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先介绍了MCS-51单片机的存储器扩展,接着列举了6264的功能特点,依据6264的逻辑功能编制了Proteus仿真电路并设计了驱动程序,最后对本文的实验仿真效果进行了总结。
一、概述
MCS-51单片机内部有128个字节的数据存储器,CPU对内部RAM具有丰富的操作指令,内部RAM区是十分珍贵的资源,这些存储器通常被用作工作寄存器、堆栈、软件标志、临时变量和数据缓冲区等。如果系统要存储大量的数据,比如数据采集系统,那么片内的数据存储器就不够用了,需要进行扩展外部数据存储器。在MCS-51扩展系统中,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静态数据存储器,6264便是常用静态RAM芯片之一。
二、6264功能介绍
6264是一种8K×8的静态存储器,其内部组成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512×128的存储器矩阵、行/列地址译码器以及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逻辑电路。地址线13位,其中A12~A3用于行地址译码,A2~A0和A10用于列地址译码。在存储器读周期,选中单元的8位数据经列I/O控制电路输出;在存储器写周期,外部8位数据经输入数据控制电路和列I/O控制电路,写入到所选中的单元中。

图1 6264内部结构图
6264有28个引脚,如图2所示,采用双列直插式结构,使用单一+5V电源。所有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都与TTL电路兼容。

图2 6264引脚配置图
6264引脚定义如下:
A0~A12为地址输入线;
D0~D7为数据线;
为选片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
为读选通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
为写选通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
CE2 为6264 芯片的高有效选通端;
VCC:工作电源,一般接+5V;
GND:工作地。
表1 6264工作方式

表1为6264的工作方式介绍。其中写入、读出、选通的定义如下:
写入:数据输入缓冲器打开,数据由数据线D0~D7写入被选中的存储单元。
读出:数据输出缓冲器选通,被选中单元的数据送到数据线D0~D7上。
选通:芯片未被选中,处于保存状态,数据线呈现高阻状态。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