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美国高通(Qualcomm)公司于官网正式宣布,已与全球领先的开源硬件和软件企业Arduino达成收购协议。
Arduino(图源:高通官网)
关于此次收购的具体交易金额,高通方面暂未对外披露。高通表示,此次交易以公司近期对Edge Impulse与Foundries.io的整合为基础,进一步彰显其提供“硬件+软件+云服务”全栈边缘平台的坚定决心;同时,这一举措也将加速高通公司赋能全球开发者的战略落地,使得Arduino社区中超过3300万的活跃用户将有机会便捷地接触到高通公司领先的边缘技术与丰富产品组合。
Arduino是一款基于开源硬件与软件的原型电子平台,由Massimo Banzi、David Cuartielles等组成的欧洲开发团队于2005年冬季创立。Arduino以其低成本开发板和单板计算机而闻名,其核心优势在于开源开放、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且跨平台兼容性强。
发展至今,Arduino已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项目、智能家居、机器人开发(如机械臂控制、四足机器人等)、教育实训及创客DIY等领域,既能满足初学者入门需求,也能为专业开发者提供灵活的原型验证工具,是连接创意与电子实现的重要桥梁。
Arduino提供的核心产品与服务,主要涵盖Arduino开发板、集成开发环境(IDE)、Arduino云服务以及Arduino应用实验室(App Lab)四大板块。
● Arduino开发板作为核心硬件,针对不同场景推出了丰富型号:经典款UNO适配入门级开发需求;高性能GIGA与Portenta满足复杂项目运算;微型化Nicla适合可穿戴设备、微型物联网终端等嵌入式场景;另有垂直领域专用型号Alvik和Opta。其中,Alvik聚焦机器人开发,专为机械臂、轮式机器人等场景优化;Opta则针对工业自动化场景,可直接连接PLC、传感器实现设备状态监控与数据采集,降低工业设备联网门槛。
● Arduino集成开发环境(IDE)是连接软件与硬件的核心工具,支持 Windows、macOS、Linux及网页端,界面简洁且操作门槛低。无论是入门实验还是专业原型开发,都能高效实现硬件编程。
● Arduino云服务是Arduino生态的“轻量化物联网中枢”,用户无需自建云服务器,通过网页或移动端即可配置设备数据采集、远程控制逻辑,助力物联网应用快速落地。
● Arduino应用实验室是一个全新的集成开发环境,旨在统一Arduino在实时操作系统、Linux、Python和AI流程上的开发流程,使开发过程更快捷、更轻松。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开源平台,旨在快速构思、制作原型并将AI驱动的解决方案扩展到生产环境。
高通表示,此次收购完成后,Arduino将继续作为独立子公司运营,并继续支持来自多家半导体厂商的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产品。而且,通过将高通领先的处理、图形、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与Arduino的简洁性、经济性及社区优势相结合,有望大幅提升各行业开发者的工作效率。
值得关注的是,在高通宣布收购Arduino的同时,双方还推出了共同打造的UNO Q开发板,这也是Arduino首次推出搭载高通芯片的开发板。
Arduino UNO Q(图源:高通官网)
据介绍,UNO Q采用混合设计,搭载高通Dragonwing QRB2210微处理器与实时STM32U585微控制器,前者负责承载Linux系统下的高性能计算任务,后者专注于毫秒级响应的实时控制,从而将高性能计算与实时控制连接起来,让开发者无需在功能和性能上妥协,高效完成下一代智能互联设备的设计、原型验证与部署。
UNO Q除了保持与Arduino IDE和标志性的UNO生态系统的兼容性外,还是首款支持Arduino App Lab的Arduino开发板。而且,App Lab与Edge Impulse平台的无缝集成,还有助于简化和加速利用真实世界数据构建、微调及优化人工智能模型的过程,可实现目标/人体检测、异常检测、图像分类、环境声音识别和关键词识别等多种功能。
在笔者看来,此次高通宣布收购Arduino,对双方而言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对高通而言,能够借助Arduino在开源硬件和软件领域的优势与影响力,进一步深耕机器人与物联网开发生态。同时,通过嫁接Arduino超3300万活跃用户的开发者社区,能从原型设计阶段直接触达创客、小型企业等群体,弥补此前其芯片多面向大企业批量供货的渠道短板。此外,也能整合此前收购的Foundries.io与Edge Impulse,完善“芯片-操作系统-AI 平台-开发者工具”的全栈边缘平台,加速推动自家技术在商业化阶段的落地,降低对手机芯片业务的依赖。
对Arduino而言,加入高通则可获得其在边缘计算、AI及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尖端技术与全球资源支持。同时,高通承诺其保持独立运营并延续多厂商芯片支持,既能坚守开源使命与社区活力,又能借助高通生态缩短从“原型验证”到“商业化落地”的路径,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Arduino并入高通对用户的意义(图源:Arduino官网)
但是,此次交易也面临多重挑战:一是开源生态与商业诉求的平衡难题。开发者可能因担忧高通主导后Arduino的中立性与开源属性会被削弱,进而转向树莓派等更中立的开源平台,存在核心用户流失风险。
二是技术整合的复杂度较高。Arduino既要兼容高通芯片,也要维持与意法半导体、瑞萨等其他第三方芯片的兼容性,还需与高通此前收购的Foundries.io、Edge Impulse实现技术架构融合,软硬件适配成本显著增加,对团队工程协同能力构成考验。
三是市场竞争压力突出。在机器人与物联网开发领域,英伟达、树莓派等对手已形成稳固市场地位,高通与Arduino联合推出的UNO Q开发板需在中端市场打出性能、生态兼容性的差异化优势,才能吸引开发者迁移。
四是战略目标与现有场景的适配差距。高通长期聚焦类人机器人等高算力设备领域,而Arduino当前核心场景仍集中于低算力原型开发,如何引导现有开发者向高阶AI应用迁移,是对双方战略执行力的关键考验。
当然,此次交易完成仍需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及履行其他惯常条件。对于本次交易的进展,笔者也将持续关注和报道。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