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积极拥抱产业互联网浪潮

2022-11-21e-works整理

278
一、企业简介

       青岛康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大控股)创立于1992年,经过近三十年的市场洗礼,已成长为集食品制造、宜居地产、旅游开发与生物科技为一体的综合型大型民营股份制集团企业。

       康大控股集团多次入选中国成长企业100强,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先后荣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星火外向型企业、山东省先进民营企业、青岛市百强企业、山东省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康大集团始终以创造健康生活为使命,倡导并践行“一一三三”创新发展理念,以国际化视野,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为世界的家庭带来高品质生活享受。

青岛康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图1 青岛康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二、CIO个人简介

       赵海洋,十二年信息管理经验,从事信息战略规划、实施、集成、系统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工作,专注于制造业信息管理应用、智能工厂建设与产业互联网,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实践经验。先后在政府机构、系统集成企业、国有、集团化上市企业担任信息化管理职务,长期实践企业信息化管理、数字化转型管理咨询等从业经历。

青岛康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管理部信息总监 赵海洋

图2 青岛康大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管理部信息总监 赵海洋

三、个人信息化从业经历及主要业绩

       以业务和信息化发展战略为导向,推动业务领域的融合集成。构建集团集成化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多线条业务整合与集成,完成CRM、SRM、ERP、MES、WMS等系统的建设集成,实现业务横向单元的人、财、物、产、供、销各业务层面实现管理闭环的一体化,纵向战略层、运营层直到执行层的主要贯穿。

       面向组织提升流程与数据管理能力两项主题,为支持企业的核心业务获取企业业务交易和衡量企业实体的绩效结果,推行主数据管理,包括产品、物料、客户、供应商、财务等主数据标准与管理机制。推行业务流程框架咨询,建立集团端到端流程框架,支撑集团-事业部,自上而下的战略、财务、HR等管控流程。

       全面践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近年来通过多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相关项目相继被列入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与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为企业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助推企业科学发展,树立了创新驱动型企业的社会形象。

四、近2年在企业主要推进的智能制造项目

       物联网IoT工业化育种项目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养兔国家,年出栏约5.5-6.0亿只,兔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24%,以每年3%~4%速度递增,是所有肉类增长速度最快的,养兔业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鼓励优先发展牛、羊、鹅、兔等节粮型畜牧产业,我国家兔生产虽然总体数量大,但质量、效益较差,其中尤以肉兔最为严重,当前国内畜牧物种-育种种源大部分被国外掌握,国外引进繁育模式的核心种质被国外育种公司严格控制。

       较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养兔发达国家采用专门化品系配套杂交生产“杂优”商品肉兔,良种匮乏一直是制约我国兔业效益水平和更好发展的瓶颈。

兔产业全过程

图3 兔产业全过程

       康大历时6年,累计投资2亿元,用于肉兔育种技术开发、创新平台搭建、育种团队建设和产业推广;育成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康大肉兔配套系,指标接近国际知名配套系,填补国内空白,打破了该领域的国外长期垄断。

       与中国农大、山东农大、四川农大等院校合作,创建了现代种兔育种体系(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国地共建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推广康大配套系种兔至我国20余个省市、出口至东南亚地区(每年推广种兔60万套)。

       建成了我国首个家兔全基因库(完成26万只核心群300多万条数据的测定)。

       与专业院校合作中,创建了肉兔高效育种、扩繁制种与杂交生产相融合的宏育种体系,研发基于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的肉兔遗传评定和精确选种技术,开发新一代肉兔育种和生产管理系统,新一代育种管理体系的育种效能和核心选育技术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随着兔业发展种兔群规模增大,大量的育种测定数据和生产管理信息需要及时的分析处理,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通过科学规范的兔场管理和精确育种来提高种兔群体质量和养殖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IOT育种系统设计系统架构

图4 IOT育种系统设计系统架构

       依上述背景,企业自主研发匹配先进养殖繁育体系下构建种兔育种管理系统,实现根据肉兔各性状对育种效果的影响度来确定出准确的种兔选育的方法,根据种兔的主性状和次性状以及个体编号等等指标,判断种兔配种指数,优化育种后代的各项性状指标,优化育种效果,实现定向选育。

IOT育种业务流程与功能模块

图5 IOT育种业务流程与功能模块

       通过应用2.4G无线网络、RFID、蓝牙、环境感知物联网及软件技术实现种兔饲养、繁殖过程中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应用条形码种兔卡实现种兔的识别、跟踪,通过现代化无线网络与后台进行数据通讯。

       建立种兔育种管理平台,为每只种兔建立户口、检疫、免疫档案,提高种兔繁殖率,降低种兔病残率,从而提高养兔生产效率。

       通过育种系统采集获取的表型值,继而通过系统预置的blup育种值算法,优化选育过程。

种兔育种管理平台

图6 种兔育种管理平台

       应用及推广价值

       1.通过规范种兔生产性能测定规程和记录体系,使育种群性能测定、遗传评估、选种选配与种兔生产融为一体,在生产中完成育种测定和种兔选择,降低育种成本;

       2.实现智能选育,有利的发挥整个肉兔产业链的价值优势,为产业互联网营造管理基础;

       3.进一步转化实验室科研成果,输出育种信息化实践经验,为其他物种管理智能选育提供系统参考。

       目前已建成了我国首个肉兔全基因库,正在进行全基因组辅助育种技术研发,通过信息技术使能业务,节约育种成本同时加速育种进程,提高整体性能,推动我国肉兔产业升级。

五、个人在智能制造工作中的体会

       “制造企业依托于自身行业与企业业务发展进程,推动自身数字化变革。面对未来,应拥抱时下产业互联网浪潮,结束单打独斗的建设模式,发展更为紧密的产业链互联网融合来重塑商业模式与价值,这既是新出路,也是必由之路…”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