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简介
戴蒙德电力机械(湖北)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隶属于戴蒙德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在锅炉清洁、除灰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锅炉问题诊断、传感和成像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知名公司。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兰卡斯特,并在世界各地拥有80多个销售、服务支持、分销和生产机构。
进入中国20多年来,戴蒙德公司始终致力服务于电力、纸业和其它工业,为其提供锅炉清洁和灰渣处理解决方案。戴蒙德公司能够处理最恶劣的行业工况,并带来最佳投资回报。戴蒙德公司始终保持与客户的紧密合作,保证提供全面技术解决方案、优质的服务和产品。
二、个人简介
江涛,戴蒙德电力机械信息系统部部长,专注于信息化领域,有着全球500强企业信息化部门管理经验,且具备大型公司信息化推进和实施管理的经验,从业期间领导企业进行了一系列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并充当技术实施负责人。有较强的领导集团化公司信息系统团队的能力,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相关的技术及知识。曾就职于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法雷奥中国。
三、个人信息化从业经历及主要业绩
现任戴蒙德电力机械信息系统部部长,负责戴蒙德电力机械中国区IS基础架构、IS系统应用、IS系统顾问三个团队的管理工作及信息化项目的推进和蓝图规划:
*负责公司信息化项目,让信息化项目支持公司战略发展及提升公司科学决策能力、最终提高效率,创新商务、赢得商机。
*负责公司中国区厂区IS系统的部署及实施
*负责公司信息及网络安全、基础架构的标准化工作
曾就职于法雷奥中国(法资企业,全球汽车零配件行业排名第14),任华中及华南区五家工厂的区域IT manager:
*参与法雷奥集团公司视觉系统三个分工厂的SAP R3项目实施, 直接负责武汉工厂SAP系统管理及部署、核心物流条码管理系统的实施以及负责对应的EDI项目。
*负责法雷奥大中华区的华中及华南区的信息系统管理工作以及信息安全工作的推进,负责管理华南及华中区IT团队的组建及团队管理工作,负责IT的成本分析及项目管理,全面负责与集团总部之间的沟通和项目推进工作。
曾就职于武汉凯迪水务有限公司(新加坡企业),负责公司信息化的发展及规划;数据仓库系统及信息应用系统(ERP,CRM,SCM等)的引进、实施与推广;业务数据系统和决策系统的建设、管理和运行支持;应用系统软件管理(职责安全,数据I/O、程序和流程优化); 并为管理层提供综合数据分析的支持服务。
四、近2年在企业主要推进的信息化项目
1. Oracle EBS
作为项目经理,成功实施并上线了Oracle ERP 系统(Oracle EBS),项目目标为:
*建立一个适合DPMH,在基础数据、财务、营销、计划、生产、采购、成本等方面实现有效监督、信息共享的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过程的高度集成
*为管理层的数据统计、商业分析和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手段
*通过ERP系统的实施,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优化、整合公司资源,降低公司整体的运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E-WORK系统
公司成功自主研发了E-WORK系统,该系统以Oracle ERP为基础,实现了:
*建立内部信息交流快速通道,加强高层领导与部门、部门与部门、部门员工间交流;
*搭建公司内部统一资源共享办公平台,实现有效的知识沉淀、集中管理与合理利用;
*规范内部公文流转与业务流转流程,实现公文与工作流流转顺畅,提高审批效率,提高办公效率;
*轻松实现领导对各部门的工作监管与远程控制;
*实现领导与出差人员的移动办公;
*全面实现内部办公无纸化、现代化,节约办公费用;
*提高业务部门与行政部门的信息共享程度,以及各部门间协同办公水平,并通过与Oracle ERP系统整合,实现无缝数据对接;
*对业务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实现公司的信息门户、知识门户与应用门户。
3. Kronos系统实施
带领团队经过细致的调研,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牵手克罗诺斯(Kronos ),该项目通过自动记录工时和出勤、车间的活动等信息,精确地反映生产流程、产品成本和生产效率,为公司提供决策支持。
4. 生产工装管理系统
领导信息化部门成功开发并上线生产工装管理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Oracle ERP系统和DMS图档管理系统,基于Android 4.2及红外触摸屏的系统和硬件,通过调取MRP系统中的工单信息和DMS系统中的图档文件,自动匹配电气组装生产用的图纸,并根据图纸内容进行电气生产装配。系统试运行后,将无需人工申请图纸打印及发放,极大地简化了生产作业流程,提高了生产及工作效率。
五、个人信息化工作中的体会及观点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随着中国企业由红海战略到蓝海战略,国际制造业也悄然迎接工业4.0时代的到来,国内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不断的上涨,这些种种因素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制造业信息化的立足点依然是业务本身,不能脱离开业务实际来空谈企业信息化。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两种方法:其一是将精力放置于数据整理和系统功能培训上,然后通过调整业务来适应软件,这种方法虽然部署时间快,但是在未来的建设中,随着业务的扩大,由于系统没有良好的扩展性,不免处处掣肘,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瓶颈;另外一种方法就是从从业务出发进行建设,摸清需求,设计流程,再用软件来实现,以业务为基础设计适应的系统虽然会增加建设成本,但可以为尚未开展的业务保留充足的扩展空间,在其后的使用中可以更好地适应业务。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
*以企业信息化作为手段,着眼于提高生产灵活性与控制成本。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不仅没有必要,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立足业务,促进生产,确保质量,只有真正的把信息化融入生产中,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才能真正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
*找到工业4.0时代制造业信息管理瓶颈的突破口,在大饼只有那么大的情况下,深挖掘,广积粮提升中国企业整体竞争力:广积粮是企业通过系统优化企业人工成本、提升劳动力效率(中国人工成本平均每年15~20%的增幅,中国制造业工人平均劳动效率是美国的1/4,平均每年30%的一线操作人员的流失),通过精益制造和生产活动的跟踪分析降低和优化直接和间接劳动力管理成本;深挖掘则是通过生产计划、原材料管控、生产底层系统的建立来控制企业直接生产成本,达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呆滞物料、把控生产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最终降低成本的目的。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管理关注的焦点从职能管理到流程管理
*管理对象的焦点从产品管理到客户管理;
*企业间交易性的管理到供应链的管理;
*管理内容从物质管理到信息管理;
*竞争形态从零和竞争到多赢竞争;
*资源管理从实有资源到虚拟资源管理;
*战略重点从经营战略转化为信息战略;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系统不断解决企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从而形成符合企业战略、可持续保持竞争能力的过程;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过程是业务流程重组或改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Improvement,简称BPR/BPI)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的过程更是管理变革和变化管理的过程;
未来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将会是企业的“Small Data”汇总及与社会“Big Data”整合的过程,对内做好SD的内功,对外抓住BD的核心,分析趋势,抓好方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4.0的革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