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在全球倡导绿色出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某自主小型新能源全价值链公司专注于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致力于在2025年实现30万台的销量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公司积极探索创新,在提升自身研发与生产实力的同时,十分重视工厂的信息化建设,力求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生产运营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联友科技作为全国领先的汽车行业数智化服务商,在汽车智能制造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先进的数智化解决方案能够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了加快新工厂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该新能源公司与联友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启动MOM(制造运营管理)项目。此项目旨在构建一套全面、高效的制造运营管理体系,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控和智能化决策,为打造“智能绿色灯塔工厂”奠定坚实基础。
二、MOM项目实施进程
为有序推进新工厂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分两个阶段逐步落地。
第一阶段聚焦“快速搭建基础”,以满足工厂基础生产需求为核心目标。联友科技凭借在汽车数智化服务领域的成熟经验,采用自主研发的微服务架构——该架构兼具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快速适配工厂业务需求——仅用3个月便完成系统上线。上线过程中,项目团队同步梳理并优化计划、物流、制造三大核心业务流程,最终实现全流程一体化协同:通过订单驱动精准排产,结合BOM结构精准计算物料需求,再联动供应商协同平台打通供需链路,有效缩短了物料供应周期,切实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
第二阶段则向“迈向智能绿色灯塔工厂”迈进,在第一阶段基础架构落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生产全面智能化与绿色化,且覆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全流程核心工艺。具体来看,各车间通过引入专业化智能化设备(如冲压精准控制系统、焊装机器人、涂装环保设备、总装智能配送系统),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升级与产品质量提升;同时,项目还融入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实时分析生产数据以辅助决策优化,搭配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闭环管理,更通过智能能源监测系统优化能耗控制,达成绿色生产目标。一系列举措落地后,企业精益生产运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智能绿色灯塔工厂”的建成筑牢了根基。
全流程一体化协同
三、MOM项目产品服务及方案详述
●计划管理:基于订单需求,根据预设的排产规则,精准安排生产排序。同时,结合车辆生产计划和备件需求,基于BOM结构拆解,精确计算物料需求,并与供应商协同平台无缝对接,确保采购与生产的协同高效。
●供应商协同:与EPS采购系统深度融合,实现订单与交货的在线管理与应答;优化零件发放与接收流程,降低线下管理成本,提升与供应商的协同效率。
●入厂物流:全面监控供应商订单处理至零件入库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自送还是取货,都能实时掌握在途信息及库存状况,确保物流过程的透明与高效。
●厂内物流:精细管理冲压件、零部件的出入库,根据生产进度和计划进行备投,减少库存积压,实现容器与质检的协同作业,提升厂内物流运作效率。
●制造执行: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冲压、总装等关键车间的精准管理;AVI车体跟踪确保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ANDON设备的恢复与升级,实现生产线停线的即时报警与大屏展示;零部件安装防错功能,进一步提升制造质量。
●整车物流:实现车辆从入库到交付专营店的全程管理,通过TMS系统实时追踪车辆动态,支持多端操作,简化流程,提高整车物流的运作效率。
●质量管理:通过对部品质量、制程质量、市场质量等关键环节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现质量的闭环管理;建立质量档案,为构建全价值链质量管控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运营中心:构建数字化运营管理体系,实时采集并管理生产、质量、成本、物流、设备、EHS等多维度数据;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可视化展示,为智能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提升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管理水平。
四、联友MOM产品优势
●上线快:以满足工厂生产为导向,采用联友自主微服务架构,实现计划一物流一制造全流程一体化协同,3个月内迅速完成上线。
●架构先进:联友MOM采用行业先进云原生技术架构,技术选型上以开源技术栈为主,符合信创要求、自主可控,支持后续系统迭代升级,快速改造。
●系统稳定:支持百万级产量车企数据稳定运转。
五、项目效益分析
●实现制造领域计划、物流、生产、质量、整车备件一站式服务,降低各版块交互成本,实现系统内部各模块业务统一、架构统一、数据统一、技术统一。
●计划编排效率:提升10%-30%
●厂内作业效率:平均人力下降15%,作业平均效率提升25%
●整车作业效率:盘点效率提升50%,盘点工时下降15%,配板作业时长下降15%
●物流作业效率:平均在途时间下降6%,装车满载率提升7%
●生产协同:人均生产效率提升12%,在制品库存下降12%
●品质管理:质量追溯时间<3分钟,品情反馈时间<1分钟
●运营管理:文档作业提升80%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