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领略日本工业中的创新精神与严谨态度

2025-07-31周子晟

36阅
作为智能制造专业的学生,能有机会前往日本进行为期九天的认知实习,我内心充满了期待与感激。日本在制造业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在智能制造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次实习,我们先后参观了世博会、多家知名企业、顶尖高校以及各类展馆,每一处都让我有新的发现和感悟,也让我对智能制造专业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一、世博会:智能制造的前沿展示窗口

       实习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2025大阪世博会。踏入世博园区,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未来感的世界,而其中众多展馆所展示的内容,更是让我直观感受到了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动态。

       在世博园区内,不同的展馆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智能制造的魅力。住友馆的展示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展馆内通过数百个立体方盒,生动呈现出700多种技术及应用场景。从最基础的智能硬件,到复杂的制造技术,每一个展示都体现了日本在工业领域的深厚底蕴。其中,一些关于智能生产线的模拟展示让我眼前一亮。这些模拟生产线将传感器、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等元素有机结合,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样的智能生产线能够根据实时订单需求,自动调整生产计划和生产流程,大大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和效率。

       另外,在一些聚焦未来生活的展馆中,智能制造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融合也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智能家居系统能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学习用户的生活习惯,自动调节室内温度、灯光亮度等,为用户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体验。而这些智能家居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样离不开智能制造技术的支撑。从产品设计、零部件生产到整体组装,每一个环节都融入了智能化元素,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世博会的参观让我深刻认识到,智能制造不仅仅是生产领域的技术革新,更是一种能够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力量。它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而我们作为智能制造专业的学生,肩负着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重任。

二、企业参观:智能制造的实践殿堂

       (一)京瓷:材料创新为智能制造奠定基础

       京瓷是一家在材料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企业,参观京瓷让我对材料创新在智能制造中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京瓷的展厅里,各种各样的精密陶瓷产品琳琅满目,从微小的电子元件到大型的工业部件,每一件产品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工艺水平。

       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京瓷通过不断优化陶瓷材料的配方和生产工艺,使陶瓷具备了高强度、高耐热、高绝缘等优异性能。这些性能使得京瓷的陶瓷产品能够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稳定工作,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医疗等多个行业。比如,在电子行业,京瓷生产的陶瓷封装材料能够为芯片提供良好的保护,有效隔绝外界的干扰,保证芯片的正常运行;在医疗行业,陶瓷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用于制作人工关节等医疗植入物。

       在生产车间,我们看到了陶瓷产品的智能化生产过程。从原材料的配比、成型,到后续的烧结、加工,整个过程都由智能控制系统进行精准调控。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等,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标准进行分析和调整,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质量要求。这种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

       京瓷的参观让我明白,材料创新是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基石。只有不断研发出性能更优异的材料,才能为智能制造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更加关注材料科学的发展动态,努力探索材料创新与智能制造相结合的新途径。

       (二)欧姆龙太阳:自动化技术推动智能制造升级

       欧姆龙太阳公司在自动化技术领域的成就闻名遐迩,参观该公司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核心作用。走进欧姆龙太阳的生产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在这些生产线上,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焊接、装配、搬运等各项操作,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

       这些机器人不仅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准确性,还能够通过传感器实时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动作。比如,在装配环节,机器人能够通过视觉传感器识别零部件的位置和姿态,确保装配的精度。同时,智能算法能够对生产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和优化,一旦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自动调整相关参数,保证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除了生产线上的自动化设备,欧姆龙太阳在质量检测环节也应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自动检测设备能够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相比传统的人工检测,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而且,检测数据能够实时上传到数据库,为后续的质量分析和改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我了解到欧姆龙太阳的自动化技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创新。他们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要求,提供个性化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这种以需求为驱动的技术创新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欧姆龙太阳的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自动化技术是智能制造的核心驱动力。它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重点学习自动化控制、机器人技术等相关知识,为将来从事智能制造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福:智能物流构建智能制造高效链条

       大福株式会社在物流系统领域的表现堪称卓越,参观大福让我认识到智能物流在智能制造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大福的展示厅里,一个完整的智能物流系统模型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自动化仓储设备能够根据指令自动完成货物的存储和取出,精准穿梭的输送带将货物快速运往指定地点,灵活搬运货物的机器人则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和货物类型,整个物流网络运转得井然有序。

       工作人员介绍说,大福的智能物流系统融合了传感器技术、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等多种先进技术。通过在仓储设备、输送带上安装大量的传感器,能够实时获取货物的位置、数量、状态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最优的物流调度方案,然后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控制相关设备执行相应的操作。这种智能化的物流管理方式,实现了物流过程的可视化和可控性,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

       在实际的生产中,智能物流系统与生产环节紧密相连。当生产线上需要某种零部件时,智能物流系统能够快速将零部件从仓库运送到生产工位,确保生产的连续进行;当生产完成后,产品能够及时被运送到仓储区域进行存储或发往市场。这种高效的物流衔接,有效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大福的智能物流系统还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和扩展性。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业务需求的变化,系统能够快速进行调整和升级,以适应新的需求。这种灵活性和扩展性对于智能制造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通过参观大福,我深刻认识到智能物流是智能制造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高效的物流能够保障生产环节的紧密衔接,提高整个制造系统的运营效率。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关注智能物流技术的发展,深入研究物流系统的优化和调度算法,为构建高效的智能制造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山崎马扎克机床博物馆:智能制造的发展历程与创新精神

       山崎马扎克机床博物馆是了解日本制造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山崎马扎克从最初的纺织机械制造到如今的机械生产的发展轨迹,更感受到了山崎马扎克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不断创新精神。

       在博物馆的展示区,不同年代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依次排列,清晰地展现了机械制造从手工生产到自动化生产,再到智能化生产的演变过程。早期的生产主要依靠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化设备逐渐引入生产过程,如流水线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进入智能制造时代后,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机械生产更加智能化、柔性化。

       山崎马扎克机床博物馆的参观让我明白,智能制造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创新的过程。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离不开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反思和改进,而创新精神则是推动智能制造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在学习和应用智能制造技术的过程中,也应该保持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五)三菱电机:智能制造中的综合技术应用

       三菱电机是一家在电子、电气领域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企业,其在智能制造中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令人赞叹。在三菱电机的展示厅和生产车间,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化产品和生产设备,这些产品和设备融合了电力电子、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三菱电机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人机界面(HMI)等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线。PLC作为工业控制的核心,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HMI则为操作人员提供了直观、便捷的操作界面,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实时了解生产状态并进行相应的操作。这些产品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和控制精度。

       在机器人领域,三菱电机的工业机器人具有很高的性能。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完成简单的搬运、焊接等工作,还能够进行复杂的装配、检测等操作。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算法,能够实现精准的运动控制和路径规划,同时还具备良好的人机协作能力,能够与操作人员安全、高效地协同工作。

       此外,三菱电机在能源管理领域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其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对企业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优化能源分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与智能制造所倡导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契合。

       三菱电机的参观让我认识到,智能制造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只有将不同领域的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智能制造的最佳效果。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注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掌握多种相关技术,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高校及展馆参观:智能制造的创新源泉与文化底蕴

       (一)东京大学博物馆、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桥梁

       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都是日本顶尖的高等学府,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参观这些高校的相关设施,让我了解到日本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

       在东京大学博物馆,我们看到了许多历史文物和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展示了东京大学在生物学等领域的长期积累。许多化石,标本等文物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东京大学教授和学生们几十年如一日钻研科学的匠人精神

       京都大学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京都大学的实验室里,我们看到了一些正在研发的智能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具备很强的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研究人员告诉我们,他们的研究不仅关注机器人的性能提升,还注重机器人与人类的交互方式,希望能够开发出更加友好、实用的机器人产品。而这些研究成果,也在积极与企业合作,推动其在工业、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名古屋大学与当地的制造业企业联系尤为紧密。名古屋大学在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许多教授都有着在企业工作的经历,能够将企业的实际需求融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深入企业实习,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技术需求。这种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不仅培养了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也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

       这些高校的参观让我深刻认识到,基础研究是智能制造发展的源头活水,而高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则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作为智能制造专业的学生,我们既要扎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关注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东京工业展、科技馆、国家博物馆:智能制造的技术交流与文化传承

       东京工业展是日本乃至亚洲重要的工业展会之一,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智能制造相关企业展示的最新技术和产品。展会上,各种智能化的生产设备、机器人、传感器等产品让人目不暇接。通过与参展商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不同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技术优势,也感受到了行业内的竞争与合作氛围。

       在展会上,一些关于工业互联网的展示引起了我的关注。工业互联网能够将生产设备、产品、人员等要素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分析。通过工业互联网,企业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运维、预测性维护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可靠性。这让我认识到,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将为智能制造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科技馆则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在科技馆的智能制造展区,通过互动体验、模拟演示等方式,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智能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比如,通过操作模拟的智能生产线,我们能够亲身体验到智能控制系统如何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控;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能够看到产品在虚拟环境中的设计和生产过程。

       国家博物馆虽然主要展示的是日本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其中一些关于传统工艺的展示也让我深受启发。传统工艺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精湛技艺,而这些智慧和技艺在智能制造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比如,传统的手工锻造工艺注重材料的特性和加工的精度,这与智能制造中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是相通的。我们在发展智能制造技术的同时,也应该传承和借鉴传统工艺中的精华。

四、实习总结与展望

       (一)实习收获

       这次日本认知实习,让我在智能制造专业领域有了诸多收获。首先,通过参观世博会、各类企业、高校和展馆,我拓宽了自己的专业视野,了解到了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现状。从材料创新到自动化控制,从智能物流到工业互联网,每一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其次,我深刻认识到了各技术领域之间的关联性。智能制造不是某一项技术的单独应用,而是多种技术的有机融合。材料创新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基础支撑,自动化控制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手段,智能物流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环节,而工业互联网则为智能制造提供了数据交互的平台。只有将这些技术协同发展,才能实现智能制造的最佳效果。

       再者,我感受到了日本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精神和严谨态度。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都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追求更高的质量和效率。这种创新精神和严谨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日本高校与企业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也为我们提供了产学研结合的良好范例。

       (二)未来展望

       这次实习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奋斗目标。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扎实掌握智能制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我将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了解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我还将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积极参与各种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将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而创新往往来自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将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这次日本海外交流实习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它让我看到了智能制造领域的广阔前景,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这次实习为契机,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推动我国智能制造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程玥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读者评论 (0)
请您登录/注册后再评论