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2024年度中国推进智能制造杰出CEO”参评材料。本次将评选对智能制造的作用和价值认识深刻,不仅仅在权限、资金和管理方面大力支持企业智能制造的推进,更身体力行地参与智能制造规划,在企业战略层面上指导智能制造进程的CEO。
一、企业简介
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哈尔滨汽轮机厂”)是我国“一五”期间156 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的2项——电站汽轮机和船用主动力装置的生产基地,是以设计制造高效、环保、清洁能源为主的大型煤电汽轮机、核电汽轮机、船用主动力装置、重型燃气轮机及30MW 燃压机组、工业汽轮机、太阳能发电系统设备、储能设备、控制保护系统设备、辅机设备等系列主导产品和服务的国有大型发电设备制造骨干企业,产品性能居行业领先水平。
目前,公司占地面积55.6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38.7万平方米。现有在岗员工约3000人,拥有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管理人才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具有一流的科研开发能力和生产制造实力,整体装备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具备5000万千瓦的年综合生产能力,并形成了以1000MW超(超)临界煤电、核电等系列机组为代表的各种等级、各种型号电站汽轮机、工业汽轮机、轴流风机、储能设备及重型燃气轮机和30MW级燃气轮机的批量制造能力。
图1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二、CEO简介
邱希亮,现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加入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以来历任工艺员、副总工艺师兼冷作分厂技术室副主任、冷作分厂厂长、水电分厂厂长、副总经理、董事长兼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公司电站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哈电股份电站服务事业部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于2021年1月29日获委任为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
图2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 邱希亮
三、近几年来对企业转型发展所采取的举措
近年来,哈电汽轮机为加快企业转型发展,增大了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投入,特别是在高效、环保的汽轮机技术方面,推动产品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吸引和培养技术专家和研发团队,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大力建设数字化车间和产线,推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建设WMS、MOM等数字化管理系统,整合ERP和SCM等系统,实现生产、物流和供应链的数字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优化供应链,强化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提升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建立健全供应链风险管理机制,提升对市场波动和供应链中断的应对能力;强化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增强团队的整体素质;确立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的企业使命。秉承为世界提供动力,为人类带来光明的企业宗旨。树立同心而动聚力生辉的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领军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技术合作和项目联合开发,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2022年获得黑龙江省人社厅《黑龙江高层次B类人才》个人荣誉称号。
四、近几年来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进展
汽轮机是高度复杂、高度定制化的大型动力设备,数字化转型难度大,“十三五”以来,哈电汽轮机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结合产品特点、用户特点、行业趋势,通过深度剖析 “定制化柔性离散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确定了“数字化赋能”的发展战略和数字化转型总体战略,聚焦“生产数字化、管理信息化、产品智慧化”等方向,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积累了经验做法。
1.组建专业团队,因地制宜推动转型落地。哈电汽轮机坚持以“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为引领,进行全局数字化战略规划。为满足深度个性化的定制需求和与专业技术高度耦合的特点,围绕数字产业化的任务组建了智能技术研究所,围绕产业数字化的目标组建了智能制造室,专项研究和推进数字化重点任务,形成“业务+数字化”联合开发模式,以业务痛点和需求为引导,应用数字化思维梳理业务流程,根据业务场景验证平台适用性,充分发挥数字化自研能力优势,稳步推进各项数字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2.发挥数据价值,以数据流驱动业务流。通过不断迭代优化顶层规划与系统架构,哈电汽轮机的智能工厂建设已逐步渗透全流程、全链路、全周期,突出信息化牵引带动作用,加大数字化转型覆盖范围,系统推进数字化系统建设。坚持以两个协同为主线,以四大数字化平台统筹发展,创建统一、安全、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全面支持经营、科研、设计、生产、售后服务、质量管理、安全环保管理,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过程的深度集成,以数字化管理赋能,带动产业优化升级。系统集成实现智能协同作业,助力一线生产提质增效。
3.注重科学方法,以自动化精益化为转型基础。结合哈电汽轮机产品特点和结构,针对定制化的生产组织模式,对流程型加工工序和离散型加工工序分别制定策略,制定自动化精益化推进的基本内容,并先期开展建设和改进,完善优化工艺流程和作业习惯。结合实际情况,围绕汽轮机叶片加工、转子加工、关键静子部件加工、数字化总装等,分别开展相关研究究;围绕产品特点研发检测工具和设备,通过先进的检验设备工具,并不断丰富完善,逐步替代工人手填数据,实现加工尺寸自动记录,可高效的进行合格率、废品率、不合格率的统计分析。
4.深入开展产品智能运维,赋能电力系统数字化发展。哈电汽轮机将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作为建设方向,已形成状态监测、健康评估、运行优化及检修指导四大板块的技术开发体系,完成了覆盖汽轮机旋转部件、静止部件、润滑油系统、EH油系统等在内的10余项产品的技术开发。针对客户需求,实现汽轮机效率监测的缸体通流效率在线监测技术;融合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现场安装的IETM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制作方法研究以及基于EH系统的数据分析模块和汽轮机阀门及执行机构智能监测系统的开发。
5.创新运营模式,加速数字化智能化与产业的融合。哈电汽轮机坚持数字技术与管理创新相融合,实现一体化运营管理,贯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促进各环节高效协同,赋能企业全方位竞争力提升。为赋能智能制造,引入了5G专网提供现场网络支撑,依托5G网络初步实现了各车间人员、技术、资源、制造、产品全领域数据互联互通,为经营效率提升、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质量改善提高基础底座。
五、对智能制造的感悟和观点
智能制造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通过实施智能制造,可以提升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并增强公司的竞争力;智能制造不仅是技术升级,更要关注客户需求,定制化和灵活化生产将成为未来趋势;智能制造需要创新的人才,他们具备数据分析、物联网和智能控制等多方面的技能,是推动技术变革的重要力量。
智能制造的直接效益体现在成本降低、交货周期缩短等方面,而间接效益则包括了市场响应速度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在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持续学习才能深刻认识到技术和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灵活调整战略,才能抓住机遇。同时,还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广泛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创新。而成功实施智能制造需要企业文化的变革,员工必须从传统的生产思想向数据驱动的智能思维转变,增强全员参与的意识是智能制造落地的关键。总之,智能制造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可以实现更高效、更灵活的生产方式,助力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