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柳暗花明又一村:产品化、轻量化工业互联网异军突起

2022-06-28朱铎先

1007阅

 作者:赵敏 朱铎先 


疫情转眼已三年,

山重水复柳色暗。

中小微企生计难,

数字转型路途漫。

大企自己建平台,

中小微企上云端。

罗马通途非两条,

更多路径已显现。


 一、国家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

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微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典型特征,即贡献了全国税金50%以上,60%以上GDP,70%以上技术创新,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企业数量。中小微企业是中国工业发展最大的红利之一,是我国数字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在稳经济、促发展、强创新、保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大力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帮扶和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如《关于中央企业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协同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开展“携手行动”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关于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的通知》、《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处、多次提到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可见国家对中小微企业的高度重视。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开展“携手行动”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中,特别强调大中小微企业在数字经济道路上要携手同行,融通发展:发挥大企业数字化牵引作用。鼓励大企业打造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开发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小快轻准”低成本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和场景,推介一批适合中小企业的优质工业APP。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遴选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典型场景,促进提升产业链整体智能化水平。鼓励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开展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能力。

从法律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第四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服务。”地方政府有责任按照法律要求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诸如公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各种公益性服务。

二、中小微企业转型更为迫切

随着近几年来贸易战、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等因素相互叠加,国内中小微企业普遍受到了严重冲击,很多企业面临着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

当前很多中小微企业迫切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但普遍面临人才不足、基础薄弱、经费短缺等难题,企业面临“转型是找死、不转是等死”进退两难的困境。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主战场,如果他们今天不能搭上数字化转型的快车,今后的转型道路将更加漫长。笔者认为,只有中小微企业转型成功,才是中国工业真正转型成功。习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在数字化转型的路上,中小微企业必须与大企业一路同行,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

但广大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多种条件限制,不具备大企业雄厚的数字化基础,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据统计,现在中小微企业办公网络平均覆盖率为89%,关键工序数字化装备应用比例为45%,设备联网率仅为35%,生产过程信息系统覆盖占比也只有40%,仅有10%左右中小微企业实施了ERP。中小微企业在网络、设备、信息化系统等资源配置方面基础薄弱,投入不足。

如何让这些企业有机会平等、公平地参与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让他们分享到数字经济红利,促进企业快速发展,这事关数千万中小微企业生死存亡,也事关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认识中小微企业特有属性

工业是一种极其复杂、包含了多种网络形式的生态体系。除了大型企业之外,遍布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小微企业、家族式作坊、地域性专业群体,如同草丛、灌木和乔木一样,通过吸收环境中的阳光、水分和养分,持续进行“光合作用”,顽强生长,从一棵小草开始,逐渐成长为灌木,再进一步成长为乔木,甚至不乏有少量乔木有机会成长为参天大树(大型企业)[1]。无论是草丛、灌木和乔木,还是参天大树,它们扎根同一热土,根叶交错,自成网络,关系竞合,同生共存,形成了高低错落、大小有别的草丛、山林与城市绿植,构建了中国工业独具特色的“草灌乔林”的网络化工业生态。

中小微企业往往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存在,代表了他们所在的地域协作网、家族关系网、乡土合作网等,人际关系网是其中基本导向。中国产业集群非常多,大小形态特征各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了66个新型战略产业集群;国家科学技术部公布了108个顶尖产业集群;浙江地区有120个产业集群;湖北有108个产业集群,等等;更加接地气的乡镇产业集群已经超过了五千个。佛山发展了大约40个产业集群,仅在禅城区张槎(chá)镇这个约2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集聚了4,000家针织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区块型针织产业集群。这些企业无一例外都是中小微企业。

产业集群与周边企业建立了千丝万缕的业务联系,呈现出区域经济中的一种区块先行效应,扩展了传统工业实体之间的上下游关系,形成了基于企业实体关系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新型生态价值网络。

四、工互网与中小微天然互补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等各种类型终端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对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实现全面联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是一种能够改变当前工业形态的先进生产力。

一方面,海量中小微企业亟需通过联接而实现产业集群合作,为具有无限联接能力的工业互联网提供了充足的联接对象与广阔的实施舞台,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为中小微企业降本提质增效,促进产业集群形成新型生态价值网络,提升中小微企业的竞争力。

工业互联网与中小微企业所代表的地域协作网、家族关系网、乡土合作网等实体关系网之间,彼此天然互补,自洽衔接,网上加网,互惠互利。如果中小微企业能够在某些区域上实现了大范围彼此互联,当大企业的数据红利在某种共享机制作用下,能够释放到这些叠加了中小微企业实体关系网络的工业互联网中时,中国工业的基层形态将会发生极大变化,数据的使用效率将会得到极大提升,被隐藏和压抑的基层生产力将会获得极大释放——“先进生产力+新型生态价值网络”,以力助网,以网生益,充分放大企业作用的效益,极度延伸企业作用的范围,让中小微企业成为配置资源的主体,让工业互联网成为企业优化配置物质资产、数字资产的上佳工具。

五、企业不同工联网亦应不同

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发展特征,经常被人总结为两句话:大企业自建平台,中小企业上云(公有云平台)。这两句话也变成了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两种典型路径。似乎除此之外,就很难有其他路径可以选择了。

从模仿大企业自建平台来说,中小微企业既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也缺乏深厚的技术积累,还少有复杂的应用场景,更重要的是,从技术角度来说,自建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严格遵循工业互联网的参考模型,需要参照一系列的业界标准,需要选择合适的企业架构,需要有严谨的顶层设计和软件开发规划,最终还需要严格的软件系统评测。“模型,标准,架构,规划、评测”等等,这些技术内容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距离过于遥远,他们既没有专业人才去研究和消化这些硬核技术内容,也无暇顾及工业互联网具体的落地路径。他们的要求很简单:我们怎样才能用上工业互联网?!

从“上云(公有云平台)”来说,是中小微企业可以考虑的一种解决方案。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通过功能强大的平台产品,以某种公有云平台形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另一方面,除了节省硬件、人员投入,上云上平台还因中小微企业数量数量众多而摊薄使用成本,减少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开发和实施方面的成本压力。

如果把上述两种工业互联网路径用工作日的吃饭模式来比喻的话,“酒楼包间模式”是有钱的大企业的选择,“食堂模式”是没资金的中小微企业的无奈。酒楼包间模式的优点是环境好、服务好、饭菜可以随意选择,缺点是成本高,以定制为主,等候时间长,不仅吃饭还要顾及某种“面子”展现,不是普通工薪族的日常选择。食堂模式的优点是成本低,饭菜由供方预制,缺点是质量一般,环境嘈杂,菜品没有定制和多样化选择余地。长期吃食堂或吃酒楼,并非工薪族情愿的用餐模式。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有其它可以选择的吃饭模式——自助餐模式和盒饭模式。自助餐模式意味着饭菜质量尚可,菜品多样化并且自行选配,成本固定,到场即食,无需等待;盒饭模式意味着质量和成本适中,开盒即食,菜品可事先选择。这两种用餐模式已经成为很多工薪族的日常选择。如图1所示。图中圆圈面积代表了应用规模和发展潜力。

  以用餐模式类比工业互联网发展路径

六、五种工业互联网并行发展

中小微企业显然不宜采用大企业自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酒楼包间模式,这类项目需要根据行业需求或用户个性化需求定制开发,功能比较强大,但是成本高、周期长、系统复杂度高,项目落地需要较长的实施过程与后期服务过程,笔者称其为“项目化工业互联网”,通常适用于某些大型企业的项目需求。在图1中其圆圈直径不是最大。

食堂模式的公有云平台,具有成本低、菜品预制、实施便捷等优点,但选择余地小,吃什么不由企业决定,用餐体验一般,笔者称其为“公共化工业互联网”,通常可以作为中小微企业的选择。从目前已有的实施效果来看,很多中小微企业并不满足于这种功能选择性较低、缺乏企业个性的工业互联网。在图1中其圆圈直径更小一些。

事实上,中小微企业需要找到新模式:既要饭菜价格实惠,又要质量有保证,既能自由选择饭菜种类,又能开盒即食的用餐模式,这就是本文重点介绍的两种模式——“自助餐模式”和“盒饭模式”。

自助餐模式让企业有一定的选择范围,吃什么,怎么吃,由企业决定,总成本可控,实施极短,两三天做完,笔者称其为“产品化工业互联网”,适用于中小企业;盒饭模式在选择性上比自助餐差,但是成本也更低,就餐地点灵活,基本无实施,即装即用,笔者称其为“轻量化工业互联网”,适用于小微企业。在图1中这两个圆圈直径稍大,代表着应用对象数量巨大,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中小微企业还可以选择“家庭餐模式”和“平台+园区”模式。家庭套餐模式,自购食材,自行烹调,自主性高,但是在“人、财、物、时”等各种资源的耗费上并不低,可用性不高。其在图1中位置决定了该模式随时可被其他模式替代,圆圈直径很小。

另外一种工业互联网的实现路径,是“平台+园区”。园区是中小微企业的自然聚集地,是产业集群的孵化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高地。“平台+园区”,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笔者提出的“先进生产力+新型生态价值网络”,以力助网,以网生益,网上加网,互惠互利。笔者称其为“园区化工业互联网”,适用于广大的中小微企业。

按照工信部的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是打造平台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其路径和目标是实现园区“三通一整合”,支撑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下一步将推动构建平台+园区“2+3+N”的工作体系[2]。在图1中,笔者用最大虚线圆圈表示该模式。

大圆圈下联食堂模式,上接包间模式,最大限度地覆盖了自助餐和盒饭模式,构成了集之大成的美食街模式。虚线表示其边界不确定,扩张潜力极其巨大。笔者认为,先行开发“产品化工业互联网”“轻量化工业互联网”,有利于让中小微企业以最快的速度入网,有利于共襄“园区化工业互联网”盛举。

“项目化工业互联网”“公共化工业互联网”“产品化工业互联网”“轻量化工业互联网”“园区化工业互联网”,展现了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独特之处,适合基本国情和企情。五种路径,五种模式,长期共存,并行发展,是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本特征。在经历了数年工业互联网的高速且混沌状态的发展之后,重点发展“产品化工业互联网”“轻量化工业互联网”,是当前的最佳选择。

七、产品化轻量化工互网问世

当前急需并且适用于中小微企业的工业互联网,是产品化、轻量化工业互联网,3~5天上线,极少量甚至可以无需现场安装服务,通过远程电话指导或视频指导就可以安装运行。

基本做法是:给企业需要联网的物理系统,加上一个类似于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天线+边缘计算+网口等)盒子,接入企业既有的可用网络,在后台服务器安装软件平台,给现场员工的PC、平板或者手机上安装工业APP。如果用户只选择最基本配置,就可以构成一套低成本、快部署、易维护的“轻量化工业互联网”;如果用户愿意增加一些硬件盒子和工业APP数量,就构成了“产品化工业互联网”。

机智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先进的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聚焦“产品人机料法环测”等工业资源要素,开发出适用于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快部署、易维护、产品化、轻量化工业互联网。该产品的优点是,一个工互平台,多种场景配置,百种工业APP可选,既可以按照最低价格提供“轻量化工业互联网”,也可以按需提供集成了更多硬件盒子和工业APP数量的“产品化工业互联网”,通过设备上云、业务上云和本地部署等不同方式,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SaaS化设备物联网、装备远程运维、MOM制造运营管理、工业园区产业大脑等工业互联网系统,助力中小微企业低成本、高收益走向数字化转型。

产品化工业互联网、轻量化工业互联网,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低成本“入网”的机会,真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包容性发展与增长。

关于产品化、轻量化工业互联网,笔者已经在合著《人本:从工业互联网走向数字文明》一书中予以详细介绍。该书即将在今年秋季与读者见面。

八、小结

工业互联网与中小微企业所代表的地域协作网、家族关系网、乡土合作网等之间,彼此天然互补,自洽衔接,网上加网,互惠互利。

“先进生产力+新型生态价值网络”,以力助网,以网生益,充分放大企业作用的效益,极度延伸企业作用的范围,让中小微企业成为配置资源的主体,让工业互联网成为企业优化配置物质资产、数字资产的上佳工具。

企业上工业互联网,并非只有“大企业自建平台,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这两条路可以走。开发适用于中小微企业的产品化、轻量化工业互联网,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路径。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应该引起供给侧、需求侧和各利益攸关方的高度重视。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