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简介
金螳螂是一家以室内装饰为主体,融幕墙、家具、景观、艺术品、机电设备安装等为一体的专业化装饰集团。已连续12年成为中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第一名,并成为中国装饰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公司连续三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授予亚太地区最佳上市公司50强。公司连续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ENR中国承包商60强、中国最具竞争力建筑企业100强。截止到2014年金螳螂已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61项、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202项,成为获得“国优”最多的装饰企业。
2014年公司成立金螳螂(苏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注于家装、小公装的装饰电商O2O服务交易平台建设,公司计划三年内投资10亿元,进线发力装饰电商O2O。
苏州金螳螂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二、个人简介
钟韶武,有20年以上的IT行业工作经验,先后就职于华为、中电电气、多元华集团等企业,其中10年以上是在国内知名大型企业以及美国/新加坡/中国A股上市公司从事IT管理工作。在IT规划、ERP实施、软件开发、系统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均有丰富的经验。
苏州金螳螂企业(集团)有限公司IT总监 钟韶武
三、个人信息化从业经历及主要业绩
1、实现扁平化管理
集团型的装饰企业组织机构一般都比较复杂,组织层级较多,在传统手工管理的环境下,由于信息传递的方式落后,速度很慢,这样高层领导要了解基层部门运作情况,搜集有关信息是很困难的,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管理和决策水平。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地域分布广泛的公司总部、子分公司、项目部都集中到同一个信息平台,加强了总部与下属单位之间的协同工作效率,信息沟通更准确、更及时。使基层部门的运营信息迅速地传递到高层部门,从而突破传统手工管理环境的时空瓶颈,实现企业扁平化管理。
2、打破信息“孤岛”
装饰企业在管理经营过程,往往会出现管理数据口径不统一的现象。项目部、材料采购部、成本核算部和财务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管理台帐,各管各的,形成了信息“孤岛”,所以要定期进行对帐,这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运作效率。通过信息化系统,数据就像人体中循环流动的血液,血液型号必须是唯一的,这样各部门在任何时间、地点所看到的经营数据都是一致的,输出各种管理分析报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实现产业链的信息整合
装饰企业在整个产业键中,上游是建设单位和总包单位,下游是材料供应商和工程分包商。一般来说,装饰企业对上游进行信息整合的难度比较大,除非上游单位主动提出,但对下游单位进行信息整合还是可行的。比如工程分包商通过装饰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填报班组人员动态情况,装饰企业就可以根据工程分包商施工项目进展,分析出其产能消化能力。同时,下游单位也可以了解到与装饰企业的经济往来等情况。
4、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
信息化管理为企业实现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使管理更加规范化。比如:项目部根据施工预算和进度计划,需要采购一批材料(信息流),材料到场验收后(物流),形成一笔对供应商的应付款(资金流)。
5、提升计划与管控能力
装饰项目的前期策划工作非常重要,计划工作做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质量、工期、成本。计划的内容包括工期进度、材料采购、施工班组配合等,比如材料采购,先要根据施工成本预算和工期进度,编制材料采购计划,采购计划的准确性与采购提前期的长短,往往会影响到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对项目进度、成本、资金、质量的有效控制,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了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优化整合人、财、物等各项资源,提高了公司对项目的总控和协调能力。
6、提高风险控制与决策分析能力
在传统的手工管理环境下,一般都采用拉式管理模式,也就是说领导关注什么,然后去调阅各种资料,再做出管理决策。这种方式效率不高,比较耗费时间,在缺少充分的资料数据情况下,甚至会拍脑袋下决定,这会为企业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通过信息化系统,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规范和风险控制要求,信息化系统会自动把领导关注的一些信息推送给接收人,比如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这就是推式管理模式。使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者洞察力,更快地做出对企业有利的决策,帮助企业提高获利、增加生产力与竞争力。
近2年在企业主要推进的信息化项目:
●ERP系统
以50/80管理体系为指导,进行ERP的自主设计研发,实施了包括营销投标、设计项目、工程项目、企业材料、人力资源、行政办公、生产制造与财务管理等信息化系统。覆盖了公司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流程等方面发挥了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BI系统
2012年公司引入先进的SAP BO产品开发管理驾驶舱,2013年1月已正式上线。建立了一个稳定的、可扩充的集中了公司经营信息的数据分析平台,形成面向公司决策层、管理部门、各分子公司的业务管理和决策分析的综合性系统,提升公司的集中管控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E化办公
项目部E化办公系统实现了公司员工从“听文化”到“看文化”的转变,打破了公司与部门、分公司之间的信息壁垒,达到了“树典型,拉后进”的目的。通过该系统可将表扬简讯、公司通知、企业文化、领导指示、培训素材、宣传图片视频等第一时间发布到指定项目部,并可以紧急插播节目和字幕。整个播放过程均实现了无人值守播放。
另外,还搭建了项目部需求收集的移动平台以及后台管理平台,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分发至不同的部门进行处理,整个处理过程可以在系统中实时沟通,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价反馈。
搭建了对播放课件的评价平台。以分类统计各类节目的受欢迎程度,从而优化节目单。
●施工50/80移动应用
基于施工50/80项目管理系统,开发了移动移动端,使沟通更为便捷、方便。
四、个人信息化工作中的体会或观点
●企业信息化当前或未来面临的挑战
以项目管理为核心,所有业务围绕项目展开;项目周期短,分布广泛,工作环境艰苦;计划性很差,业务的随机性很强;信息化程度低,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能力较低;同行业中不同企业之间的管理模式差异很大;材料品种很多,且大部分都不重复使用;整体说来是一个小的细分行业,因此缺乏成型的管理软件解决方案;可供学习的国外先进样板几乎没有。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借鉴其它行业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选择适合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方法;采用成熟的技术;了解企业的管理和业务模式;高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都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跟踪了解IT行业最新发展趋势。
●未来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将对几乎所有行业都形成冲击,甚至于对有些行业将有颠覆性的影响。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互联网思维的几个关键词:便捷、体验、口碑、快、免费、参与。
●对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看法或观点
大型ERP系统例如SAP、Oracle等在制造业被广泛采用。BOM(物料清单)、标准工时、设备产线产能、稼动率等概念和方法被广泛使用。在信息化系统的支撑下,制造业在JIT零库存、精益生产、全面预算、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追溯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成果。同时,也支撑了制造业的规模化、可扩展性、可复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