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通过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简称:ERP系统)与制造运营管理系统(简称:MOM系统)为例,对当下以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交付为主营业务的中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实施交付方法进行分析,帮助人们理解当前社会对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交付方法的成因与如何在实践的发展中进行改进。
1.制造运营管理系统
1.1 信息与信息系统
对于人类而言,信息是一个社会概念,它是由社会共享的人类一切知识、学问以及从客观事物中产生的各种消息的总和[2]。信息的起源是于生物诞生同时开始的。人类通过识别外部信息,从而决策自身的行动,更好的进行物质生产实践。
信息系统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信息系统有几千年的历史,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类通过语言和纸介质上的文件等方式传递信息,构成了早期的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于是有了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此时信息系统被狭义的认为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手段,运用数学方法处理数据的机器系统。其通过采集、存储、加工、传播、使用和反馈数据,把数据转化为信息,降低了人类处理数据的难度,提高了人类处理数据的速度与准确性。
1.2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是管理领域,其对象是管理。其主要功能是执行相关组织的计划、组织、决策和控制工作。
ERP系统是面向客户的制造业管理系统。是一种以会计为导向的信息系统,该系统识别和计划企业范围内为接收、制造、发运和解决客户订单问题所需的资源[3]。其核心思想是集成管理模式,其通过运用业务制度规范以及集成企业关键业务流程,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内部资源,来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
MOM系统是对MES系统的演化升级,其构建了应用于生产、维护、质量和库存4类主要运行区域的通用活动模型,详细定义了各类运行系统的功能及各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面向企业车间级生产管控的支撑平台,其作为中间平台,解决了在动态变化的市场和制造环境中,难以对上游以ERP为基础的生产计划和下游底层设备控制的贯通协调的问题;其诞生与实践发展的时间晚于ERP系统。
2.制造运营管理系统的项目管理方式
2.1 基于需方业务实践
中国近代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大多延续传统的学徒制度和工头制度。从20世纪末30年代初开始,企业管理模式才逐渐转为“实习生-工人”和“职能化分工”为主的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经一五计划、大跃进、文革等时期,在改革开发后,中国民营企业从“投机倒把”中回归,开始进行着原始式的无序管理,而后又历经40余年,管理模式也慢慢变成了从照搬到模仿,从模仿到融合。由于民营企业生产实践的发展进程不同,普遍企业依然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表现为管理水平低下,对内组织能力不强,对外经济发展缺乏系统性规划性等问题。
制造型企业本身具有硬件投资大、人力密集、产品周期长等固有特点;再加之市场需求不断转型,从原先具有大众性、单一性的市场转变为多元化的市场;且中国近年来工业品价格日趋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成本不断上扬,使得当前的传统制造型企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时,企业急需从内部管理着手,解决高库存与物料短缺的矛盾,订单交付时间与供货时间不匹配,物料现场实际使用量不准等问题。这边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到了制造型企业生产实践的舞台上,通过信息系统固有的管理解决方案,规范化企业管理制度、流程,减少管理浪费,以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在信息系统中快速获取产品在供应链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以便管理决策。
2.2 基于供方业务实践
信息系统实施供应商经过数十年,成千上万家客户的实施实践,了解到普遍制造型企业受限于企业管理思想,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实施应用的方法和数据处理逻辑都缺乏了解,对于如何让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竞争的工具还缺乏明确的认识,更没有经验,仅把管理信息系统当成固化管理流程的计算机技术。
因信息系统实施供应商以实施交付完结获取经营性的财务收益,所以在信息系统实施交付的实践中,基于需方的业务的现状和普遍需求,普遍制定了以“先固化再优化流程”的信息系统实施交付理念,即基于通用企业管理模型制作平台化软件产品,针对不同企业的特定流程进行二次开发,让需方的企业管理方式适应供方平台化产品的实施交付方式。
2.3 在实践中成长的信息系统项目实施交付管理方法
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4]。
对于需求方来说,它的主营业务是某一产品的生产制造,不管是前期导入ERP系统的项目,还是后期导入MOM系统的项目,都是作为一个企业运营的辅助项,来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促进产品产出以满足它的客户需求,实现盈利增长的,是典型的“一次性”项目。员工拥有此类项目的经验和管理方法无法长期为企业带来经济价值,这便是使得需方对于此类项目缺乏项目经验和项目管理人才,对信息系统的供方项目管理方式依赖程度较大。
在信息系统实施交付实践中,信息系统的供应方,以系统作为一个可交付的产品,交付给客户即直接产生经济价值。这使得供方会更为关注按既定的产品需求交付产品,是为计划驱动的项目。即便供方有丰富的信息系统是交付经验,也会使得供方会按照传统的产品交付方式去设计项目的管理方式。为实现产品的快速交付,便普遍以平台标准化产品的方案为管理标准,以PMBOK指南的五大过程组,作为项目的管理框架,以V模型做为信息系统软件二次开发的方式,以敏捷化的方式进行系统上线,因系统实施交付前期需方普遍未对整体的企业业务和信息系统进行规划,所以在项目实施交付的过程中,在供需双方在某些需求点上争执不下的时候,则常常以商务公关的方式进行处理,以便实现产品的交付。此方式先在有ERP系统的实施交付在前,又有MOM系统的实施交付方式在后,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此种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交付方式的普遍性。
当前国内信息系统实施交付实践是以供方管理方式为主的,这种管理方式在客观上是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的。需方的企业管理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管理思想是不断发展的,从国外信息系统实施交付实践来看,信息系统实施交付方式将会有所转变的,变成以需方的宏观的企业管理方式、项目管理方式为主,供方平台化的软件解决方案为辅的,国内信息系统的供方需要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实践,结合国内需方不断发展的实践和自身的条件,在适当的时候重新设定自身的信息系统实施交付方法。
3.结语
作为检验理论是非的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我们应当辩证地加以理解。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发展的,这便使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只能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绝对的统一。
管理信息系统虽说是信息系统的一种,带有信息系统的普遍特点,但其内核确是管理,具有管理理念的特殊性。当前以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交付为主营业务的中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实施交付方法是从实践的历史中得来的,是从客户的需求中得来的,是基本满足了当下供需双方需求的。但需求方的需求是会随着物质生产实践而变化的,供应方历史的实施交付方法随需方的变化可能会变的难以实践,此时便应回到最初,重新总结实践的经验,形成新的概念和理论,以用来指导发展中的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2018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
[2]罗超理,高云辉.管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4
[3]周玉清,刘伯莹,周强.ERP原理与应用教程: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6
[4]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六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2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