其颠覆性思维(如“无屏交互”理念)能为惠普的传统硬件开发注入新思路。
Humane联合创始人Imran Chaudhri和Bethany Bongiorno曾深度参与iPhone开发,其设计理念和工程经验对惠普的消费硬件创新至关重要,且由其领衔的技术团队在AI算法、可穿戴设备交互等领域具备专长。惠普通过吸纳这批人才,可缩短自研AI硬件的周期,例如加速开发下一代AI PC或智能打印机等设备。
另一方面,早在2024年,惠普就发布了全新的AI战略,不仅重磅推出了AI PC产品组合、A4激光打印产品家族,还发布了“4+1”全场景(即AI效率神器、AI智能会议、AI电脑管家、AI生活助理和一站式AI整合的应用商店)AI解决方案,旨在重塑办公空间并引领企业智能化新浪潮。
Humane的AI操作系统CosmOS是其核心资产,能够协调本地与云端AI请求,支持多模态交互(如语音、手势、投影),惠普计划将其融入PC、打印机及智能会议系统等产品线,以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此外,Humane的300多项专利及技术团队也能够为惠普在AI领域注入强大动力的,帮助惠普构建更完整的“智能生态系统”。
图5 传统系统架构与CosmOS 架构区别(来源:Humane官网)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惠普可以将现有的硬件产品(如EliteBook笔记本电脑、A4激光打印产品)作为智能体验的入口,通过整合Humane的技术和资源,未来用户购买惠普产品不仅能获得硬件,还可通过订阅获得AI驱动的个性化服务,让智能体验真正触手可及。
写在最后
Ai Pin的失败并非因技术落后,而是过度追求“颠覆性概念”,忽视了实用性、成本与体验平衡。例如,其激光投影虽炫酷,但未能解决基础交互问题;依赖云端AI的设计则导致服务终止后设备完全失效,引发消费者争议。
对惠普而言,收购Humane是机遇与风险并存。若能将CosmOS成功整合至企业级场景(如智能办公解决方案),或能开辟新增长点;但若重蹈Humane“技术至上”的覆辙,则可能陷入另一场创新陷阱。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