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船舶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与建议(5):数字化供应链协同管理

2021-02-07中船重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529阅
船舶数字化供应链协同管理将船舶从研发设计到维修保障过程中涉及的总体厂所、各配套厂所及原材料供应商等通过供应协同关系结合起来,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各配套厂所的设备供应效率,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

一、船舶供应链管理面临的形式

    船舶是复杂的水上建筑物,是大型综合性工程,产品类型属于“订单型”,产品难以形成批量,品种多,技术密集,配套复杂,多工种立体作业。造船企业属于组织结构复杂的综合性企业,船舶经营、配套、管理等供应链环节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制造企业的三大类型信息(生产对象信息、生产资源信息及市场和经营信息)的取得、处理和应用都是在诸多产业中“最复杂”的,因此造船工业产业链是最需要信息化的产业之一,也是最能从信息化建设中得益的产业。

    总装建造过程中涉及到的订货周期长、单件价值高、专业化程度高、可替代性差、供应风险大、缺货成本高的机电设备属于船厂的关键物资。关键物资对船舶建造按期完成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市场火爆时期,关键物资的供货直接决定船舶订单的签订和执行。

    钢材、油漆、焊材、电缆等物资属于船厂大宗需求物资,订货周期短、通用性强,对造船成本影响大。大宗物资的采购需要综合考虑内外部资源,降低采购、运输、库存及内部配送成本,避免非增值过程的产生,实现精准物流配送。同时,考虑整合外部供应商(如:钢厂等)及内部(如:设计、采购、生产、调度等部门)资源,实现整个供应系统的无缝衔接。

二、船舶供应链管理的瓶颈问题

    船舶行业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各企业已经建立了覆盖生产计划、物料管理、制造执行、售后维护等领域的信息化系统,但由于信息化发展不均衡、统一编码机制欠缺、信息系统孤岛等问题,造成信息传递扭曲和信息不对等,难以支撑供应链管理覆盖船舶研发设计、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总装建造、试验试航、船舶交付、后期服务的全生命周期,造成物料供应不及时、客户需求响应不到位,质量信息追溯困难等问题,对船舶建造的质量效益产生重大影响。船舶工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逐步显露出产业链协同效率低、资源统筹整合难度大等瓶颈问题。

三、船舶数字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发展目标

    供应链管理是船舶工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通过一整套的数字化供应链系统解决方案,促进船舶工业供应链管理转型提升。

    船舶数字化供应链协同管理将船舶从研发设计到维修保障过程中涉及的总体厂所、各配套厂所及原材料供应商等通过供应协同关系结合起来,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各配套厂所的设备供应效率,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

    重点围绕设计制造、计划、采购、物流、结算等业务环节的协同与流程再造,依托数字化供应链协同管理云平台重塑船舶供应链管理模式,打通船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共享、过程管控、协同管理、运维服务和企业决策,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信息资源的共享。

四、船舶数字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点建设内容

    针对船舶产业供应链管理领域存在的瓶颈问题,以推进船舶供应链协同管理为发展目标,引入物资编码标识体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和供应链协同管理云平台等数字化管理技术,优化采购与供应管控环节,塑造公开透明的供需模式,推动船舶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1)建立船舶编码标识体系

    结合工业互联网技术建设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联合行业内部相关单位,引入通用的编码标识建设体系,按物资大类进行细分,从关键设备、原材料、在制品、外协配件、物流托盘以及大型中间产品逐步探索与推进,制定行业级别的物资编码标识规范与体系。依托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进行行业节点建设,打造适应船舶行业标识解析平台,通过制定物资编码规范和解析规则,实现编码标识的唯一性管理,支持上下游企业通过标识解析平台对物资标识进行识别解析,实现上下游相关方的数据互通、信息共享,保障物资编码标识规范应用,为数字化供应链协同管理云平台高效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协同管理云平台

    以船舶工业供应链协同为目标,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协同管理云平台,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平台接入,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根据上下游企业实际业务需求进行数字化的动态交互,规范业务流程,防范供应链管控过程风险。促进制造厂商与外部客户、设计院所、配套厂商协同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和增值服务,形成内外协同供应链管理业务体系。利用云平台的信息实时分享和业务交互,实现供应与生产的高度配合、需求和服务的高效协同,提高制造厂商与上下游企业的作业效率和服务能力;针对市场和供应链的变化,敏捷应对、随需而动,构建具有高效共享、优质协同、风险预警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3)优化采购与供应管控环节,塑造公开透明的供需模式

    利用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云平台数据,加强采购溯源管理,将面向企业外部的采购招标管理系统,面向企业内部的项目成本管理系统、采购审计系统、合同管理系统以及供应商管理系统接入到平台上,打造计划公开、流程公开、结果公开、过程公开、实施透明的供需模式,实现全流程、全方面、全链条的创新型采购与供应管控。解决长期困扰船舶企业的点对点单一采购模式、内部供应商管理成本高、采购成本无法进行过程动态监控和有效分析等一系列管理难题。建立供应商信息统一管理及信息共享的评价机制以及全流程物资采购与供应管控机制,保证船舶企业采购与供应的高效准确、安全透明。

五、结语

    船舶工业数字化转型是通过全面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在数字世界中以数据自动流动化解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优化资源配置,构建船舶企业新型竞争优势。针对目前船舶产业供应链管理领域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应全面推进物资编码标识体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和供应链协同管理云平台等方面的建设,优化采购与供应管控环节,打造公开透明、安全可靠的供需模式,实现数字化供应链协同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降低供应链成本,推动我国船舶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程玥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读者评论 (1)
  • teamczyx7-15
    万能发帖软件 www.teamczyx.com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