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行业重磅!4 项激光加工核心标准 11.19 启动制定,邀全产业链共筑技术标杆

2025-11-07标准技术前沿

6阅
        激光技术作为高端制造的 “工业牙齿”,正加速渗透半导体、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 —— 但行业技术标准不统一、产业链协同不足等问题,仍制约着激光加工装备向高精度、高可靠性升级。
         
         2025年11月19日 09:00-12:00,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将正式召开关于《智能激光加工装备通用技术要求》《高功率固体激光器通用技术要求》《水导激光精密加工系统技术规范》《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通用规范》4 项团体标准启动会 ,现诚邀激光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科研机构、检测单位共襄盛举,一起定义行业技术基准!

         这 4 项标准并非 “纸上谈兵”,而是精准瞄准当前激光加工领域的核心痛点:

       •智能装备端:《智能激光加工装备通用技术要求》将明确设备智能化指标(如 AI 视觉定位精度、远程运维能力),解决 “不同厂商设备兼容性差、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 的问题;

       •核心器件端:《高功率固体激光器通用技术要求》聚焦功率稳定性、热管理效率等关键参数,为新能源汽车厚板切割、半导体晶圆划片等场景提供统一技术依据;

       •精密加工端:《水导激光精密加工系统技术规范》《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通用规范》则填补了超硬材料(如碳化硅、蓝宝石)精密切割、微纳结构加工的标准空白,助力半导体封装、光学元件制造突破工艺瓶颈。

         此4项标准落地后,将打通 “激光器 - 加工装备 - 下游应用” 的技术堵点,让上游器件商知道 “该造什么样的产品”,中游装备厂明确 “该达什么样的精度”,下游应用企业清楚 “该选什么样的方案”—— 最终实现全产业链降本增效、技术升级。

         无论你是产业链哪一环,参与标准制定都能收获专属价值:

       上游核心器件 / 材料企业(激光器、光学元件、数控系统、冷却系统等)

       把你的技术参数(如激光器功率稳定性、镜片透光率)转化为行业基准,建立技术壁垒;

       提前对接中游装备厂需求,避免 “产品造出来却不符合下游应用” 的浪费。

       中游装备制造企业(智能激光切割机、高功率激光焊接机、精密激光加工设备等)

       主导或参与装备类标准起草,定义 “智能激光装备” 的行业门槛,提升市场话语权;

       联动上下游解决 “器件与装备适配性差” 的问题,比如激光器与加工头的协同控制方案。

       下游应用企业(半导体封测、新能源电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

       把你的实际需求(如半导体晶圆切割的边缘崩边要求、电池极耳焊接的可靠性标准)写入技术规范,让装备更贴合生产;

       提前掌握标准动态,避免未来产品因不符合标准而面临市场准入风险。输出前沿技术成果,让标准更具前瞻性(如飞秒激光的微纳加工精度指标);参与标准验证体系搭建,为行业提供权威检测依据。

       会议信息与报名通道

       一、会议时间:2025 年 11 月 19 日 09:00-12:00(会议形式:腾讯会议线上举行)

       二、会议内容:

       解读激光加工行业发展趋势与标准制定必要性;

       明确 4 项标准的起草框架、核心技术指标方向;

       征集产业链意见,确定标准起草组成员名单。

         当前激光加工正处于 “从替代传统工艺到定义高端制造” 的关键期:新能源汽车激光焊接渗透率已超 60%,半导体激光划片精度要求进入微米级,飞秒激光在量子芯片制造中开始应用 —— 此时参与标准制定,不仅能抢占行业话语权,更能借助标准红利对接政策支持(如符合标准的装备可优先纳入 “首台套” 申报)。

       11 月 19 日,让我们一起从 “技术创新” 到 “标准落地”,推动中国激光加工产业从 “规模领先” 走向 “技术引领”!

       即刻报名,共绘激光高端制造新蓝图!

       陈老师 15120775926
责任编辑:夏豪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