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续推进国际交流倍增计划的实施,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2021级优秀本科生于2023年7月赴日本开展了为期9天的专业认知实践活动。
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制造业是国家创新力的重要载体,也是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力量。二战以来,日本制造业快速崛起并不断转型升级,已稳居全球制造强国之列。日本的经验为我国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向制造强国提供了有益借鉴。为继续推进国际交流倍增计划的实施,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学生竞争力,我院组织30名2021级优秀本科生赴日本开展了为期9天的专业认知实践活动。通过此次赴日认知实践活动,学生们与知名企业技术专家深度交流,调研发达国家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最新动态,学习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最新理念,拓展了国际视野。e-works(武汉制信科技有限公司)承接了本次与日本企业的对接工作和整体行程安排。
2023年7月,我院工艺装备及自动化系副教授张建国、本科生教务科范青荣、e-works国际事业部谭欢带领同学们开启了此次赴日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考察、专题答疑、主题讲座、实操体验等多种形式展开,学生们在了解机械智造领域最新技术、拓展国际视野、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以及规划未来职业发展等方面都收获颇丰。
考察期间,同学们参观了大福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名古屋制作所、松下环保技术中心、京瓷总部、牧野机床富士胜山工厂、横滨市资源循环局鹤见工厂、三菱电机FA展示中心、横河电机总部、东芝未来科学馆、朝日啤酒茨城工厂和东京大学,聆听了东京大学龚伟教授和马雷教授的学术讲座。
通过本次赴日实践,同学们了解了先进的工厂自动化产线、工作母机高精高刚度制造保障、智慧工场多通道驱动控制、高精度压力及流体传感器制造核心技术、节能制造等制造领域发展前沿,并深切感受到除了科技力量之外,还有笃行务实、打磨细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重要性。
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在校大学生到国外企业参观学习的研学新模式,是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尝试,开创了国内高等院校的先河,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和职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学院也将在未来邀请三菱电机、横河电机、牧野机床、东京大学等智能制造企业和高校访问我校,促进交流合作,为学生的交换学习构筑基础。

图1 机场出发时的合影

图2 聆听东京大学教授的学术讲座

图3 参观先进制造企业

图4 聆听企业讲解

图5 参观京瓷总部

图6 合影留念
学生日本企业研学考察心得精彩分享
1.在日本的几天,一个想法在我脑中愈发清晰:“Work wisely,Work simply,Work accurately”。在日本所见的技术并不是划时代的先进技术,也并非建立于难以理解的科学前沿理论,大部分机械是由已经出现技术集合而成,但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的设计都有其依据,或是为了提高效率,或是为了保障质量。这需要工人和研发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发现每一个问题以及可能提高效率的地方,提出最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并实施。
2.曾经我以为,加工出高精度产品只需要不断完善加工机器本身的精度,未曾想在这背后还需要从地理位置、环境状况等方面进行设计,这背后也许正是工匠精神的体现,精益求精是做成事、做好事的必要品质,这也是我在牧野机床胜山工厂的参观中学习到的重要一课。
3.很感谢能拥有这次考察日本企业与工厂的机会,我不仅获得了一段充实快乐的日本人文之旅,还得以亲身到访那些只在商标上见过的日本顶尖企业,去近距离感受日本企业在技术、态度、思维上的独到理解。
4.本次赴日研学之旅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日本的知名企业、尖端技术以及民俗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我更加坚定了将自己的青春投入到祖国建设之中的努力方向与决心。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趟富有意义的旅行能带来很多收获与改变,更何况是与我们专业息息相关的日本龙头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去思考日本制造业强大的原因,师夷长技,回过头来能看到并且反思中国制造业在技术与理念上的不足之处。
6.通过参观,我对日本企业的环保意识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与理解,同时我也不禁开始思考我们国家对与环保方面所做的工作和他们存在着怎样的差距,还有哪些可以加强的地方。
7.此次研学之旅我了解到了最真实的日本社会以及日本工业化发展、科技发展的现状,走出了象牙塔,看到了真实的世界,也看到了我们与科技强国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毫无疑问需要我们去努力缩小、弥补,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中国科技水平高质量发展,为科学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8.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也激发了我对于在自己领域中追求卓越的渴望。同时,我也更加认识到了文化的力量和技术与创新的结合的重要性。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