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袁华明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管理中心总监

2020-01-10e-works整理

4072阅
本文为“2019年度中国制造业杰出暨优秀CIO”参评材料。本次将评选出在企业成功规划和实施大中型两化融合或者智能制造项目,带领各方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的制造业企业的优秀CIO。

一、企业简介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娜丽莎集团)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是一家集科研开发、创意设计、专业生产、市场营销为一体的高新技术、A股上市陶瓷公司。蒙娜丽莎集团于1992成立,1998年由集体所有制转制为民营企业,2015年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201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股票代码:002918)。蒙娜丽莎集团现有9家全资子公司,拥有佛山西樵、清远源潭、梧州藤县(在建中)三个生产基地,目前有17条陶瓷砖生产线和4条陶瓷板生产线。2019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44%。

    秉承绿色、创新、艺术的发展理念,蒙娜丽莎集团多年来坚持追求绿色、创新产品的研发与运用。截止2019年6月,蒙娜丽莎集团共获得专利授权658项,其中发明专利86项(含国外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7项,外观设计505项,涵盖建筑陶瓷设计、生产、应用和环保治理等多方面,在生产制造领域实现了较高的自动化与绿色化,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二、CIO个人简介

    袁华明从事IT工作、管理工作20多年,拥有丰富的IT专业技术与IT管理经验,主导制定集团公司多个信息化战略,领导集团公司信息化项目建设,在全面提升公司IT应用技术基础同时,融合现代管理理念,将理论同行业管理特性相结合,建成了覆盖公司业务各环节、快捷反应的信息数字系统。

袁华明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管理中心总监

图1 袁华明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管理中心总监

三、个人信息化从业经历及主要业绩

    OA系统应用与集成,蒙娜丽莎OA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公司无纸化办公,提高了公司办公效率,把OA系统与其他系统集成,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用户易用操作性。目前,企业员工通过OA系统依赖度越来越高,操作错误率越来越低,进而使企业办公成本逐渐减低。

    TMS平台开发与应用,提高企业物流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同时提升企业品牌效益。TMS的应用,解决了传统行业中司机提货的时间周期多等问题,为运输司机提供了简单化的操作,提高了易用性。打破信息孤岛,通过该信息系统,打通运输司机、物流公司、终端客户、企业之间信息流、业务流和业务管理流;运输司机、物流公司、终端客户能自行预约安排提货时间,同时实时掌握相关单证、物流状况、仓储信息状态;企业能根据相关情况合理安排相关货物出仓,对仓储进行管理。TMS的应用,有利于企业提升物流服务,同时企业能实时掌握司机、物流公司等相关大数据。

    PMS平台开发与应用,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潜在的供应商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登记注册,由企业进行资格审核并成为正式的供应商,扩充企业获取供应商信息渠道;企业通过线上发布采购需求,供应用户可查看及填写供货意向,可提高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信息透明化及根据供应商竞价,降低公司采购成本;供应商可通过平台,查询业务单证数据,即时了解到供应商自己的业务信息。提高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互通。

    MCS销售云平台开发与应用,本系统自主设计、开发,蒙娜丽莎自主版权,对所有蒙娜丽莎客户免费使用;系统门店端由经销商门店自主负责维护和管理,信息安全得到保障;系统支持一店一码,经销商可以更加扁平化管理门店,提升管理;通过积分管理功能,推荐人消费后拥有对应积分,可以多层进行积分,实现门店蓄客;支持厂家抽奖活动和经销商抽奖活动,厂家和经销商的活动各自独立,互不干涉;MCS系统和Saas系统、M-SERP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实时交互,形成一个从厂家到经销商,再到市场客户厂家信息生态圈;系统可扩展性强、能实现个性化定制,对于市场上出现的新功能、新亮点能快速实现,增强市场客户对本系统的黏度,快速引流客户,进而提高经销商的销售额;系统具有客户投诉功能,会有专人实时跟进市场客户问题,实时快速处理客户投诉。从投入到实施,MCS服务的用户越来越多,MCS平台功能越来越强大,口碑越来越好。

    SAAS云平台应用与集成,通过Saas云平台的应用,使蒙娜丽莎经销商客户信息化水平提高,助于经销商客户“管人”“管物”“管钱”,通过Saas系统集成,打破了经销商、厂家之间的信息孤岛,使厂家、经销商、甚至未来的终端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使传统的经营模式得以创新,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经销商客户对门店的管控水平,改变以往的不合适的管理手段。

    为实现智能制造,开展激光条码系统等应用集成。激光条码系统,使产品有源可追,产品信息透明化,打击市场上假冒商品,保护了品牌声誉,保障终端消费者权益,除此之外,通过激光条码系统,为实现智能仓储提供了保障。

四、近2年在企业主要推进的智能制造项目

    1.TMS项目

    TMS平台开发与应用,提高企业物流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物理管理水平,同时提升企业品牌效益。TMS的应用,解决了传统行业中司机提货的时间周期多等问题,为运输司机提供了简单化的操作,提高了易用性。打破信息孤岛,通过该信息系统,打通运输司机、物流公司、终端客户、企业之间信息流、业务流和业务管理流;运输司机、物流公司、终端客户能自行预约安排提货时间,同时实时掌握相关单证、物流状况、仓储信息状态;企业能根据相关情况合理安排相关货物出仓,对仓储进行管理。TMS的应用,有利于企业提升物流服务,同时企业能实时掌握司机、物流公司等相关大数据。

    通过该项目建设:实现物流大数据,企业能根据相关情况合理按排相关货物出仓,同时企业能实时掌握司机、物流公司等相关大数据;实现了物流、资金流、凭证流全面追溯;提升物流工作效率,打通物流公司与厂商的信息沟通,公司可将需物流配送的货物(同城、干线)信息发布平台,让司机进行匹配,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包括OEM发货工作效率。系统的运行保障了物流水平的提升,现物流发货单仓可以实施统计到平均1小时内装车完成,效果比原来100%以上提升。累计注册用户28000多人,累计注册车辆24000多辆。

TMS系统

图2 TMS系统

    2.物联网项目

    推动企业物联网建设。主要体现在企业的陶瓷砖的激光条码应用。

    陶瓷砖的激光条码项目应用实现产品生产、销售、库存可追溯,保护集团公司产品品牌效益,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生产情况对包装线实施激光条码打印。激光条码系统的实现了产品生产溯源、产品防伪、销售防窜货、智能仓贮支持、物流支持、产品推广等、OEM生产跟踪管控等功能。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解决了以往特殊油墨喷印在包装箱上的高耗用问题,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仓管人员通过PDA扫码进出仓,解决了以往进出仓物流记录颗粒粗的问题,砖码、箱码、托码三码互相联系,为智能仓贮提供支持。随着移动端的应用的普及,自主研发了MCS系统,通过MCS系统与激光条码系统的集成应用,终端消费者或者企业的客户通过移动端的MCS系统的产品追溯功能,可以获取产品的信息,真正实现了产品生产追溯、产品防窜货。

打包线上激光条码系统赋码工作

图3 打包线上激光条码系统赋码工作

    3.MES系统平台项目

    通过MES系统平台建设,优化了目前企业生产排产流程、提升数据实时性、设备管理完善、提升工作效率。

    目前主要实施的功能效果有:

    通过移动端MES系统,提供生产相关报表数据,包括生产缺陷功能优化、釉料加工申请功能优化、半成品管理功能优化、统计分析报表优化。 

    提供设备管理,实时关注设备情况,以及提升了生产过程管理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升了统计分析速度及数据准确率。以往设备状态只能通过人工方式查阅设备档案,因为,为了更加提高工作效率与便捷性,自主研发了移动端版功能,通过移动端扫设备代码,得知设备的状态。

    采用更科学的点检方式,提高点检工作效率,点检人员只需扫码就可以进行设备点检。改变了以往人工方式,减少了办公用纸耗用,同时避免了人为操作错误与作弊等不良行为。

    釉料领用申请系统应用,根据生产过程中送釉配釉工艺流程实施更科学地方式。通过该项目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以往人工记录颗粒粗的问题,防止了人为作弊的不良行为,以及实现每个工序追责到人的管理方式。

釉料领用申请系统在车间现场的展示效果图

图4 釉料领用申请系统在车间现场的展示效果图

五、个人在智能制造工作中的体会

    企业智能制造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只重视生产制造轻信息化,往往导致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相对独立,没有形成闭环。而且智能制造在企业中应用还存在以下风险元素:

    企业存在窑炉和相关生产设备新旧不一,每个设备的参数不同,对于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难度增加;生产车设仓库等物理位置相对分散,需要光纤线路进行全范围覆盖,这使用企业在网服务器等基础建设的程度是非常高;传统制造行业的员工对于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意识都比较薄弱,这增加了智能化制造推广、普及的力度、深度、广度;智能制造的项目团队建设,智能化制造项目是一个集管理、制造、设备、电热学、信息化等多个领域学科的集成项目,对于核心项目团队人员的专业技能是过硬的条件,这促使在智能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基于上述因素的制约,智能制造需要从企业最高领导者的重视关注,应由企业高层领导亲自领导智能制造项目,组建企业核心项目团队。

    同时智能制造项目要逐步细化、分步实施、相关条件成熟后再推进,包括流程优化、基础建设完善、人员培训到位等。

责任编辑:程玥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