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日前,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开始从整体上部署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并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e-works紧随当前产业与政策趋势,特别对本次《规划》进行了解读。

人工智能60年发展历程

我国将人工智能列为重点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的背景

《规划》提出的背景

战略目标"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

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有力支撑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二步,到2025年

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第三步,到2030年

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具体实施措施

总体部署

  • 构建一个体系:开发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
  • 坚持三位一体: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推进
  • 把握双重属性: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
  • 强化四大支撑:全面支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

重点任务

  • 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
  • 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
  • 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
  • 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军民融合
  • 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
  • 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

资源配置

  • 建立财政引导、市场主导的资金支持机制
  • 优化布局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基地
  • 统筹国际国内创新资源

保障措施

  • 制定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 完善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政策
  • 建立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体系
  • 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和评估体系
  • 大力加强人工智能劳动力培训
  • 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动

组织实施

  • 组织领导
  • 保障落实
  • 试点示范
  • 舆论引导

"AI+传统行业"的详细规划

人工智能技术体系

世界各国人工智能推进策略

专家精彩观点

李萌 科技部副部长

《规划》是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的第一个系统部署文件,也是面向未来打造我国先发优势的一个指导性文件,重点对2030年我国新人工智能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进行系统的规划和部署。

潘云鹤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的实施,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大行动,它将直接推动我国信息化从数字化、网络化阶段发展到智能化阶段。因此,需要形成一支政、企、学相结合的人工智能攻关力量。

黄铁军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规划》制订参与者

《规划》把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人工智能中国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不仅将有力促进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和广泛、深度应用,更将催生出颠覆性的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因此也将对全世界人工智能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王田苗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规划》进一步明确肯定了AI不仅作为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VR与AR等前沿交叉技术融合的引擎,而且突出强调了AI在新消费、新产业、新金融等方面应用产生的重要经济与社会发展价值。

张建伟 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

我们可以加强国际合作,整合国际上人机智能前沿技术,联合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物理系统技术平台。加大技术转化、咨询应用、人才培育和商业孵化,打通产、学、研、金融的全链条,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激发新的产业诞生。

雷鸣 北大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

《规划》内容详尽,很有高度,使全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时也给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指出重要方向,协调各种资源,使中国在人工智能这个最新科技上有可能引领全球的人工智能发展。

李立军 慈星机器人董事长

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非常令人振奋,中国在这方面有非常大的机会,同比先进制造业,包括工业机器人产业,我们拥有更多的人才储备和技术基础,特别是在软件和算法层面。

邓志东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规划》内容系统全面,既着眼于现实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与产业发展,又瞄准认知智能、人机混合智能、群体智能、类脑智能计算和量子智能计算等未来前瞻性探索,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人工智能典型应用领域

  • 智能机器人零件
  • 智能工业机器人
  • 智能服务机器人
  • 特种智能机器人
  • 搬运机器人
  • 分拣机器人
  • 智能物流车
  • 智能搜索与分析
  • 移动智能终端产品
  • 可穿戴终端产品
  •  
  • 加强政府支持
  • 开放路权
  • 发展智能驾驶领域
  • 创新服务模式
  • 家居产品智能化
  • 家居产品互联互通
  • 推动安防领域应用
  • 推动军工领域应用
  • 加快项目商业化应用
  • 金融大数据
  • 创新智能金融产品
  • 智能客服+智能监控
  • 金融风险智能预警与防控
  •  
  • 人机协同的手术机器人
  • 智能诊疗助手
  • 智能影像分析
  • 病理分析
  • 智能多学科会诊

国内外人工智能厂商战略布局

Google

谷歌的行为可以大致分成两个路径。第一是覆盖更多的用户使用场景,从谷歌传统业务覆盖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延伸到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从而抓取到更多信息,这可以看做是信息积累和输入的过程。第二个方面是不知疲倦的做好底层人工智能技术的积累,研发更加高级的深度学习算法,增强图形识别和语音识别能力。

IBM

IBM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还是在围绕着Watson和SyNAPSE做文章,这代表着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长时间技术积累,同时IBM也在越来越开放,希望能像其他科技巨头一样,建立一个真正的开放性的技术平台,真正组建一个生态系统,因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所以在这个时代来临时,或许会成为IBM逆转的好时机。

微软

微软的整体工作有"三大引擎"为方向。一个是越来越个性化的计算;第二是要重塑整个生产力的过程;第三,微软要打造一个全世界最智能的云计算平台。让开发者可以使用微软的自然数据理解能力,为自己的解决方案增加智能服务。这些工具包括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和语音理解智能服务。

阿里巴巴

阿里的人工智能已经应用在电商决策之中,通过人工智能来进行最合理最优化的派单,以及用人工智能来帮助商家解决复杂的服务场景,协助决策。阿里的人工智能还被作为客服,用于用户解决用户的简单问题。从B端之中,阿里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结合,更多是提供数据支持,通过阿里云的技术、数据作为基准展开业务支撑。

百度

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具有战略眼光,与世界科技巨头保持同步;第二,自身技术基因又使其非常注重技术人才的引进和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的积累;第三,互联网入口的地位和丰富的产品线使得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迅速落地,转化成具体的产品和服务。

腾讯

腾讯的人工智能研究方向包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语音合成、音频指纹、语义理解、数据挖掘等等。这其实也就是人工智能最基础的一些功能。而腾讯在语音语义识别的层面上早已经展开了大量的尝试,语音记事本等产品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开发和使用。而搜狗也在语义理解、识别和人机交互方面正在展开更多的探索。

因特尔

英特尔披露了侧重于高性能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下一代英特尔至强融核处理器产品家族。它针对横向扩展分析功能进行了优化,并将包含用于深度学习训练的关键的强化功能。针对当今的机器学习应用,英特尔至强融核处理器产品家族增加了内存容量,将帮助包括百度在内的客户更加轻松、高效地对其模型进行训练。

Facebook

Facebook将人工智能明确列为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具体到自然语言、视觉识别、逻辑规划等,并认为未来机器可以准确识别图像、语音,诊断疾病等激动人心的应用,目前Facebook正在花最大精力推动的事,则是基于即时聊天工具Facebook Messenger的智能化应用,主要是通过智能聊天机器人的形式来进行。

苹果

苹果收购了Perceptio和VocalIQ,借此来提升Siri的性能。到今年1月,苹果收购了使用人工智能识别和对面部表情做出反应的初创公司Emotient和致力于机器视觉动画工作的瑞士公司,苹果公司已经把获得的新技术整合到了iPhone的软件和Siri等产品当中。再到现在收购Turi,其动作就足以显示苹果为强化人工智能技术的企图心。

相关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