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早已不再是飘在云端的概念,而是企业转型升级、抢夺未来市场的关键赛道。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个性化的需求以及复杂的供应链环境,“智能”二字代表了更高的效率、更快的响应、更好的质量和更强的韧性。如何实现?数字孪生以其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独特能力,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智能制造核心本质的一个绝佳切入点。但智能制造的终极目标,并非拥有炫酷的技术本身,而是实实在在打造难以被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今天我们将剥开理论的外衣,直击智能制造的实践本质。
数字孪生不是静态模型,而是动态优化引擎把数字孪生简单地理解为物理对象(如一台设备、一条产线、甚至整个工厂)的数字镜像(尤其不能等同于三维建模),是对其价值的根本性误解。在实践层面,
一个真正发挥价值的数字孪生,其核心在于对物理实体的全生命周期动态仿真、实时交互和持续优化能力。
通过传感器、IoT设备等,持续获取物理实体的运行状态(如温度、振动、能耗、性能参数)和过程流(如物料周转、设备日志),驱动数字模型动态更新,其强大之处在于集成??数学模型、物理规则、行为逻辑与控制算法??。这些模型(如热力学模型预测设备过载、统计模型预测故障概率、优化模型寻找最佳参数组合)才是数字孪生进行分析决策的“大脑”。
基于实时数据和多维模型,在虚拟空间进行: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对系统的未来状态进行模拟和预测。比如在能源管理系统中,根据实时的能源消耗数据和能源生产多维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能源需求和供应情况。如果预测到某一时间段能源供应可能不足,系统会自动调整能源的分配策略,优先保障重要用户的能源需求,同时启动备用能源生产设备,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 通过这一系列紧密相连的操作,形成了一个“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实时闭环体系。这一闭环体系犹如一个精密运转的机器,各个环节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确保每一个决策都能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每一次行动都能为企业创造切实的价值。可以说,这种实时闭环正是价值的本源所在,它使得数据分析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真正落地生根,为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数字孪生的内核,映射出??智能制造在实践层面的核心本质??:构建“自感知、自预测、自决策、自优化”的系统能力。这一能力体系的构建需要企业在技术研发、数据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投入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智能制造的高效、灵活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智能制造的终极价值是打造难以被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是敏捷响应力:
(1)目标的快速设定能力。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新品能否快速上市以及定制订单能否及时交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满意度。因此,设定缩短新品上市周期50%以上,定制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0%以上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智能手机行业为例,一款新机型如果能比竞争对手提前数月上市,就能占据市场先机,获得更多的利润。对于定制化产品订单,如高端家具定制,及时交付能增强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提高客户忠诚度。
(2)虚拟样机加速验证能力:传统的产品验证过程往往需要制作大量的物理样机,不仅成本高昂,而且耗时较长。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创建虚拟样机,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对产品的性能、功能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在汽车研发过程中,利用虚拟样机可以模拟车辆在不同路况、不同驾驶条件下的行驶情况,提前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并进行优化。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物理样机的制作次数,将验证周期从数月甚至数年缩短至几周,从而加速新品上市。
(3)柔性调度系统动态响应订单变化:在面对多样化的订单需求时,企业的生产调度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灵活性。数字孪生驱动的柔性调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订单状态、设备状态和物料供应情况,根据订单的变化动态调整生产计划。在服装制造企业中,当突然接到一个紧急的定制订单时,柔性调度系统可以迅速评估现有生产资源,合理安排生产工序,优先处理该订单,确保订单能够按时交付。
其次是卓越运营能力:
(1)OEE提升15%-25%:设备综合效率(OEE)是衡量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分析设备的停机时间、性能损失和次品率等因素。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深度挖掘,企业可以找出影响OEE的关键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在半导体制造企业中,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光刻机等关键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能够有效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从而使OEE得到显著提升。
(2)单位能耗降低10%以上: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降低能源消耗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建立能源消耗模型,实时监测设备和生产过程的能耗情况。通过对能耗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找出能源浪费的环节,并采取节能措施。在钢铁企业中,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优化高炉的燃烧过程,调整生产工艺参数,能够有效降低单位能耗,减少生产成本。
(3)不良率降低30%-50%: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质量问题的根源。通过建立质量追溯系统,企业可以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进行追溯,确保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在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中,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生产线上的每一个工序进行实时监测,当发现某个工序的产品不良率异常升高时,可以迅速定位问题所在,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从而降低整体不良率。
(4)实现质量追溯与根因分析自动化:传统的质量追溯和根因分析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容易出现误差。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实现质量追溯和根因分析的自动化。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系统可以自动生成质量追溯报告,并快速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源。在食品加工企业中,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数字孪生系统可以迅速追溯到问题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批次和加工环节,为企业采取召回措施和改进生产工艺提供有力支持。
(5)优化人力配置: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模拟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每个岗位的工作负荷和工作效率,合理调整人员数量和岗位安排。在制造业企业中,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分析生产流程,发现某个工序的人力过剩,而另一个工序的人力不足,企业可以进行人员调配,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是??创新与韧性:??
??
(1)创新:??虚拟验证提升研发成功率,缩短创新周期。数字孪生技术所提供的虚拟验证功能,为企业的研发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通过建立与物理实体高度相似的虚拟模型,企业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对产品的设计、性能和功能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在汽车研发领域,工程师可以利用数字孪生模型模拟汽车在不同路况、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行驶情况,对发动机的性能、悬挂系统的稳定性、车身的安全性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优化。与传统的实物测试相比,虚拟验证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模拟实验,快速发现设计中的缺陷和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研发的成功率,还显著缩短了创新周期。虚拟验证还能够降低研发成本。由于减少了实物原型的制作和测试次数,企业可以节省大量的原材料、设备使用和人工成本。虚拟验证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在虚拟环境中,工程师可以自由地尝试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和技术应用,而不受实物制造的限制。这有助于激发创新思维,推动企业不断推出更具创新性的产品和技术。
?
(2)韧性:??应对供应链中断、设备故障、市场波动的能力提升。首先数字孪生技术可以通过建立供应链的虚拟模型,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行模拟推演。在原材料供应方面,数字孪生模型可以考虑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运输时间、政治局势、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模拟不同情况下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当预测到某个供应商可能出现供应中断的风险时,企业可以提前采取措施,如寻找替代供应商、增加库存等,以确保生产的连续性。通过供应链风险模拟推演,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供应链的脆弱性,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降低供应链中断带来的损失。其次数字孪生技术可以通过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预测设备的健康寿命。通过在设备上安装各种传感器,收集设备的温度、振动、压力等运行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数字孪生模型中进行分析。模型可以根据设备的历史数据和实时状态,预测设备可能出现故障的时间和部位。企业可以根据预测结果提前安排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避免设备突发故障,减少停机时间。
数字孪生是理解智能制造本质的关键钥匙——它以数据和模型为双核,构建了一个实时映射、动态优化物理世界的智能系统。??其实践价值不在于炫酷的可视化,而在于驱动??敏捷性、卓越运营力、创新韧性??的核心竞争力提升。
??
谨记:三维建模仅是数字孪生可有可无的“外衣”,实时数据、多维模型与业务闭环才是其不可替代的“内核”。??当竞争对手还在沉迷三维可视化时,你的企业已用数字孪生构建起真正的护城河。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