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简介
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始创于1992年,是由北京市科委真菌工程实验室、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生物活性物质实验室、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化学合成室、动物营养室和分析检测中心等单位组建而成的大型集团化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桑普生化多年被评为“中关村科技园50家优秀新技术企业”。2001年被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首批授予 “高新技术信誉企业”称号。2006年12月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为“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
“创造一流的生化产品,改善动物与人类的健康”是桑普生化始终如一的宗旨与追求。桑普生化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BDA)、北京通州、河北固安和广东番禹建有年产万吨级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膨化饲料、日化添加剂和兽药的物流生产基地,在全国设立了由多家控股公司和数十个办事处组成的营销服务网络,与数千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业务联系。一流的生产设备,精密的检测仪器,ISO9001、HACCP、FAMI-QS和GMP等管理体系的严格执行,在保证为客户提供品质优良、质量稳定的产品的同时,也为公司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个人简介
桑普生化 信息部主任 李运祥
李运祥,1995年毕业后曾任职于北京第一机床厂工艺处,并参与联合国援助项目CIMS的应用;后进入软件公司,参与ERP系统的开发,实施和咨询等工作,并在2008年进入桑普生化,负责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
三、个人信息化从业经历及主要业绩
1995-1998年从事装备行业工艺及CIMS系统应用,对企业业务和信息化基础有了一定的认识;98-2000年完成了一机床销售公司的网络建设和crm系统实施;2000-2008年在ERP软件公司参与软件开发,项目实施和咨询,在此期间参与了十多家大型企业或集团项目的实施和咨询工作,对企业的信息化有了深入的了解;2008年至今完成了桑普生化信息化部门建设,流程管理系统和ERP管理系统等。
四、近2年在企业主要推进的信息化项目
近2年主要致力于桑普生化贸易公司贸易系统的建设。桑普生化下属子公司东方养源国际贸易公司主要从事农产品原料国内外的贸易,而传统的ERP系统无法满足贸易业务的特殊需求,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针对贸易业务定制开发了一套贸易系统,用以满足贸易业务的需求。
由于此分公司没有信息化基础,因此前期问题主要体现在业务部门不能提出有效需求,后期数据不能及时进入系统,过于追求完美而让项目陷入被动。在项目后期针对这些问题,调配其他分公司懂此业务的精干人员来整理数据,灵活应用现有系统,最后确保系统按时上线,目前运行良好。
五、个人信息化工作中的体会或观点
中国信息化从90年代国家引进国外的项目以及后来国家各部位补贴企业信息化资金,20多年前后国家和企业都投入了不少资金,但前期由于思想不到位,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等原因,投入收益并不成正比,至今在企业信息化圈里仍然听到更多的是对软件公司的埋怨和对即将要上的项目的茫然。
针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可分三种情况来处理:
对于没有实施过管理系统的企业,考察一个类似企业应用后,选用一个成熟度满足70%的软件进行实施,不要去做二次开发,要有目标地进行部分应用,让系统运转起来。很多人的误区是想花一份钱买十份功能,还要求按自己原来习惯任意开发,结果是软件商辛苦,自己也累着了,最后大部分功能闲置不用或作茧自缚,最后的结论是软件商不好。
如果企业曾经用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但不是很成功,再选型时要总结前期系统的得与失,不要贪多贪大,要细化需求,选出适合自己的管理软件来,可以加入15%左右的开发工作,更重要的是组建好实施团队。
针对前期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不错,但随着企业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管理软件时,要针对现有系统功能与现实管理之间的差距与软件商进行仔细沟通,要保留一些原系统的良好操作习惯和应用便利,针对需求可以加入30%左右的开发工作。
总之,一个项目的实施,前期专家们提出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是非常有道理的,针对这些要组建有效的团队,做好需求分析和软件选型,最后要保证数据的有效录入和运转,哪怕前期有很多瑕疵和不完善,一味埋怨软件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